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企共建二级学院的合作途径、模式与管理体制内容摘要:

前三种合作形式相比,与地方政府共建二级学院可以更加整合企业、行业等优势资源, 使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更加立足地方,立足地方优势产业企业,从 而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联动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与地方政府共建二级学院已成为近年来校地合作的热点。 如 2020 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余姚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二级学院 —— 阳明学院,就属于校地共建二级学院形式。 该学院以全日制高职 教育为主,同时面向余姚开展非全日制学历和高端培训,专业设计机械类(模具)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经济管理类等。 又如,浙江海洋学院与舟山市普陀区共建的普陀科技学院,与杭州市共建的萧山科技学院,也属于此种形式。 三、校政企共建二级学院的主要模式和管理体制 (一)校外实训基地型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 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 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可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场地以及优秀企业师资,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同时也能为企业充实人力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实训基地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专业设置及专业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确定实训基地的规模和水平。 在校外实训基地集中的地方,如大型企业、产业园区等,可以采取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的模式,设立相应 的管理机构,由校企共同担任二级学院领导,并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等机构。 (二)校内实训基地型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可以适当引进企业,如吸纳企业对实习实训设备的投资,解决学校资金困难;引进企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