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内容摘要:

接触运动部件; 正常使用或清洗时烹饪隔间里运动部件应有足够防护。 器具门打开加载应有足够稳定性。 防护部件应不可拆卸,除非 — 装有适当联锁装置; — 防护装置构成内胆组成部分。 14 21 机械强度 器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可经得起鲁莽操作; 对器具簿弱部位进行三次打击,不应出现损坏; 打击能量为 177。 ; 必要时,附加或加强绝缘应经受 条的电器强度试验; 必要时,在新样品上重复冲击试验。 托架不应从支架上脱落。 15 22 结构 器具标有 IP 代码的第一特征数字,应满足 GB4208 的有关要求。 驻立式器具应提供与电源全极断开的手段。 可使用下述手段之一: — 带插头的一条电源软线; — 符合 的一个开关; — 在说明书中指出,提供一种在固定布线中的断开装置; — 一个器具耦合器; 打算与固定布线永久连接的带有电热元件的单相 I 类器具,如装有一个断开电热元件的 单相开关或单极保护装置,则此开关或装置应与相线相连。 商用箱式热风炉、旋转热风炉、蒸饭箱、蒸汽发生器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共 18 页 第 10 页 序 号 标准 章节 检测项目及技术 要 求 带有插脚的器具不应对插座强加过量的应力; 施加扭矩不应超过。 加热液体的器具和引起过度振动的器具不应提供直接插入插座用的插脚。 当触碰插头的插脚时,无电击危险。 电气绝缘不受凝结水和泄漏液体的影响; II 类器具的电气绝缘不受软管断裂或密封泄漏的影响。 工作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器具应装有压力释放装置。 对不借助工具就可以 触及到的且在正常使用中可能被清洗的隔间,在清洗过程中其电气连接不应受到拉力。 绝缘、内部布线、绕组、整流子和滑环不暴露在油、油脂或类似的物质中; 绝缘若暴露在油或油脂之类的物质中,应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 非自复位控制器复位钮的设置和防护应使其不可能发生意外复位。 对电击、水或接触运动部件提供必要防护等级的不可拆卸零件应可靠固定; 用于固定这类零件的钩扣搭锁应有一个明显的锁定位置; 在安装或保养期间可能被取下的零件上使用的钩扣搭锁装置,其固定性能应不劣化; 进行规 定的推、拉力及扭矩试验。 手柄、旋钮等应以可靠方式固定; 开关或类似元件档位的手柄旋钮等应不能固定在错误的位置上; 零件的外形不可能受到轴向拉力,则施加的力为 15N; 零件的外形可能受到轴向拉力,则施加的力为 30N。 手柄在正常使用被抓握时,操作者的手不可能触及到那些温升超过对短时握持手柄所规定值的零件。 在正常使用或用户维护期间,不应有对用户造成危险的粗糙或锐利棱边; 在正常使用或用户维护期间,不应有用户易触到的自攻螺钉等暴露在外的尖端。 柔 性软线的贮线钩或类似物应平整圆滑。 自动卷线器不应引起柔性软线护套的过分刮伤或损坏,导线断股,接触处的过分磨损; 按规定,软线卷绕 6000 次; 经受 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为 1000V。 定距物不能从器具外面用手或用螺丝刀或扳手拆除。 载流部件和其他金属零件应能耐受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腐蚀。 传动带不能用作电气绝缘。 应有效的防止带电部件与热绝缘的直接接触,除非这种材料是不腐蚀、不吸潮并且不燃烧的。 木材、 棉花、丝绸、普通纸和纤维或吸水材料未经浸渍不能用作绝缘。 石棉不应使用在器具的结构之中; 除非能充分防止被浸渍石棉或石棉纤维尘埃进入空气中。 商用箱式热风炉、旋转热风炉、蒸饭箱、蒸汽发生器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共 18 页 第 11 页 序 号 标准 章节 检测项目及技术 要 求 器具中不应使用含多氯代联苯的油类( PCB)。 裸露的电热元件应被充分支撑; 即使断裂,电热导线也不可能与接地的金属部件或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接触。 下垂的电热导线不能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接触。 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与其他带电部件之间的绝缘应符合双 重或加强绝缘的要求。 用保护阻抗连接的部件之间应用双重或加强绝缘隔开。 与煤气管道有可导电性连接或与水接触的 II 类器具的金属部件应通过双重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 永久连接到固定布线的 II 类器具,其结构应使器具在安装后仍保持所需的防触电保护等级。 起附加或加强绝缘作用的部件应适当固定,使其不严重损坏不能拆下; 或其结构应使它们不能被更换到一个错误的位置上,而且使得如果它们被遗漏,使器具变为不能工作,或是明显的不完整。 在附加和 加强绝缘上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由于磨损而减小到低于 中规定的值; 如果电线、螺钉等变松,附加或加强绝缘上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都不应减小到低于 中规定值的 50%。 