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概述内容摘要:

量、规格都有规定 , 违犯者要受惩 罚。 ② 管理市场物价。 古代特价管理 基本上要求是 物价稳定。 ④ 对市场牙人活 动的管理。 牙人是市场买 卖双方的中介 人,又称牙商、牙侩、经纪人。 ⑤ 对交易合同的 管理。 商品交易活动 中有买卖双方 自愿签定,由保人作保的 契约。 特别是大宗财 货和奴婢的交 易必须有契约。 ⑥ 严惩走私违法 活动。 封建国家规定 ,凡违反禁令携 带违禁物品出 差 交易和出海交 易者均严惩不 贷。 ⑦ 对涉外商务的 管理。 我国古代经济 的繁荣发展,吸引了许多外 国商人来华交 易。 唐宋设置 “ 市舶司 ” ,其主要职能是 : 负责管理进出 口贸易。 明代以后,封建国家为维 护其封建统治 ,实行 “ 海禁 ” 政策,严格控制对外 贸易。 明清时代废除 了 “ 市舶司 ” 制度,清代实行了 “ 公行 ” 制度,一切进出口贸 易都由 “ 公行 ” 统一经营, “ 公行 “ 通称十三行。 以上管理的内 容说明,我国封建社会 时期国家对商 品经济活动的 监督管理,无论是深度和 广度上都比奴 隶社会有了发 展。 这体现了商品 经济发展的客 观要求,同时也是封建 国家职能发展 集中的结果。 我国古代的工 商行政管理,无论是奴隶社 会,还是封建社会 ,都呈现一些这 样的特征:第一.古代的工 商行 政管理是对简 单商品经济的 管理。 第二,古代工商行政 管理,是一种抑制性 管理。 第三、古代的工商行 政管理,以市场交易活 动管理为中心。 (二)鸦片战争后到 新中国成立前 的工商行政管 理 从 1840 年 鸦片战争开始 到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前这一 段历史时期,分别存在着几 种不同性质的 政权,可以划分为不 同的历史阶段。 由于不同性质 的政权都有各 自区别的统治 阶级的利益和 要求,因此,形成了这一历 史时期内存在 着不同社会属 性的工商行政 管理。 带有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属 性 的工商行政 管理。 在这个时期的 具体政策和措 施有;( 1)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 2)设置专门机构 ,监督管理国内 工商业事务。 ( 3)制定颁布法规 ,管理工商企业 及其市场经济 活动。 这个时期工商 行政管理的显 著特征是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属性。 第一,它适应帝国主 义的需要,维护的是帝国 主义的在华利 益。 第二,它适应官僚资 本的需要,维护其在经济 上的基础地位 和利益。 太平天国时期 的工商行政管 理。 在工商行政管 理方面的具体 措施有: ( 1)对私营工商业 登记发 “ 帖 ” 加强管理。 (2)加强市 场管理 ,平抑物价,打击垄断,稳定市场秩序。 ( 3)加强对外贸易 管理,保护合法贸易。 太平天国政府 的上述政策和 管理措施,体现了这一阶 段的工商行政 管理为农民革 命政权服务的 社会属性。 革命根据地和 解放区的工商 行政管理。 从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诞 生到 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进行了艰 苦卓绝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经 济是在这一革 命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 的正确路线和 政策指引下,建立和发展起 来的新型经济。 它产生于自 927 年大革 命 失败后的革 命根据地,经过 10 年建 设,在抗日战争时 期的抗日民主 根据地得到了 广泛深入地发 展,抗日战争胜利 后进一步扩展 到全国各地。 在根据地和解 放区为发展经 济改善人民的 生活,为了支持革命 战争夺取全国 范围内的胜利 ,工农革命政权 对根据地和解 放区内的工商 业和市场活动 进行了有效的 监督和管理。 ( 1)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工商行 政管理的方针 和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总任务,是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在 中国的统治,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社会主义 的新中国。 要完成这个总 任 务必须不断 地发展革命根 据地和解放区 的经济。 工商行政管理 活动必须在当 时 “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 的经济工作和 财政工作总方 针的指导下展 开,并且为贯彻这 一总方针服务。 