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品质管理内容摘要:
划进行管理和检验,并把检验结果通知客户。 d、 不合格的面料 不合格的面料不开裁是面料品质管理的基本原则。 面料品质管理的主要项目 ( 1) 面料的组织结构 a、 面料的组织 对收货方的检验员来说,并不需要 很 精确的去分析纱线的交织规律,只需要检验花纹的外观和大小是否符合确认样。 任何组织或者花纹的错误应该判定为重大疵点。 b、 纱线的支数 纱线的支数一般很难依靠目测来判断,故不要求检验员去检查,但如果发现面料的厚度、紧密度或重量不符确认样时,可送样品至专业测试机构要求测试纱线的纱支。 c、 面料的密度 如果发现面料的厚度、紧密度或重量不符确 认样时,应该检查此项目。 常用的有分解拆纱法、照布镜分析法和斜向光栅密度分析法等。 测定经纬密度时,取样位置最少离面料头尾 1m 以上。 d、 面料的重量 一般允许差异为 2%、 +5%,但面料如果出口到有重量配额限制的国家则不适合该允差。 ( 2)面料的幅宽 面料最外面的两根经纱之间的距离为实际幅宽,两侧边撑针眼之间的距离为有效幅宽。 由于幅宽直接影响排料,因此测量幅宽是重要的检验项目。 在检验面料幅宽时,每批布应测量三次,布头、中间和布尾,所谓的布头、布尾也应该距离布匹的端头 1m。 如果在检验时发现匹与匹之间的幅宽 有较大差异,就要逐匹测量每匹布的幅宽并分档,避免在裁剪时产生 “窄幅布 ”。 ( 3)面料的匹长 通常的匹长标准是不低于 ( 30码)。 面料厂为了满足最小匹长,对一些疵点不开剪,仅在布边挂一色线作为疵点标记,即所谓的 “假开剪 ”。 “假开剪 ”只是一个标记,并不等于有了这个标记疵点就可以接受。 为了防止面料厂滥用假开剪,服装厂可以向面料厂提出一个假开剪的标准,一般的要求是: ( 30码)以内不允许 “假开剪 ”, ~ ( 30码~ 60码)不超过一个 “假开剪 ”, (60码 )以上不超过三个假开 剪,布头、布尾 ( 5码)以内不允许 “假开剪 ”。 ( 4) 面料的花型和颜色 a、 花型 面料的花型与确认样核对必须准确无误。 b、 颜色 一般与确认样色差在四级以上(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可接受。 如果客户对颜色的要求较高,既使在四级以上,也要将大货面料送客户确认。 在检验大货面料时,要特别注意同一匹布的前后色差及左右色差,以及匹与匹之间的色差(俗称缸差)。 同一匹布的前后色差和左右色差是不可接受的。 而缸差如果在四级以上一般可以接受,如果勉强达到四级(目测有差异时),生产中必须分色。 进行颜色检验的方法为 : ① 在待剪面料上剪下全幅宽 5英寸长的布条,并标记左右边,用该布条在布匹的中间、尾部各核对一次,确保面料无前后色差。 ② 在待检面料的布头、中间和布尾,将左右边合拢,检查有无左右色差。 ③在其它的待检面料上都剪下这样的布条,同样检验前后、左右色差的情况。 ④ 最后把这些布条集中起来,检验匹与匹之间的缸差情况。 如果缸差勉强达到四级,并且目测有色差,则需要对所有的面料分色。 首先根据这些布条的缸差情况,制作缸差卡,做好标记如 A色、 B色等记号。 将缸差卡及各个色光的数量作为生产技术文件提供给有关部门。 C、染色牢度 染色 牢度是面料的重要品质指标,合格与否的结论必须通过实验室测试。 如果测试只是作为内部参考之用,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 ① 水洗色牢度,按照洗标要求洗涤,洗涤后用褪色及沾色样卡进行评级,一般的商业要求为变褪色牢度高于四级,沾色牢度在 3~ 4级以上。 ② 摩擦色牢度,摩擦色牢度分为干、湿两种。 干摩擦牢度是用干漂白布摩擦染色织物后,观察白布沾色情况。 湿摩擦牢度是用含水 100%的湿漂白布摩擦染色织物后,观察白布沾色情况。 试验方法是取 8cm*25cm 试样两块。 一块作干摩擦牢度用,一块作湿摩擦牢度用。 试验时将被测试样铺平在摩擦牢度试 验仪的试样台上,压牢后另取 5cm*5cm漂白平布固定于摩擦头上。 漂白平布经纬方向与被测试样的经纬方向相交成 45度角。 然后把摩擦头放在试验布上来回摩擦十次,每次来回约 1s,然后按 “染色牢度沾色样卡 ”评定等级。 测定湿摩擦牢度时,摩擦头上的白布应含水 100%,评级待干燥后进行。 如果没有摩擦牢度试验仪,可以用手工的方式进行,但其结果仅作为内部参考。 一般商业要求为:干摩擦牢度四级以上,湿摩擦牢度三级以上。 d、染色牢度褪色样卡和染色牢度沾色样卡,褪色样卡由九对灰色片组成,每对代表不同程度的色差,旁边有级数来表示色差的 程度,共分为 4 3 2 1 1九级。 五级最好,表示原样和试 样完全没有色差,一级最差。 沾色样卡也是由九对灰色片组成,分别标示不同程度的沾色,五级最好,一级最差。 ( 1) 斜与纬弧 一般规定纬斜与纬弧必须小于 2%~ 3%,从服装加工的角度来说,如果纬斜与纬弧大于2%,铺料时就要手工整纬,而大于 3%的纬斜与纬弧应该将面料退回面料厂重新整纬定型。 I8或等于 5%~ 6%。 应该注意的是,该指标的测试条件不是简单的水浸,而是模拟了实际的洗涤状况。 