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内容摘要:
缩机室 3 室外生产设备区 4 辅助共用工程区 (变电和配电房) 2 职业病危害因素 识别 与 岗位 分布 该建设项目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物理因素 (噪声 、 高温 和射频辐射 等 ) 和 有化学因素( 第奥克斯 98 清洗剂 ) 等。 各单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 图 31。 表 32 建 设 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与岗位分布 序号 评价单元 噪 声 高 温 射频 辐射 化学 因素 局部 低温 1 仪器控制室 * (归为噪声车 间办公室) √ - - - - 2 压缩机室 √ √ - √ ** - 3 室外生产设备区 √ √ - √ 4 辅助共用工程区 (变电和配电房) √ - √ - - *: 按照噪声车间办公室标准评价。 **: 酸性液,无挥发性。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0 页 共 57 页 2 职业危害因素 产生 种类 及原因 噪声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有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其中以机械性噪声为主,单机操作,各噪声源识别明确。 噪声声源主要为空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和 纯化气系统放空时 等。 高温 为典型的季节性高温作业环境和有热源作业 相互作用。 气候影响:本项目位于 **市临港工业区, 厂址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湿度为 80%,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作业人员夏季受高温影响较大。 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为 32℃。 生产装置的热源:生产装置的热源主要是 空气压缩机和氮气压缩机运转过程需向外排热,存在热辐射 等起形成压缩室高温环境 化学因素 品名为 第奥克斯 98 清洗剂,主要作用为清洗空压机换热器结的水垢,不常用 ,一次用量较少。 视水质情况而用,为酸性液 ,可用水稀释,无挥发性。 射频辐射 配电室和高 于配电室 等可产生 工频电磁场。 局部低温 在液氮储罐排放口和气化器工作时金属表面存在低温状况。 第二节 重点评价因子 根据生产工艺特征和 各车间 职业病 危害因素 特征不同, 重点评价因子 如下: ①噪声 ; ②高温。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1 页 共 57 页 第三节 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1 岗位设置 该项目年工作日为 356 天, 实行可间断的连续工作制, 日工作班次为 3 班(负荷较低的设备实行单班或两班 ),每班工 作 8h。 公用辅助设施根据需要采用相应工作制度。 生产人员根据主要生产车间及公辅设施的规模、工作制度、装机水平等,按照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岗位定 员并参照国家劳动制度确定。 经核定项目 生产车间 定员为 5 人 、 岗位设置分为气站站长和运行技术员,站长1人,运行技术员4人。 员工定员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情况见表 33。 2 员工作息时间 及工作状况 描述 车间 运行技术员 作业时间(以早班为例): 8: 00~ 16: 00,午餐时间为11: 30~ 12: 00,在 岗 就餐。 站长 工作业时间: 8: 00~ 12: 00, 13: 00~ 17:00, 可于 食堂就餐。 运 行技术员主要工作任务为巡检抄表 , 巡检路线 为 :低压配电柜(检查时间大概 15s)→氮压机 (检查时间大概 15 s)→小空压机(检查时间大概 15s)→大空压机(检查时间大概 15s)→纯化器(检查时间大概 20s)→低压罐(检查时间大概 10s)→中压罐(检查时间大概 10s)→冷箱(检查时间大概 10s)→汽化器(检查时间大概 10s)共耗时 2min 左右, 每 2h 重复以上内容巡检一次 ,一般一个班 4 次。 清洗剂使用: 热交换器水垢平均周 期为平均 2 个月左右 (主要为夏天。 现公司正在考虑上循环水系统 ,争取将清洗周期延长到一年一次 ) ,所用清洗液无挥发性 性 ,一次操作时间为 5min。 加之 运 行技术员 其他活动时间, 一班累计工作时间接触高噪声 不超过120min,接触环境 噪声 6h(噪声车间活动区域)。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2 页 共 57 页 表 33 各车间生产定员 及接触有害因素 情况 序号 评价单元 岗位设置 人员 数目 接触职业 性 危害因素 1 仪器控制室 (噪声车间办公室) 运行技术员(含站长) 12 人 /班 , 3 班、共 5 人 噪声 2 压缩机室 不设岗、每班定期巡检 无 噪声、高温、化学因素 3 室外生产设备区 不设岗、每班定期巡检 无 噪声、高温 4 辅助共用工程区 (变电和配电房) 不设岗、配电房每班定期巡检 , 变电房不巡检 无 噪声、化学因素 射频辐射 第 四 节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特性及对 健康危害 噪声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的,既可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及生殖等系统产生影响。 听觉系统: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主要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的时间有关。 早期主要引起暂时性听阈位移,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即可恢复,属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引起 永 久性听阈位移,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恢复,属病理性变化。 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 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噪声性耳聋是噪声对听觉器官的长期影响的结果,是法定职业病。 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强噪声后,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 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减弱,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反应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3 页 共 57 页 迟钝,血压不稳,血管张力有改变。 心血管系统:在噪声作用下,心率表现出加快或减缓,血压不稳定,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 消化系统:在噪声影响下,可以出现胃肠系统的分泌和蠕动功能改变,引起代谢过程的变化,出现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无机 盐类的代谢失调,造成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 、 恶心呕吐等症 状。 其他 : 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使人烦恼、易激动、 激 怒、甚至失去理智等。 高温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的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化若超过一定限度,则可产生不良影响,在高温与高湿条件下重体力劳动时可引起中暑,它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生产过程中的热源所散发的热量使车 间空气及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这些高温热耗除对流外,常以辐射方式向四周散热,由于热源温度远比人体温度高,故人体不断地吸收由热源辐射的热量。 因此,高温作业工人受着对流热和辐射热的双重作用。 射频辐射 工频电磁场辐射是极低频电磁场辐射的范畴,主要以电场辐射形式作用于人体。 根据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长期暴露于极低频电磁辐射可导致儿童白血病、成人脑瘤和乳腺癌发病率增高,对长期暴露于工频电磁场辐射的维修、巡检等作业人群调查发现其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的发生率增加,心电图出现 PR 时间延长、 QT 间期缩 短以及外周血微核有所增高等改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4 页 共 57 页 变。 