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力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内容摘要:

度,同时考虑到加大间隙对造价的影响较屋外更大,故间隙裕度应减少。 14 (2) B2 值是指带电部分至网状遮栏的净距,若为板状遮栏,则因运行人员手指无法伸入,只需考虑施工误差 30mm,故此时 B2=A1 +30mm。 (3) C 值的含义与屋外相同,考虑到屋内条件比屋外为好, 不再考虑施工误差,因此 C =A1+2300mm,为取整数,额定电压 20kV 及以下, C 值为 2500mm,小于 时, C 值为 2300mm (屏后 )。 (4) D 值的含义与屋外相同,考虑屋内条件比屋外为好, 无须再增加裕度,因此 D =A1+1 800mm,额定电压小于 kV 时, D 值为 1875mm。 (5) E 值指由出线套管中心线至屋外通道路面的净距,考虑人站在载重汽车车箱中举手高度不大于 3500mm,因此将 E 值定为 35kV 及以下时为 4000mm, 63kV 及以上时取 E =A1 +3500mm,并向上靠为整数值。 若明确为经出线套管直接引线至屋外配电装置时,则出线套管至屋外地面的距离,可不按 E 值检验,取较 小的数值,但不应低于同等电压级的屋外C 值。 修改条文。 根据《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第 条。 修改条文。 本条只强调了裸母线至天花板最小距离为 900mm,对于非裸母线的高压开关柜则应满足母线至梁底最小距离为 300mm,但设计时应结合通风条件及顶部管线综合考虑。 本条文规定是为了便于电气设备有突发性故障时,在屏后的值班巡视人员或维修人员能及时离开事故点。 修改条文。 将控制室设备的通道要求与固定低压柜要 求合并。 凡在其通道内需进行主回路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操作的通道均称为“操作通道”。 抽屉式配电屏操作方便,今后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因此增加抽屉式配电屏布置形式。 新增条文。 功率因数标准应满足原国家经委 1983 年颁发的《全国供用电规则》第 条的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 以上,其它 100kVA 及以上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 以上,农业用电的功率因数为 ”。 15 电容器装置宜装设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或主要负荷侧,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无 功补偿效果,减少变压器及线路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铁路变配电所是否进行高压电容补偿,应根据计算确定,并非所有的配电所都要进行高压补偿。 当电容器装置容量较大时,为便于调整电压,可以分组配置。 但电容器分组容量的大小,应满足投切时系统电压调整允许变动的范围和不发生谐振的要求。 10(6)kV 电容器宜设在变、配电所内集中补偿。 由于设备容量不大,如分散设置,检查维护都不方便;集中补偿,既减少设备,又便管理,故电容器宜采用集中补偿。 电容器宜分散设置。 这是由于电压低,设备布置及安全防护都比较 简单,同时电容器靠近用电设备补偿也比较经济。 在长期运行中,未发生过电容器爆炸事故,因而可直接安装在车间内或低压配电室内,但车间与低压配电室的环境要求,应符合电容器制造厂的规定。 修改条文。 1 本条文与《 35~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第 条基本一致。 三角形接线的并联电容器组直接接于电网线电压上,任一台并联电容器内部串联元件发生贯穿性击穿或极间故障时,就形成相间短路,故障电流决定于两相短路时的系统容量,比不接地星形接线的故障电流大得多。 因后者发生贯穿性击穿时 ,工频故障电流仅为并联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 3 倍,且不形成相间短路。 国外对电压等级较高的电力系统使用的电容器组都采用星形接线,只有在电压等级较低的电力系统采用三角形接线。 如美国 及以下电容器组采用三角形, 及以上采用星形。 日本 及以下采用三角形, 11kV 及以上都用星形。 关于三角形接线电容器组的适用范围,比较集中的意见是三角形接线只能用于 35kV 变电所的 10kV 母线,相间短路容量≤ 30 或 50MVA,容量≤ 180 或 300kVAR 的电容器组。 2 电容器断电后应可靠的通过放电设备进行放电 ,所以要求电容器与放电设备之间有可靠的连接,以避免当串接设备发生故障时影响放电,使电容器端子上长期存在电压而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放电设备一般都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没有单独操作的必要,故应直接固定连接。 