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换、货币互换或信用衍生工具以及进行分档次抵补的担保形成的风险暴露。 前面所称资产证券化交易包括传统型资产证券化、合成型资产证券化以及兼具两种类型共同特点的资产证券化 交易。 传统型资产证券化 , 是指基础资产的现金流用以支付至少两个不同信用风险档次的证券的交易结构。 合成型资产证券化 , 是指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通过信用衍生工具 , 或者保证全部或部分转移给投资者的资产证券化交易。 该交易结构中至少具有两个不同信用风险档次的证券。 第十八条 合格购入公司应收账款是指销售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入方订立的商品、产品或劳务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根据契约关系以有追索权或无追索权方式转让给 本行 所形成的资产。 合格购入公司应收账款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8 (一) 销售方与买入方订立的销售合同真实 、公平、合法、有效,且销售方能够提供完整的应收账款债权证明 ; (二) 销售方与 本行 之间无任何关联关系,该应收账款未由 本行直接或间接发起 ; (三) 集团公司内部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合格应收账款 ; (四) 本行 对所有应收账款的收益或按比例分摊的收益拥有债权。 第三章 风险暴露 分类 工作流程 第一节 分类流程 第 十 九 条 风险暴露分类工作应根据不同风险暴露类别的划分规则 ,将资产划入相应的风险暴露类别。 对不符合主权风险暴露、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股权风险暴露、其他风险暴露划分标准且承担信用风险的资 产,应纳入公司风险暴露处理。 第 二十 条 风险暴露分类 工作应本着 “实质大于形式 ”的原则。 在进行 划分和 认定 时 ,应同时分析债务人特征和贷款产品的信用风险特质,避免片面 确保客观。 9 第 二十一 条 风险暴露分类 工作 应 依托业务流程,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 业务 系统中 相关信息 ,尽量减少分类工作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带来额外的负担。 对于 少量 难以通过 现有字段准确识别风险暴露的部分交易, 进行人工判别。 第 二十 二 条 风险暴露分类 工作分为划分和认定两个环节。 (一) 划分环节是指 划分部门 根据风险暴露类别的 定义和 划分 规则 ,将资产初步划入相应的风险暴露类别的过程。 划分环节尽量利用业务人员在系统中已 有的相关 信息 由系统自动实现;对于少量难以自动划分的资产,由划分部门根据风险暴露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并在系统中记录相关信息。 应根据风险暴露特征的变化,调整风险暴露类别;应在出现风险暴露类别调整特征后的半年内,完成暴露类别的调整。 (二) 认定环节是指认定部门对划分部门 的 分类 结果进行审核认定的过程。 风险暴露分类结果以认定部门的意见为准,认定部门应 尽量 划分结果与认定结果有差异的案例,以 备 分类规则的更新与维护。 第二节 职能分工 第二十 三 条 总行 风险管理部门是风险暴露分类的 组织部门和认定部门。 具体职责包括: 10 (一) 负责 牵头 全行风险暴露分类工作,负责风险暴露体系建设与维护 工作,包括 草拟 和完善风险暴露分类管理办法,并负责指导风险暴露分类工作的实施。 (二)持续关注本行的管理架构、资产结构和风险特征的状况和变化,完善风险暴露分类的 定义、 标准。 (三)负责对风险暴露分类 的划分 结果进行审核认定。 (四)负责对风险暴露分类工作进行定期 检查 ,对由认定部门提供的划分与认定不一致的案例进行汇总分析,以保证本行风险暴露分类工作的准确性 和一致性。 (五)负责本行风险暴露 的分类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