对于水洗的服装来说,面料的缩水率是影响服装尺 寸的重要原因,也是确定服装样板尺寸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在服装生产前对面料的缩水率进行测试,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b、 所有的试样用线缝成一串,按订单所要求的方法洗涤。 c、 测定每一块面料水洗后的尺寸。 d、 同时观察面料水洗颜色的变化,水洗后的颜色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 e、 如果测得的缩水率相等或非常相近,可按所测得的缩水率制作或适当修改样板。 通过缩水率的测试,可以预先估计成衣水洗过程中的最大尺寸变化,使服装的尺寸稳定并能满足规格要求。 f、 如果测得的缩水率过大,可将面料退回面料厂重新整理。 g、 如果测得的缩水率各不相同,就需要用以上方法测试每一卷的缩水率,并分档归类,重新制作适合各种缩水率的样板,当然也可以把那些缩水率大的面料退回面料厂重新整理。 ( 1) 烫缩 面料(特别是合成纤维纯纺及其混纺织物)在受热以后会产生收缩,为了保证服装在整烫以后的尺寸和外观要求,有必要掌握其烫缩率。 烫缩率的测试应该按该产品的最终整体条件来进行,不管测试哪一种烫缩率,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a、 采样 采样时都要距布匹的头部或尾部 2m 以上,取 50cm 长的面料,并记录好长度和宽度数据。 b、 熨 烫 按大货工艺执行。 c、 测试 待凉透后测,测量试样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该面料的收缩率。 ( 2) 熨烫折缝性 折缝性时熨烫性能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测试,用以评价面料在压烫或缝制后的整体效果,其测试方法如下: a、 从距布端 1m 以上、距布边 10cm 以上的布尾采取试样。 b、 将试样折叠,放在吸气烫台上,采用蒸汽熨斗(蒸汽压力 ~ )施以适当的压力,压烫和汽蒸时间 10s 左右,以适当的速度往复三次,温度一般控制如下: 棉、麻 180℃ 羊毛、粘胶 160℃ 涤纶、维纶 140℃ 真丝、腈纶、锦纶 120℃ 丙纶、氯纶 100℃ c、 待试样静置 24h后进行测评。 测评一般使用视觉评价,即观察熨烫后折缝的整体效果。 ( 3) 熨烫色牢度 面料熨烫以后有可能会产生变色、沾色等现象。 熨烫实验可以在加热装置中进行,也可以使用熨斗。 熨斗的温度用表面温度计或感温纸测定,试样大小一般为 40mm*100mm。 熨烫条件按照洗标的要求进行,观察熨烫后有无发生变色、沾色和烫黄等现象。 ( 4) 可缝性 可缝性与面料及缝线的特点有关。 通过可缝性的测试,可以事先了解缝合的强度和缝合的效果。 缝缩率是指在面料缝合后,在缝线周围产生的缝皱程度。 从面料上距布端 1m 布边 10cm 的部位裁取经纬纱向各不少于 6块的试样,试样应平整,无疵点,尺寸为 500mm*50mm,长度方向与接缝方向平行,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坐上记号,分别距端 70mm、 30mm。 将两块相同方向的试样重叠,使试样在一定的缝制条件下,不用手送料,在试样。服装业品质管理
相关推荐
备案。 调休时间与其在公司安排的放假时间没有正常休息的时间相等。 第三十四条:请假期间 的工资结算方式 公假期间计时工资制的员工工资正常结算。 计件工资制的员工按照每小时 5元进行补贴。 工伤假员工工资,按照浙江省义乌市最低工资标准( 1160 元 /月)结算。 工伤假超过 15 天的,其结算方式另行协商。 其他请假方式,公司只为其保留相关岗位,不再另行补贴。
2.各店返回货品检验好后,在规定时间内(每天下午两点), 由负责专店返回货品检验人员与仓管办好入库手续,当场进行点数。 3.如有不合品: A、能修理的,书面形式报告仓管,(注明货号、数量、尺码、修理的原因),在一周内修好返还仓库(不含寄回工厂修补的货品),并收回书面报告。 B、不能修理的,先书面形式报告仓管,(注明货号、数量、尺码、修理的原因),再以书面形式报告销售主管,(注明店铺、货号、数量
)“审核状态”(全部、打回修改、初审通过待审定、上报待审、审核通过、还未上报)这六个查询项组成,(如下图) 在各个查询项中填入或选择对应的内容,点击 按钮,即可查询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 添加合同 接包列表 包含添加合同模块,点击 连接,将会打开添加合同的数据录入页面(如下图) 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端用户手册 Page 11 按项目名称填选正确的数据,其中: 国家(地区)
物理服务器进行工作。 迁移注意事项 1 注意已安装的 OEM系统 当原始设备制造商在机器 上安装操作系统时,他们通常会通过处理器芯片ID 号或其他机制,在某些硬件上打上许可的标签。 但 P2V 迁移过程打破了操作系统与硬件所得之间的环节,尤其是迁移虚拟机到另一个硬件上时。 新虚拟机不像物理机那样配备新的硬件标志,所以转换已安装的 OEM 系统通常会失败。 如果有 这样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