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内容摘要:
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或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 ,提出最佳方案 .专家评价法有利于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能集思广益吸收众多设计方案的优点 ,使设计更完美 .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利于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因为选中的项目投资概算一般都能控 制在投资者限定的投资范围内 . 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同一个建设项目 ,不同的设计方案 ,就会产生不同的工程造价 .设计人员参与价值工程 ,就可以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只重视功能而忽视成本的倾向 ,在明确功能的前提下 ,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精神 ,提出各种实现 功能的方案 ,从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 .这样既保证了用户所需功能的实现 ,又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 ,按照初步设计概算 5 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 ,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 件做出决策 .所以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或称为一项关键措施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密切配合 ,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考虑经济支出 ,做出方案比较 ,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 ,优化设计。 经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 ,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 ,使设计小组内部形成有机整体 ,克服相互脱节现象 ,改变设计过程不算账、设计完成见分晓的现象 ,达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 . 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前期对工程概况、工程施工条件、投资额、投资资金到位率、工程 付款、工程风险等情况作具体分析后 ,确定是否参与投标。 确定参与工程投标后 ,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过程 : ( 1) 寻找疑问 ,反复推敲 :一定要仔细研读招标文件、图纸及其它资料。 从中找出问题及疑问 ,对于确实有影响造价或较模糊概念的 ,对于可能成为索赔依据的或其它对造价有影响的文件 ,则要慎重处理。 ( 2) 编标工作 ,细致准确 :企业应对标书的编制成立专门的编标小组 ,且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 编标时应一丝不苟 ,充分满足招标文件中的各项要求。 尤其应注意 :工程量的 计算 ,按图纸计算的工程量应准确 ,以确保工程报价的准确性。 对于有些图纸不全 ,需凭经验估算的地方 ,应征询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人员 ,实事求是 ,不要高估冒估 ,不要低于成本价。 ( 3) 定标报价 ,决定利润 :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图纸等招标文件 ,编标小组得出预算结果后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最后确定投标报价。 确定投标报价主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评标办法定价 ,评标办法多种多样 ,有的是复合标底 ,就是有效投标报价的加权平均值与业主方标底的复合。 有的是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等 ,还应充分应用不同的投标策略和投标技巧 ,考虑企业自身的 实际情况和目标利润 ,在合理范围内取低价以增大中标概率 ,按此原则确定最终报价。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阶段是落实 合同 、实施投资控制的操作过程,是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 6 工程实物的阶段,由于施工过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这一阶段的投资控制,对管好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程项目经批准新 开工建设 ,项目即进入了施工阶段 .施工安装活动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合同条款及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环保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 ,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后 ,由施工单位移交给建设单位 .这一阶段应注重以下问题。 加强合同管理 (1)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签订严密的施工合同,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 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 补充合同、重要的工地 会议纪要、工地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加强资料管理必须重视。 如黄石中等专业学校一期工程, 9 幢建筑和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涉及 4 家施工单位,同时施工资料多而复杂,充分加强合同管理才做到有条不紊,最后圆满竣工。 (3)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合同交底会议。 相关管理人员,须将本工程中标方式、清单组价的依据、利润降点系数等有关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 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施工合同文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 如黄石中专和承包方签订合同时,有两种施工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 金合同。 因而在造价管理中的造价管理模式截然不同:一家尽量节约成本,一家却尽量增加成本来获取更多利润。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1)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收到中标通知后,施工单位应着手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工程开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不论在技术方面或者组织方面,通常都有许多方案供施工人员选择。 不同的施工方案,其经济效果是不同的。 工程管理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工期、劳动力数量、机械装备程度、材料供应情况、运输条件、地质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施工 组织设 7 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提出改进意见,使方案更趋合理。 (2) 遵循均衡原则安排施工进度。 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应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施工程序排列施工的先后顺序,根据施工情况划分施工阶段,安排流水作业,避免工作过分集中,有目的地削减高峰期工作量,减少临时设施的搭设,避免劳动力、材料、机械耗用量大进大出,保证施工过程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 (3) 力求提高施工机械利用率。 在工程施工中,主要施工机械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施工进度。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在不影响工程总进度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以便提高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4) 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的采用以简化工序、提高经济效益为原则。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成熟的施工方法,采用简化工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施工技术。 因为成熟的施工方法只要提出要求,施工人员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掌握它。 简化工序的施工技术即节约了时间,也达到了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目的。 工程变更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 ,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 ,所以应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 ,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 ,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如果必须对设计进行变更 ,应尽量提前 ,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 ,反之就越大 ,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 ,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方法解决 ,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 (1) 工程变更的原因。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提出新的要求。 例如 ,修改项目总计划;削减预算。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相关推荐
4 标的实现。 进度控制管理是动态的、全过程的管理,其主要方法是规划、控制、协调 步骤 施工 进度计划是施工单位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它从施工单位取得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 进行施工准备开始,直到工程竣工投 产交付使用为止。 所谓的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是指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检查。 一、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应重点考虑以下 11 个方面的内容:所动用的人力和施工
应当从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中确定中标人。 中选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 满足招标文件各项要求,并考虑各种优惠及 税收 等因素,在合理条件下所报投标价格最低; ⑵ 最大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 综合评价 标准。 除采用 议标 程序外,招标人或者招标投标中介机构不得在定标前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事项进行协商谈判。 招标人或者招标投标中介机构应当将中标结果书面通知所有投标人。
的职工代表,他们这些知识可能不全面或不很全面,所以,影响和制约了职工代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水平 职工代表大会 采用的表决方式不当。 在职代会或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一般均使用举手表决,谁赞成、谁反对都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 在社会民主,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的今天,使个别代表在坚持原则、依法行使自己职权时心有余悸。 现实社会生活中职工的实际地位,影响职工代表作用的发挥。 在社会舆论宣传中
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中,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导致各保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影响彼此的团结合作。 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就会流于形式。 (四)成本管理体制欠缺 尽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都十分注重成本管理,但很多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体制欠缺,在成本
成。 关键要素有:领导和承诺,方针和战略目标,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 风险评估 和管理,规划,实施和监测,评审和审核等。 各要素不是孤立的。 这些要素中,领导 和承诺是核心;方针和战略目标是方向;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作为支持;规划、实施、检查、改进是循环链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管理体系的要素和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 施工现场事故分析及 HSE风险控制 施工现场的作业活动复杂多变
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 混凝土板块裂缝 由于养生不够 ,表层风干收缩 ,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 由于角隅处基层接触面积较小 ,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 ,基层相对沉降就大 ,造成板下落空 ,失去支撑 ,角隅处便产生局部裂纹。 切缝时间过迟 ,造成收缩裂缝和开放交通后路面基层有下沉致使板块折裂。 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裂缝。 有荷载型裂缝。 温度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