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万亩水稻科研生产示范推广培训基地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圆拱型屋顶结构形式,温室顶部和四周墙体采用 10mm 厚聚碳酸酯板(阳光板)覆盖,采用自攻钉 及橡胶复合垫片固定,铝合金型材连接密封,两侧面设推拉窗。 温室四周采用条形基础,温室内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基础顶面与177。 标高齐平。 温室配套设施有内遮阳系统、天窗通风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 内遮阳幕能反射部分阳光,并使温室温度降 3~ 5℃。 除节能及遮阳外,幕布还可以用来控制湿度,在关闭遮阳幕时,遮阳幕中的聚酯塑料膜及铝箔可阻止水蒸气无限制外溢,有效保持空气湿度。 室内设配电柜及照明灯具,接地采用 TNS 系统,温室内部 N 线与 PE线分开敷设。 ①温室风载: ,雪载: ,恒载: 15KG/m2, 14 最大排雨量: 140mm/h,吊挂载荷: ,电参数: 220/380V,50Hz。 ②钢骨架为拱型桁架,桁架间距为 米。 桁架上弦管为方管60mm 40mm ,下弦管为方管 40 40mm 2mm,中间支撑为圆管Φ。 ③底座加设环型方管(方管 100X100)圈梁与墩基础预埋板焊接。 ④两侧墙各设有 1 组电动带式通风窗,由塑钢窗和 10mm 阳光板组合,分别由 1 台电机带动。 由长轴带动齿轮、弧形齿条实现开闭。 ⑤拱顶两侧各设有 1 组电动带式通风窗,由铝合 金型材和 10mm 阳光板组合,分别由 1 台电机带动长轴、齿轮、齿条运动,并镶嵌10mm 厚阳光板。 每扇天窗宽 长 ,共用传动机构。 ⑥两山墙大门为 钢管焊接制作大门。 并镶嵌 10mm 厚阳光板。 ⑦圈梁底部用 100mm 苯板隔热密封。 温室所有焊接钢材、零部件使用前均采用镀锌防腐处理,现场焊接完成后再喷涂银色防腐漆。 ⑧内遮阳系统:采用电动拉幕式,每组遮阳网为宽 米,上下托幕线选用温室专用托幕线,抗拉强度大于铁丝及电镀钢丝,最大延长率仅为 1%,在- 40℃~ 70℃温度范围 内其几何稳定性和力学机械性均保持不变。 ⑨防滴露系统:由露滴形成部分、露滴汇聚收集部分两部分组成。 催芽车间摆放数量不等的尺寸为 6 4 米( 36 立方米)的浸种催芽用玻璃钢箱。 本次设计 24 个浸种 15 催芽玻璃钢水箱,催芽箱底部厚度 12mm,侧面厚度 10mm,外侧覆盖桔黄色彩钢,每个催芽箱单元一次可摆放水稻种子 吨左右。 可实现低能耗下浸种箱在给排水、循环、喷淋等不同生产阶段水温的波段式恒定管理,满足浸种阶段 1113℃、破胸阶段 3235℃、催芽阶段 2528℃等恒温控制和 有氧催芽需求。 ①每个水箱单元配备 1 台电加热器、 1 台复用循环水泵、 1 台过滤器、 1 套喷淋系统、多个水流方向控制电磁阀门、自循环和大循环复用管路。 ②单箱电加热系统及循环部分: 15kW 小型电热锅炉, 循环水泵。 ③通过科学的管路和电磁阀门组合设计,动态调配加热设备和管路水流方向,使得系统内的大循环、自循环有机结合,每个催芽箱既是大循环中的集中加热温水储备水箱,同时又是小循环中的浸种催芽水箱。 ④每个水箱配备的电加热器及配套的自循环系统可为该水箱提供 保温功能的同时,所有水箱可将富裕的热量通过自循环和大循环复用管路,集中为某个指定的加热温水储备水箱加热,热后根据需求将一定温度的水注入需要的水箱。 监控系统采用分层构架,由现场监控层、集中管理层、远程服务层、视频语音监控和防盗监控等部分构成。 ①现场监控层:每个单箱配备 1 台 7 寸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 9 16 个温度传感器、 1 个水位传感器、复用管路及相应的电磁阀门、加热器控制柜,用以完成单体水箱的测控功能,并听从集中管理层的调配以完成各水箱加热设备的集中动态调配。 温度测量精度177。 ℃ ,控温精度177。 ℃。 ②集中管理层:每个水稻催芽车间配备一套智能程控系统,监控主机通过现场总线与各水箱单元的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组网,通过立体动画方式实现各水箱工作流程的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同时通过复用管路完成自循环、大循环过程中的热量动态调配。 配备 1 台服务器,2 台 55 寸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分别用来调控和显示现场设备工作状况,以及视频、语音、防盗系统工作状况,并提供远程服务。 ③远程服务层:监控主机可通过互联网、 3G、 GPRS、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远程服务功能,用户可在异地动态监控现场设备的工作情况。 ④视频语音和防盗监控系统:采用可见 /红外双 CCD 摄像机,实现对催芽车间的 24 小时连续监测,并实现远程语音对讲功能;采用红外对射防盗系统,实现催芽车间的安防。 ( 2)日光节能温室 温室采用砖混结构,脊高 米以上,墙厚度在 50 厘米以上,净面积达到 420 平方米以上,与自动化水稻育秧大棚间隔 10 米。 含通风、加热、降温等设备。 本次设计 50 个。 ①墙体。 后墙和东西山墙为砖苯板填充物等构成的夹壁墙。 ②骨架。 采用圆管双拱稳定结构顶梁,跨度为 7 米,拱间距为 1 17 米,上圆管为 1 寸镀锌管,下圆管为 6 分镀锌管 ,顶部纵梁为 6 分镀锌管,连接件采用热镀锌处理。 ③覆盖材料。 采用 15 丝高保温减雾塑料膜覆盖,利用卡簧、卡槽固定。 ④保温材料。 夜间保温覆盖材料使用棉布和棉絮缝制而成的棉被或采用草帘。 采用电动卷帘机实现自动卷帘。 ⑤通风设备。 顶端和前端设电动卷膜器实现自动卷膜通风。 ⑥降温设备。 采用湿帘风机强制降温方式。 ⑦灌溉设备。 采用倒挂式无滴漏微喷头进行灌溉,喷洒半径 4 米;采用 32mmPE 管供水,微喷头单排间隔 3 米布置,无喷洒盲点和死角。 ⑧温室配电系统。 温室系统配置强电控制箱,按照控制对象分别按手动、停止控制。 ⑨配套房。 面积为 12 平方米( 4 米 3 米),墙体采用砖混结构,顶部用彩钢板覆盖,南面设置一扇门及一扇窗户。 ( 3)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 由育秧大棚和自动化监控系统两部分构成。 a 育秧大棚。 本次设计大棚 165 栋,育秧大棚规格为长 60 米,宽 7 米,拱高 米,面积 420 ?,每栋大棚间隔 2 米。 两侧山墙装有宽 3 米,高 2 米的大门。 大棚骨架采用热镀锌方钢拱形结构,拱间距为 1 米,连接件采用热镀锌处理。 大棚为南北朝向,设置通风口,周边挖出排水沟。 大棚育苗要采用高台苗床,苗床高 米。 18 ① 覆盖材料:采用 15 丝高保温减雾塑料膜覆盖,利用卡簧、卡槽固定,每间隔 1 米在塑料膜上加覆 1 寸防风带。 ②通风设备:大棚两侧采用韩国进口电动卷膜器实现自动卷膜通风。 ③灌溉设备:采用以色列进口倒挂式无滴漏微喷头进行灌溉,喷洒半径 4 米;采用 32mmPE 管供水,微喷头单排间隔 3 米布置,无喷洒盲点和死角,实现秧苗均匀灌溉。 b 自动化监控设备。 ①单棚自动化监控系统。 由环境监测传感器、采集控制器、环境调控设备接口等部分构成。 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等,用来监测育秧大棚内的温湿度环境;采集控 制器采集温湿度数据后,根据育秧的需求,通过环境调控设备接口自动控制卷膜通风设备、微喷系统进行环境调控。 系统留有手动电控柜,在不配备自动化监控系统时可手动控制所有设备。 ②电动卷膜通风系统。 育秧大棚侧面通风用Φ 19 或Φ 22 钢管做卷膜轴,用膜卡将轴与薄膜固定在一起,在大棚的一端安装卷膜器,并用Φ 19 或Φ 22 钢管做卷膜器的竖直导轨,将卷膜器与卷膜轴用轴接头连接好。 电动卷膜器需要配备行程开关以保证系统不超限运行。 电动卷膜系统可由自动化监控系统根据育秧的温湿度需求自动控制运行。 ③恒压变频供水微喷系统。 恒压变 频供水设备主要由水泵、压力传感器、变频控制柜等组成,不管系统中开启的灌溉阀门数量是多少, 19 能始终维持微喷系统该工作压力稳定。 ④集中管理展示系统。 通过集中管理展示系统将 200 个育秧大棚的温湿度环境信息、通风换气状态、灌溉状态、视频语音监控进行统一管理和展示,并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数据服务。 c 排水沟 为了保证棚区排水,需新建排水斗沟和农沟。 ①设计标准 排水标准田间采用五年一遇,水田采用三日暴雨四日排至耐淹水深。 ②流量计算 平原区水田设计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Qw=(Ph1ET′ F)/ 式中: Qw水田设计排涝模数(立方米 /秒 /km2); T排涝历时(天); P设计时段暴雨量(毫米); h1水田滞蓄水深(毫米); ET′ 为排涝历时 T 的水田蒸发量(毫米); F历时为 T 的水田渗漏量(毫米)。 水田综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