附加和加强绝缘的设计或防护,应防止灰尘和粉末的沉积; 未紧密烧结的陶瓷材料、类似材料或单独的绝缘串珠,不应作为附加或加强绝缘使用; 用于附加绝缘的天然或合成橡胶部件,应耐老化,或设置和尺寸不使爬电距离减小到低于 规定的值; 高压氧罐试验在 70℃ 的温度下试验 96h,室温下放置 16h。 在正常使用 中易触及的或可能成为易触及的导电性液体,不应与带电部件直接接触; 导电性液体不应与 II 类结构中的基本绝缘或加强绝缘直接接触。 操作旋钮、手柄、操作杆的轴不应带电,除非这些零件被取下后,轴是不易触及的。 在正常使用中握持或操纵的手柄、操作杆和旋钮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也不应带电; 如果这些零件是金属制成的,并且它们的轴或固定装置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可能带电,则它们应该用绝缘材料充分地覆盖,或用附加绝缘将其易触及部分与它们的轴或固定装置隔开; 驻立式器具中的那些非电气元件的手柄、操纵杆 和旋钮,只要它们与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进行可靠连接,或用接地的金属将它们与带电部件隔开,则本要求不适用。 在正常使用中用手连续握持的手柄,其结构应使操作者的手在按正常使用抓握时,不可能接触金属部件,除非这些金属部件是用双重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 II 类器具中的电容器不应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连接,除非符合 的要求; II 类器具中金属外壳电容器应用附加绝缘将其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隔开,除非符合 的要求。 电容器不应连接在热断路器的两个触点之间。 灯座只能用于灯的连接。 打算工作时移动的电动器具和联合型器具,应装有一个控制电动机的开关。 水银开关应按要求安装。 商用箱式热风炉、旋转热风炉、蒸饭箱、蒸汽发生器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共 18 页 第 12 页 序 号 标准 章节 检测项目及技术 要 求 保护阻抗应至少由二个单独的元件构成; 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个短路或开路都不应超过 中规定的值。 调节不同电压的器具,其调定位置不可能发生意外的变动。 水分和油脂的积聚不影响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热断路器应为非自复位自动脱扣类型,并应能全 极断开; 球头型和毛细管型热断路器的断裂,应不影响对 要求的符合。 指示危险的灯、开关等应是红色的。 工作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压力。 压力隔间的门应不能被打开。 蒸汽出口应加以保护以防堵塞。 排水装置在排水时不影响电气绝缘。 水位标志应位于注水时容易看到的位置。 废气在排放到排水管之前自动冷凝。 压力器具应装有真空释放阀。 压力器具应能承受额定 压力。 连锁装置应在门被打开不超过 50mm 时动作; 不能使用试验指使任何连锁装置失效。 便携式器具在结构上应能防止物体穿透底面引起的危险。 压力释放装置的安装或构造应使其动作不能引起人员伤害或环境破坏; 其结构应不借助专用工具不能使其不起作用或将其调整到更高的释放压力。 热液体的排放开关和排空装置应不能被意外打开或拔出。 应能用不超过 70N 的力从里面打开烹饪隔间的门。 16 23 内部布线 布线槽应光滑, 且无锐利棱边; 导线应加以保护以防止接触毛刺、冷却用翅片等; 金属上的导线孔应圆整或配有套管; 应有效地防止布线与运动部件相接触。 带电部件上的绝缘串珠不能改变位置,并且不能安放在锐边或锐角上; 柔性金属导管内的绝缘串珠应被装在一个绝缘套内。 彼此相互移动的电气连接和内部导线不应承受过度应力; 柔性金属管不应引起导线绝缘的损坏; 不应使用开式盘簧保护导线; 用一个簧圈相互接触的盘簧来保护导线,则其内部应提供一个足够的绝缘衬层; 10000 次弯曲试验后无损坏; 带电部件和金属部件之 间经受 1000V电气强度试验; 毛细管弯曲试验; 毛细管发生破裂,使器具不能工作。 商用箱式热风炉、旋转热风炉、蒸饭箱、蒸汽发生器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共 18 页 第 13 页 序 号 标准 章节 检测项目及技术 要 求 内部布线应有足够的刚性而且牢靠固定。 内部布线绝缘应能经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电气应力; 在导线和包裹在绝缘层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 2020V电压,持续 15min,不应击穿。 用作内部布线附加绝缘的套管,应以可靠的方式保持在位。 绿 /黄双色线只应用于接地导线。 铝线不能用于内部布线。 多股绞线在承 受接触压力处,不应使用铅、锡焊; 除非夹紧装置的结构能排除由于焊剂的冷流变而产生不良接触的危险。 17 24 元件 元件应符合有关 IEC 标准中的安全要求。 用于无线电干扰抑制的固定安装式电容器:符合 GB/T2693; 小型灯座:符合 E10 灯座的要求; 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