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配件企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因及时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三是报告的职能。 质量检 验部门将质量信息、质量问题及时向厂长或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为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质量信息。 要提高质量检验工作,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都要实行层层把关,做原始记录,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实行质量追踪。 同时要把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检验人员不但要负责质检,还有指导生产工人的职能。 生产工人不能只管生产,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三是要树立质 量检验机构的权威。 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任何部门和人员都不能干预,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确认的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C.实行质量否决权 产品质量靠工作质量来保证,工作质量的好坏主要是人的问题。 因此,如何挖掘人的积极因素,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质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质量责任制或以质量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在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生产产品,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同时 获得自己经济效益。 质量责任制的核心就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在质量问题上实行责、权、利相结合。 作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首先要对各个岗位及人员分析质量职能,即明确在质量问题上各自负什么责任,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其次,要把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兑现奖罚。 对长期优胜者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除不计工资外,还处以赔偿或其它处分。 此外,为突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实行质量否决。 就是把质量指标作为考核干部职工的一项硬指标,其它工作不管做得如何好,只要在质量问题上出了问题,在评选先进、 晋升、晋级等荣誉项目时实行一票否决。 d. 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 质量管理点(控制点)的含义是生产制造现场在一定时期、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要因素等采取的特殊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厂处于很好的控制状态,保证规定的质量要求。 加强这方面的管理,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整体作出系统分析,找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并加以控制。 四、 汽车零配件企业质量管理 中存在的弊端 (一 )误把 TS16949 标准当作质量管理的上方宝剑 现在,很多汽车零 配件企业还是把 TS16949 标准当作申请的过程,虽然按照 TS16949 标准操作,质量有了提高,但企业的文化并未因此而改变,领导也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 把 TS 当作了标杆当做了一个噱头。 而且,尤其需注意的是全面质量管理中所定义的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与组织如何交货,如何迅速响应顾客的投诉等都有关。 因此,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要真正贯彻全面质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流程、技巧、技术支持、培训系统、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等都做一个全面的改进。 TS16949 只是 一个框架,好比造房子的一个空壳,提供必要的建设标准,里面实际家俱要靠企业自行去优化,调整。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经营理念不同。 因此把 TS16949 标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尚方宝剑是不合理的。 (二) 质量管理中缺乏全员参与 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里面的员工往往认为质量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与组织的其他人员无关。 而实际上,质量管理是包括组织、决策、控制、领导、激励等基本职能和预测、调研、计划、策划、咨询、协调、沟通、指导、执行、制度、监督、考评、培训、任用、选拔及竞争、公关、广告、营销等主要功能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 有机体系和过程,制订并执行规章制度只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质量管理也不是组织中某几个人的事,而是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事。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只有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认为,全世界最难管的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都很聪明。 有四个词很关键,也容易模糊:聪明、精明、高明、英明。 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精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 而中国企业里面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 明的人太少,英名的人基本上没有。 中国企业的员工,往往是聪明的员工 ,把精力放在分析规则上,去寻找规则的漏洞,去违反规则。 这样的员工一多起来,企业往往就管不下去了。 这样的问题在企业中屡见不鲜。 (三) 企业在基础数据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管理及维护 基础管理好比是蹲马步。 我国 汽车零配件 企业的管理基础还没有做好,甚至连经理人自身的岗位职责,要做什么事都说不清楚。 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没有科学的依据,没有真实的市场信息,有的是靠一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凭借想象力来的。 这样的决策,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问题重重,难以解决。 一时一个政策,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朝令夕改,犹如重复建设,这样的企业很难做长久。 企业基础数据管理更是一塌糊涂,没有一个成熟的文件体系去支撑。 要得到先前的数据,都因为资料的丢失,而找不到。 这样作为经理人只能依靠资历经验凭空制定个决策出来。 导致做出的决策,轻者不合符合企业实际状况,遇到执行难,重者,使企业产生很大的内耗,增加失败成本。 这就为何现在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导入 ERP 系统进行基础数据管理的原因。 (四) 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论 很多汽车零配件企业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管理是 无师自通 或 存乎一 心 的事,轻视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既不注重学习新知,也不注意及时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造成管理粗放、经营短视,多凭主观决策、靠运气行事。 往往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绩效不佳。 我国的民营企业非常缺少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我们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 很多企业员工手册的第一条是 热爱公司 ,剩下的也都是些口号和空话。 这是一本没有用的手册,连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和方法都没有,而企业中这样的薄弱环节不胜枚举。 五、 汽车零配件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弊端的解决对策 (一) 汽车零配件企业 必须 正 确认识 TQM 的重要性 在汽车零配件企业家眼里,我们的公司通过 TS16949 认证了,就代表我们的质量是可以信赖的,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做为最高层的领导应该打消这样的理念,要清醒的认识到 TS16949 只是一个企业与其客户合作的门槛。 就譬如汽车行业 ,这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公司为其供应链而设计的进入该行业的门槛,规定做为其供应商需要的文件及技术支撑,从深度意义来讲就是规定做为其零部件供应商的规模。 TQM 则是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良药,需要全员的参与,提高全员的品质意识的,企业才能走向永续经营。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曾做过“红珠”实验,得出结论是: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