对于低压电容器,因电压较低,相对危险性小,为节约电能,可以在电容器断电后采用自动投入放电装置的方式,但为了运行维护安全,不应采用手动方式。 16 成套电容器柜前无操作元件,柜前通道只需考虑维护巡视和搬运方便,因此双列布置时,柜面之间距离可比低压配电装置的通道小。 对低压电容器,由于其内部每个元件有熔 丝保护,运行比较安全。 目前无油化产品较多,故可安装在低压配电室与低压屏并列。 低压电容器屏前有操作元件,因而通道尺寸与低压配电屏相同。 根据铁道部电力管理规则的规定,对油浸变压器每班应检查巡视一次,每周夜间检查巡视一次。 为了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检修、试验、巡视较为频繁,运营单位认为室内油浸变压器外廓至墙、门的净距应保持在 以上,现行国标为 ,因此仍采用国标。 干式变压器可与高、低压配电装置置于同一室内,也可单独设置在变压器室内,其防护类型有网型、箱型及有机械通风箱型,也可敞开式 布置。 根据干式变压器特点,安装地点要求通风良好,故设置在屋内的干式变压器,其通道设置及其宽度应满足巡视维修要求。 带有IP2X 及以上防护等级金属外壳距门、墙壁的净距与有金属网状遮栏相同 o 引用《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第 条,其条文说明摘抄如下:为了满足对一级负荷供电的可靠性,不致在一台变压器发生火灾事故时危及相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原规范 GBJ5383 规定间距为 10m,此间距普遍反映偏大,因此改为 5m。 考虑到工程中要求各回路的相序排列 都一致确有实际困难,故采用“宜”一致。 导体涂色按《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260131)的规定是: A 相黄色、 B 相绿色、 C相红色, 中性线淡蓝色,保护线为黄和绿双色。 新增条文。 参照国标 GB5005394 第 条进行编制。 本条文是指 10kV及以下高、低压变配电装置。 修改条文。 根据现场调查,许多运营部门反映,为提高供电安全,将变压器容量在 200kVA 以上纳入室内。 1 变压器容量在 200kVA 以上者设于室内,容量在 200kVA 及以下的杆架式变 电台有很大优点,不仅造价低,而且变压器散热条件好,所以变压器容量在 200kVA 及以下者应尽可能上台。 17 2 常年雨雾较多地区,气温变化和风沙大以及积灰严重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影响对室外电气设备巡视及检修工作时宜设于室内。 附近有粮、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又无法远离时,宜设于室内。 3 在化工厂附近又处于常年的下风侧地区,空气中有严重的有害气体及污秽物,对室外电气设备有严重的腐蚀时,宜设于室内。 埋地式变压器技术广泛应用于欧洲、中东、亚洲,在中国已成功运用了 10 年以上。 10KV 及 以下埋地式变压器的使用,可以减少低压传输距离,降低运行成本,节能、美化环境,特别是对运行环境恶劣及受限制的地方如隧道、桥梁等可采用。 由于埋地变压器埋在地下,故对其密封性能要求特别严格,并且要求免维护。 箱式变电所具有成套性强、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方便、以及可移动等特点,与常规土建式变电站相比,同容量的箱式变电所占地面积通常仅为常规变电站的 1/10~ 1/5,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及施工量,减少了建设费用。 在场地较小,又需考虑环境优美的场所,宜采用箱式变电所。 新增条文。 箱式变电所按高压开关接入电网型式分为环网型或双电源型或终端型,因此,高压开关的选择应满足相关要求的接线方式,如环网型宜接成π型接线。 新增条文。 本条提出了变电所控制保护设置的一般性原则,微机综合自动化已非常成熟,因此新建变配所应采用微机保护,视频监控为无人值守创造了条件。 新增条文。 传统的控制保护设备由于受高压开关设备震动的影响,一般不设在高压开关柜上。 随着高压电器技术的发展,高压开关一般采用了真空断路器等无油化设备,分合闸不会造成控制保护设备的误动,因此,可采用就地分 散布置在高压开关柜上,以减少占地面积和节约控制电缆。 修改条文。 根据微机保护的特点,提出了变配电所微机保护测量单元设置的基本配置要求。 修改条文。 18 ( 1) 参照《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第 条,对电容器回路增设了低电压保护并增加了贯通电力线路、调压器、所用电回路保护内容的设置。 ( 2)与《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第 条基本一致,只是将长线路的自动闭塞和贯通电力线路的保护灵敏度系数降低到。 ( 3) 本条文基本覆盖了铁路 110kV 及以下变电所继电保护设置的基本内容。 (4) 由于 交、直流电源屏设备具备数据上传通讯接口,因此在 附注 2 中提出了综合自动化还应 监测交、直流电源屏相关参数。 