当时工商行政 管理的方针和 政策主要是:适当发展国营 经济;鼓励和保护私 营工商业;发展合作经济 和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 通过有效的工 商行政管理,革命根据地和 解放区经济欣 欣向荣,人民生活得到 了改善,有力地支持了 革命战争。 ( 2)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工商行 政管理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包括第 一次、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四个阶 段,由于各阶段的 政治经济形势 都有所区别,因此在工商行 政管理的范围 、内容上也有所 差异,但基本的内容 可以归纳为以 下几方面: ① 设置专门机构 负责管理。 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在江西革命根 据地就建立了 对外贸易局和 粮食调剂局,作为公营商业 的管理机构,行使管理市场 ,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商人 的职责;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政 府设立建设厅 和工商局,执行工商行政 管理职能负责 各类企业的登 记,商标注册,集市管理,物价管理和度 量衡的管理等 ;解放战争时期 ,新老解放区都 设有工商厅或 工商局和财政 经济部,负责对私营工 商业的登记注 册,商标管理,市场贸易活动 的监督和管理 等工作。 ② 制定法规,依法加强工商 行政管理。 根据地和解放 区政府注重运 用法律规范管 理工商业和市 场经济活动。 为加强对工商 企业的登记、监督、管理,闽西苏维埃政 府曾在 0 年公布《商人条例》, 1932 年中 央工农民主政 府颁布《关于工商业投 资暂行条例的 决议》、《工商业登记规 则》,东北解放区政 府于 年颁布《工商企业登记 办法》,同年陕甘宁边 区政府颁布《商标注册 暂行 办法》, 1943 年陕 甘宁边区政府 还颁布了《烟酒分类暂行 章程》。 东北解放区政 府 1947 年 颁布《经纪人暂行管 理办法》, 1949 年颁 布《东北解放区烟 酒专卖暂行条 例及施行细则 》等法规。 这些法规虽然 不是全国性的 工商行政管理 法规,但是对于根据 地和解放区的 工商行政管理 活动提供了规 范性的依据。 特别是这些法 规的内容几乎 涉及到了我们 现在工商行政 管理的全部内 容,在规范企业经 济行为,加强市场管理 ,活跃物资交流 ,稳定物价,打击投机等诸 方面发挥了不 可估量的作用。 有力地促进了 根据地和解放 区的经济繁荣 ,为全国解放创 造了有利的条 件。 (三)新中国成立后 工商行政管理 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 利,揭开了我国历 史的新篇章。 从新中国的建 立到今天,伴随着经济发 展的步伐,我国社会主义 工商行政管理 也可划分为几 个不同的发展 时期,同时呈现出不 同的发展状况。 国民经济恢复 时期( 19491952)。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首 要任务就是要 迅速恢复国民 经济,发展商品经济。 工商行政管理 的对象主要是 私营工商业和 外资企业。 主要任务 是认 真贯彻国家对 私营工商业的 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积极扶植私营 工商业的恢复 和发展,保护其合法经 营;打击投机倒把 ,整顿市场秩序 ,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改善公私关系。 在这个阶段中 工商行政管理 的主要工作有 : ( 1)建立全国性的 工商行政管理 机构。 1949 年 0 月,成立中央人民 政府政务院财 政经济委员会 ,设立了私营企 业局和中央外 资企业局,分别管理私营 企业和外资企 业。 1952 年 1 月,两局合并更名 为中央工商行 政管理局,负责领导全国 的工商行政管 理工作。 各级地方政府 也同 时设置了 地方工商行政 管理局,行使经济行政 监督和管理的 职权。 自此,工商行政管理 活动才有了与 之相一致的工 商行政管理机 构。 ( 2)加强企业登记 管理和商标注 册管理。 政务院在 50 年底颁布 了《私营企业暂行 条例》,对私营工商业 加强了注册登 记和审核,对外商和外资 企业也进行全 面登记。 要求私营企业 遵照执行政府 制定的产销计 划,以克服盲目生 产,调整产销关系 ,逐步走向计划 经济。 1950年 月政务院公布 《商标注册暂行 条例》,在全国实行商 标统一注册制 度。 ( 3)加强市场管理 , 打击投机资本 和不法商人,维护市场秩序。 新中国成立初 期,财政经济状况 比较困难,一些不法商人 趁机大肆抢购 物资囤积居奇 ,哄抬物价,牟取暴利。 