管理知识(一)公共行政内容摘要:
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 2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 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 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 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 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 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 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 50%。 县级 (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 50%。 2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 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 (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一个人学习的量与成长的速度成正比 —— 京佳格言 第 6 页 共 12 页 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 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 3) “ 谋 ” 与 “ 断 ” 的相对分离。 ( 4) “ 断 ” 与 “ 行 ” 的相对分离。 (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2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 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2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 监所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信访监督;新闻宣传,舆论曝光;民主协商。 第二部分: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研究政府收入与支出、预算管理等理财活动及其对资源 配置和收入分配影响的一门学科。 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是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介入或干预市场的依据。 为了消现弥市场失灵的负面效应,要求政府介入社会经济运行,以达到实现杜会资源配置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及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政府可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货币手段、财政手段等来干预市场。 其中的财政手段,就是通过政府自身财政收支活动的影响作用来纠正市场失灵,即所谓的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政府调节市场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对公共财政的各方面内容(知识要点)进行介绍。 一、公共财政的功能 1.资源配置功能。 对不能由市 场提供的产品,政府通过国家预算政策来提供,这种活动进而会对整个经济资源的使用方式产生影响,这就是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 资源配置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组合。 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以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 2.公平分配功能。 公共财政的公平分配职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市场机制建立的分配格局,使之接近社会认为的 “ 公平 ” 和 “ 公正 ” 的分配格局。 3.经济稳定发展功能。 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以消除经济中的过大波动,使之能够相对稳定地发展。 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发展功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目的。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 京佳格言 第 7 页 共 12 页 二、公共财政政策 公共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抑制通胀、保持公平与效率领一以及社会稳定等目标而采取的财政调节手段。 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公债等各个方面,是由预算政策、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等构成的完整政策体系。 1.预算政策。 主要通过年度预算的预先制定和在执行过程中的收支追加、变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 预算政策一般采用三种形态来实现调节作用,即赤字预算 、盈余预算和平衡预算。 赤字预算体现的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它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对总需求的增长起到刺激作用;盈余预算体现的是一种紧缩性财政政策,它在总需求膨胀时,可以对总需求膨胀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平衡预算体现的是一种中性财政政策,它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相适应时,可以维持总需求的稳定增长。 2.支出政策。 主要包括购买性支出政策、转移性支出政策和财政补贴。 ( 1)购买性支出政策。 购买性支出政策是政府围绕使用公共财政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调节手段。 购买性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多少的主要 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 2)转移性支出政策。 转移性支出政策是指政府在将以税收形式筹集的财政资金的一部分用于社会保障、财政补贴过程中所形成的调节手段。 转移性支出的作用在于给企业和家庭提供购买力,使其有能力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 ( 3)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转移支付政策的另一种形式。 财政补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补贴;一类是消费性补贴。 消费性补贴主要是对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补贴,其作用在于直接增加。管理知识(一)公共行政
相关推荐
感受 : 因人: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因时:冬天和夏天的阳光。 因地:沙漠中的水 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消费者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总量) 函数形式: TU = f( Q) 边际效用:某 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增量) 函数形式: 定义 :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
the establishment of pharmaceutical trading enterprises by the pharmaceutical supervisory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hal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reasonable positioning and convenience for
升级、改善民生、依法行政等重点工作,全区呈现经济趋稳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60亿元,下降 3%,绝对值居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 321 亿元,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下降 %,绝对值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下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73亿元,增长 6%;出口总额 亿美元,增长 4%
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和传统文件的区别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 数据库包含了若干文件,通过联结路径实现记录间的联系。 (2) 数据库能反映现实世界中信息间的联系。 (3) 文件只包含数据本身 ( 记录 ) ,而数据库则包含了基本数据和关于数据的数据。 第三篇简答题 【回目录】 试论述信息系统在企业内角色的演变过程,说明未来的趋势。 参考答案: 1)、角色演变过程:数据处理系统、管理报告系统
供多种方式和层次的访问控制、通过使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包过滤、及防火墙、自我防御网络等技术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系统安全设计 首先, 考虑到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储大量数据实时数据,在设计时,应考虑数据自动备份,用于防毁、抗灾以及应急处理。 此外,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对一些重要的数据 进行加密,如用户的账号、密码等。 数据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越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