新增条文。 由于 35~ 110kV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内容很多,不宜全部列出。 本条文的规定是考虑到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能迅速离开事故现场,以及便于救护人员接近事故现场,在正常使用时也比较方便。 配电装置室开窗后对采光和通风有利,也便于停电检修时检查清扫工作,但有时往 往由于未采取有力措施及维护不当,反而因雨雪、小动物及污秽物的进入而造成事故,故必须加强这方面的保护措施。 在污秽严重或风沙大的地区,不宜设置能开启的窗,玻璃上也应用铁丝网保护。 上海及浙江均发生过大风雪时因雪飘到室内母线上而引起的闪络事故。 另外,若配电装置室需开设窗户时,其窗户的下檐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 ,以保证安全。 临街一面不宜开窗,也是为安全考虑。 由于小动物进入室内会造成电气设备事故,故提出了变配电室应采取防止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1 与《 35~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第 条一致。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采暖地区分成严寒地区与寒冷地区两类,对这两类地区,本规范根据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分别规定了不同的采暖范围。 对采暖方式,由于各地的经验、习惯及需要采暖的天数等均不相同,故难以作出统一规定。 一般来说,在严寒地区采用小型热水锅炉居多,在寒冷地区 各种方式均有,应根据当地经验作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据反映不属于严寒或寒冷的部分地区,冬季在控制室值班很冷,特别是下半夜值班人员寒冷难熬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因此不少变 电 所自行采用局部采暖设施,例如 19 在控制屏前设装配式临时小室,小室内用电炉或其他采暖设备采暖,最近在东北地区这种临时小室又发展成永久性的值班小室,并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满足了采暖与值班工作两方面的要求。 我们认为,局部采暖比较经济实用,在符合防火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属于严寒的地区推广使用。 2 与《 35~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第 条一致。 对室内夏季温度的规定作以下说明: (1) 夏季室温可采用排风温度值,进风温度可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即每年最热月 14 点的月 平均温度的历年平均值。 (2) 保持夏季室温不超过规定限值的主要措施是依靠通风及房屋的隔热。 夏季的温度大于 30℃时采取降温措施,是运营单 位一致提出的。 (3) 补充了变压器室的夏季室温不宜超 45℃的规定。 按 照变压器标准,最高设计环境温度为 40℃,如变压器室内温度 达到 45℃时,要使变压器使用寿命不受损失,变压器的负荷率 应减少到 96%,当最高环境温度为 50℃时,变压器的负荷率应 减少到 %。 由于35~ 110kV 变电所内变压器的负荷率一般不会达到 100%,故室内温度定为 45℃时一般不会影响变压器的 使用寿命,如超过 45℃,则应根据变压器的负荷率、日负荷 曲线、年等值环境温度等进行较详细的寿命计算。 新增条文。 与《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第 一致。 贮油池是为了当民用主体建筑物内变电所和车间内变电所的变压器发生火灾事故时,减少火灾危害和使燃烧的油在贮油池内熄灭,不致使火灾事故扩大到建筑物和车间,故应设 100%变压器油量的贮油池。 贮油池的通常做法是在变压器油坑内填放厚度大于 250mm 的卵石层,卵石层底下设置贮油池,或者利用变压器油坑内卵石之间的缝隙。 修改条文。 与《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第 一致。 挡油设施是为了防止变压器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致使变压器油流窜到变压器室外,引起周围物品起火,以免事故扩大。 挡油设施的材料应用非燃烧体制成。 挡油设施的型式可有多种,例如:利用变压器室地坪抬高时的进风坑兼作挡油设施、设置挡油门、使变压器室的地坪有一定的斜坡 (坡向后 20 壁 )等。 变压器为有污染物质,当挡油设施容量不满足 100%变压器油量时,应将油排入不致引起污染危害的安全处。 本条为 新增条文。 与《 3~ 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