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商银行开立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的风险管理内容摘要:

受理与审核。 受理网点需设立专柜或指定窗口,并指定责任心强、业务技能过硬的人员担任开户受理工作,在摄像监控下办理开户业务。 经办柜员对客户提交的开户申请资料进行初审,确认无误后由网点负责人或现场管理人员复审。 经办柜员与业务负责人需认真审查客户提交的开户申请资料,履行完整性与合规性审查职责。 严禁代理公司代办开户 ,办理开户手续的人员必须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各支行不得受理代理公司代办开户手续,代签客户签字等业务。 ( 2) 客户必须提交开户申请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开户许可证等)的正本或原件, 严格 审核“三证”是否真实,开户申请资料是否在有效期内,我行留存的开户申请资料复印件必须与原件一致。 ( 3) 客户申请开户必须提交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个人身份证件原件,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授权他人办理的,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以及授权代理人的个人身份证件原件。 对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授权代 理人(以下简称单位有权人)的身份信息,必须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核查,核查信息一致的,方可办理开户受理手续;核查信息不一致的,进行核实。 客户开户信息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受理网点应将开户申请资料提交营销部门进行尽职调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交接登记。 营销部门应切实履行尽职调查职责,保证尽职调查的独立性。 尽职调查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调查人员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采取上门核查方式。 ( 4) 在受理开户申请过程中,凡需客户签字确认事项,需由单位有权人在经办柜员与业务负责人双人目视范围内当面签字。 ( 5) 开户申请资料必须由单位有权人本人交至受理网点经办柜员,不得由他人代为传递。 ( 6) 受理网点应交给客户的有关资料,一律直接交单位有权人本人,并由其当面签字确认,严禁由他人代领。 ( 7) 开户业务必须连续办理,一笔一清。 因故中断退回全部或部分开户申请资料的,再予办理时应视为一笔新的开户业务,严格按照规定流程重新办理。 ( 8) 开户业务受理完毕后,受理人员能够确认开户申请资料真实性且完全符合开户条件的,受理 网点需将开户申请资料提交集中审批; 不符合开户条件的,需将开户申请资料退还客户。 4 加强重要凭证预留印鉴管理 工商银行要严格按照开户业务的有关要求,由单位有权人本人办理预留印鉴的建立业务。 客户开户申请通过审批后,受理网点方可将未使用的预留印鉴卡交客户加盖预留签章。 客户需离柜加盖预留签章的,在预留印鉴卡交客户前,经办柜员应要求客户当面填写客户名称、账号等信息,并进行交接登记,由单位有权人本人当面签收。 预留印鉴卡交客户后,客户应在 3个工作日内加盖预留签章并交回预留印鉴卡。 客户交回的预留印鉴卡号码、客户名称、账号等信息应与发放时的登记记载事项一致。 客户损坏的预留印鉴卡应由经办柜员按照空白重要凭 证的管理要求进行作废处理;因客户遗失等原因不能交回的应由客户提供书面说明,并注明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由客户承担。 客户交回的预留印鉴卡必须由单位有权人在经办柜员与业务负责人目视范围内当面签字才能启用。 落实审批制度 审批人员应认真审查受理网点提交的开户申请,并对客户开户申请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负责。 审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 1) 《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填写是否规范、清晰,是否与开户证明文件的记载事项一致,是否加盖单位公章,受理人员是否签署意见并加盖业务用章及个人名章。 ( 2) 开户证明文件种类和范围是否 符合规定,是否注明 “ 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 ”字样并加盖受理人员个人名章。 ( 3) 单位有权人身份证件是否已核查,是否注明 “ 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 ” 字样并加盖受理人员个人名章。 ( 4) 对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授权他人办理的,授权书是否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授权事项是否明确且与所办业务一致。 ( 5) 需要尽职调查的,是否有营销部门出具的尽职调查意见,调查意见是否为同意开户;属于优质客户的,审批人员可先予审批,在账户生效日前要求营销部门出具尽职调查意见,调查意见为不同意开户的应立即通知营 业网点予以销户。 经审查不 符合条件的,审批人员可退回受理网点,由受理网点按照要求补充开户资料或撤销开户申请;符合条件的,由审批主管岗签署审批意见后办理开户手续。 ( 四 )工商银行 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规模的风险,选择与实施各不相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而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风险控制措施应当实现以下目标: ①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符合经营目标的要求; ②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符合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的要求,并在成本、收益基础上保持有效性; ③通 过对风险诱因的分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按照国际最佳实践,在日常风险管理操作中,具体的风险管理 /控制措施可以采取从基层业务单位到业务领域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到达高级管理层的三级管理方式。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①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 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 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②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 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 5 实际损失。 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 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