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合成式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_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波形失真,有时还伴随产生高次谐波 [6]。 设晶体管β =60, Icq=2mA,cceq VV )31~21(,由三极管的回路计算方法可推算出 R1=150kΩ, R2=100Ω, R3=3kΩ。 晶体震荡级与小信号放大级联合电路图如( 711)所示 [3]: 图 711 缓冲放大器单元电路 由晶振产生的信号由于振幅较小,因此需要加入小信号放大器,从而提高震荡级的输出振幅, T1构成小信号电压 放大器,由 RP0 控制输出电压的振幅。 高频电压放大器的任务是将振荡电压放大以后送到振幅调制器,可以选用高频调谐放大器。 需要使用几级放大器要看振幅调制器选择什么样的电路型式。 如果选用集成模拟乘法器作振幅调制器,输入信号是小信号。 当振荡器输出电压能够满足要求时,可以不加高频电压放大器。 如果采用集电极调幅电路,就要使用一至二级高频电压放大器,以满足集电极调幅的大信号输入。 谐振放大器的调试方法与阻容耦合放大器相同,首先应调整每一级所需的直流工作点,但要注意一点:在多级谐振放大器中,由于增益高,容易引起自激振荡。 因此, 在测试其直流工作点时,应先用示波器观察一下放大器的输出端是否有自激振荡波形。 如果已经有自激振荡,应先设法排除它,然后再测试其直流工作点。 否则,所测数据是不准确的。 对于调谐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增益及动态范围的调整及测试,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逐点法;一种是扫频法。 后者比较简单、直观。 但由于其频标较粗,对于窄带调谐放大器难以精确测试 [6]。 经过小信号放大后输出波形 (图 712)如下: 图 712 缓冲放大器输出波形模拟图 与未加入放大器时相比,波形和频率都没有变化,指示振幅(电压)有所增加。 为了减小调制级对频率合成器的影响,需要采用加入缓冲级的方法。 在缓冲隔离级的选择上不论是在低频电路还是高频电路的整机设计中,缓冲隔离级常采用射极跟随器电路 [1]。 调节射极电阻 Rp1,可以改变射极跟随器输入阻抗。 如果忽略晶体管基极体电阻 rb39。 b 的影响,则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 Ri 为 Ri=RB39。 //βRL39。 ,式中, RL39。 =(R6+Rp1)//Rp2,RB39。 =R4//R5,输出电阻 Ro 为 Ro=(R6+Rp1)//r0。 式中, r0 很小,所以可将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路等效为一个恒压源 [3]。 缓冲隔离级单元电路图(图 721)如右: 图 721 缓冲放大器单元电路 电压放大倍数 AV为 式中, gm—— 晶体管的跨导,一般情况下。 所以图示射极输出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 1 的特点。 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应位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一般取 , ICQ=3~ 10mA. 对于图示电路,取 VCEQ=6V, ICQ=4。频率合成式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_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