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一)合作企业的基本条件 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国家支柱产业或通用产业类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二)合作项目的基本条件 校企合作项目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带动学生实习时序、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 学校 发展需要。 (三)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 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 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六 条 合作方式 (一) “订单培养”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招生、实习、就业联体同步。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由 学校 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二) 顶岗实践合作模式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 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 ,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三)工学交替模式 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程序及生产、操作流程等现场观摩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加相关工作、亲自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 专业 统的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合作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准备教育。 其方式为学生在学习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工作技能训练,按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交替。 (四)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 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选择适合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机会的重要场所;合作企业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 )共建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