局部低温 皮肤直接接触在液氮储罐排放口和气化器工作时金属表面可引起冻伤。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5 页 共 57 页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 噪声防护 设施 该项目高噪声源主要有飞 空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 及 纯化气系统放空时等。 对于噪声较高的空压机 、氮气压缩机 采用单独设置操作室等防噪措施, 并采用 基础减振 、增大设备间距离等降噪措施。 由于工艺条件限制,该项目噪声防护的另一重点是噪声个人防护。 高温防护 设施 空压机 、氮气 压缩机采用单独设置操作室等隔热措施, 有效地减少了热源的辐射能量。 适当增加了二台空气压缩机间隔, 控制了高温热源的 辐射范围。 屋面采用保温层 ,夏季压缩机室窗梯适当打开 ,使空气通过门窗形成对流,加快了 室内 内的热量外散。 在 仪器控制室 设空调降温。 射频辐射防护 设施 该建设项目对高压工频电磁场采取了一定的防护设施,如变压器设置隔离室 ,室内建变电柜等。 局部低温防护设施 在液氮储罐排放口和气化器周围未加防护栏。 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2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20;建立检查表。 但是, 防护 系统效果的好坏,最终体现在作业环境有害 因素 是否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及排放标准的要求。 因此,对作业环境有害 因素的检测 评价,应是评价防护效果的根本所在。 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评价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6 页 共 57 页 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检查见表 42。 表 42 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检查表 序 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标准 检查 结果 1 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通风措施控制其扩散,使工作场所有 害物质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20)要求。 GBZ12020 √ 2 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位置,应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 相邻工 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GBZ12020 √ 3 是否 采用循环空气作空气调节。 GBZ12020 否 4 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必须通过净化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 气,保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 GBZ12020 无有害物质 排放 5 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类型排气罩必须遵循 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 GBZ12020 无需设置 6 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管道材质应合格。 容易凝结蒸汽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物质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不得相互连通。 GBZ12020 无需设置 7 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上的尾气和局部排气装置排出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应引入有害气体回收净化处理设备,经净化达到 GB16297—1996要求后排放。 如直接排入大气,应引至屋顶以上 3m 高处放空。 若邻近建筑物高于本车间时,应加高排放口。 GBZ12020 无有害物质 排放 8 通风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设计必须遵循 GBJ19 及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GBZ12020 √ 9 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 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的接触限值的 30%。 GBZ12020 无有害物质 排放 注:检查结果合格以“√”表示,检查不合格以“”表示,“※”表示仍需加强。 局部通风系统效 果评价 该生产工艺无需专门设置局部通风系统。 全面通风效果评价 以工作区域 CO2 含量和新风量作为全面通风效果评价指标。 **铜管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氮气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7 页 共 57 页 诸工作区 新鲜。氮气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相关推荐
2.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行业管理; 3.组织和协调部属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 4.积极 推行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培育和完善水利建设市场; 5.指导或参与省属重点大中型工程、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大中型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 第七条 流域机构是水利部的派出的机构,对其所在流域行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负责本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 1.以水利部投资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次,同品种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单等内容,保证期限及食品销售 去向等情况。 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遵守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采取食品质量先行负责等方式,严格 履行食品质量承诺。 2 不合格食品下柜退市制度。 对检查出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及时下柜停止销售,或退回供货方,或予以销毁;对已经销售的 不 合格食品,及时予以追回,并将有关处理情况通报供货商和 工商部门。 重要商品质量承诺制度。 要求经营户做到:
(签名) 日 期: 年 月 日 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核意见。 监理机构:(全称及盖章) 签 收 人:(签名) 日 期: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一式 份,由承包人填写。 监理机构审签后,随同审核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代机构各 1 份。 CB17 混凝土浇筑开仓报申审表 (承包 [ ] 开仓 号) 合同名称: 合同编号: 致:(监理机构) 我方下述工程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已就绪,请贵方审批
小于 5 米。 且使用过程中,所有气瓶与作业点距离不得小于 5 米。 漏天使用气瓶时,要有遮阳措施,夏季使用时,要求有降温 措施,避免爆晒、雨淋、高温。 使用乙炔瓶时,必须要安装明火报警器。 工作人员必须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 乙炔搬运要轻起轻放,防碰撞、跌落。 要密
专用 扳 手应始终装在阀上。 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气瓶瓶阀。 第十三条 乙炔气瓶瓶阀出口处必须配置专用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使用减压器时必须带有夹紧装置(管箍)与瓶阀结合。 正常使用时,乙炔气瓶的放气压降不得超过,如需较大流量时,应采用多只乙炔气瓶汇流 供气。 第十四条 气瓶使用完毕后应关闭阀门,释放减压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