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按颁布的 《市场管理办法 》、中央贸易部《关于取缔投机 商业的几项指 示》、中财委《冻结现金,稳定物价措施 的指示》、《对于今后稳定 金融物价的指 示》、《关于抛售物资 、催收公债、回笼货币、稳定物价的指 示》等法规和文件 ,进行了整顿改 组、取缔等有效的 管理活动,打击不法商人 ,稳定了市场物 价,初步确立了国 营经济在市场 上的主导的地 位。 ( 4)参与调整工商 业和 “ 三反 ”“ 五反 ” 斗争。 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按照中央 财经委员会的 指示,在 “ 三反 ”“ 五反 ” 运动中组织干 部参加了工作 队,参与查处资本 家的违法犯罪 行为。 并通过负责管 理对私营企业 的加工订货,使他们从国家 获得工业原料 和销售市场,沟通了国营工 商业和私营一 商业之间的联 系,从而扶持了有 利国计民生的 私营经济,促使私营商业 逐步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 在这一时期,工商行政管理 健全了机构,管理对象明确 ,在国民经济恢 复的工作中发 挥了自身的作 用。 社会主义改造 时期( 19531956)。 经过三年的努 力,国家的财政经 济状况都有了 明显的好转,工农业生产恢 复发展,并开始实施国 民经济发展的 第一个五年计 划。 国家在这一时 期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是: “ 基本上实现国 家工业化和对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 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这一时期 的首要任务就 是积极参与对 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在全国范围内 建立社会主义 经济秩序。 这个时期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 做了以下几项 工作: ( 1)贯彻统购统销 政策,管理粮、棉、油商品市场。 1953 年 0 月 、 11 月中共中 央分别作出了 《关于实行粮食 的计划收购和 计划供应的决 议》、《关于全国实行 计划收购油料 的决定》,开始对粮、棉、油等关系国计 民生影响很大 的重要商品,实行统购统销 政策。 目的是妥善解 决供求矛盾,稳定物价,保证国家建设 和人民生活的 需求,保护城乡消费 者和农业生产 者的利益,控制全社会的 经济,防止投机倒把。 ( 2)改造私营批发 商。 1953 年下 半年,开始以私营商 业的改造,对私营批发商 的改造是利用 、限制和改造资 本主义工商业 的重要一步。 按照毛泽东同 志关于对私营 工商业 的改造 要 “ 稳步前进,不能太急 ” 和 “ 不应该发生震 动和不安 ” 的指示,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 不同行业的情 况,结束他们的业 务,辅导他们转向 有利于国计民 生的行业。 各地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对他 们进行宣传教 育,帮助他们转业 ,对于抽逃资金 的反改造行为 则坚决制止。 ( 3)管理加工订货 ,监督经销、代销。 在对私营工商 业改造期间,除了对主要商 品实行统购统 销之外,还采取了加工 定货的办法,把加工定货纳 入国家统筹计 划。 为了更好地使 私营工商业协 调发展,以工商行政管 理局的名义派 驻厂员进驻各 厂,对生 产经营活 动提出自己的 意见,供有关部门参 考。 ( 4)管理教育,引导个体手工 业和小商小贩 走合作化道路。 小商小贩和个 本手工业者都 属于个体经济 ,是个体劳动者。 根据其特点,工商行政管理 主要采取管理 和教育,帮助他们摆脱 资本主义经济 的控制和影响 ,通过合作化使 他们走上集体 化经营的道路。 总之,这个时期的工 商行政管理,是为实现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 造和建立社会 主义经济秩序 服务。 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后十 年建设时期( 19571966)。 1956 年对 资本主义工商 业和个体手工 业的改造基本 完成,多种经济成分 ,多种经营方式 的局面已经消 失,标志着社会主 义计划经济体 制的确立。 工商行政管理 的主要对象是 以公有制为基 础的社会主义 工商业及其生 产经营活动。 这一时期先后 进行了 “ 反右斗争 ”“ 大跃时 ”“ 人民公社化 ”“ 四清 ” 等政治运动,又遭遇了三年 的自然灾害,工商行政管理 处于不稳定状 态。 同时由于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工业包产,商业包销,不按经济规律 办事,限制、排斥市场作用 ,人为地把计划 经济和商品经 济对立起来,从而使工商行 政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