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就业状况综述内容摘要:
的偏见 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职业等级观念”认为酒店服务是“下等”职业,严重影响了在酒店工作学生的自尊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看到一些发生在酒店里的不良现象,也会导致部分家长不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酒店工作,总是希望为孩子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父母都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对酒店这种侍候人的职业越来越有偏见。 2. 毕业生自身认识的不到位 学生不愿 去酒店工作的最关键原因在于自身,主要是就业观念问题。 首先在自己的思想中就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以致于大家都乐此不疲地去报考公务员、考专升本,哪怕做推销员也不愿去酒店。 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进入酒店后不愿从酒店的基层做起,认为这样是人才的浪费。 其次,一些毕业生在家庭和校园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与社会上以集体利益为取向的价值观念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导致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互相“看不惯”。 (二 ) 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校方面重视度不够目前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对酒店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主要表现有:一是学校对实践教学 一减再减,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了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应不少于半年。 二是对校外实习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使得实习得不到保障。 三是对酒店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不能维护学生的一些正当利益。 四是缺乏专业实习老师的陪同和有效指导,专业教师或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或是知识更新滞后,使学生理论实际脱节,不能保证实习的质量。 [键入文字 ] 4 酒店方面缺乏合作精神大多数酒店在校企合作中,主观上缺乏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主要表现:一是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经常加班加点,解决旅游旺季的 “ 用人荒 ” 问题。 二是老员工歧视实习生现象时有发生,经常把最脏最累的活给实习学生,美名其曰 “ 锻炼 ” ,带给实习生很大的心理抵触。 三是有些酒店很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老员工或主管等在传帮带过程中,也经常是让学生 “ 有样学样 ” 地照做,致使学生学不到系统的操作技能。 四是酒店本身不符合实习酒店的要求,规模档次不够,设施设备配置低,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学不到规范的、系统的酒店运营 管理机制。 学生方面实习态度不积极学生作为实习的主体,其问题非常关键,具体表现有:一是学生角色转变比较困难,往往眼高手低,习惯了学校的生活习惯,很难很快适应酒店服务人员的角色,学生经常会受不了苦而退缩。 二是人际交往出现障碍,酒店实习是熟悉行业掌握技能的过程,更是与社会接触磨练心智的过程,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很多同学出现沟通障碍。 三是学生总依赖学校为其出面解决各种问题,自己在酒店实习过程中难。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就业状况综述
相关推荐
能可靠而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 ④ 具有良好的态度和胜任工作的能力 9、某旅行团共 20 人早餐后自备车来徐州一日游,参观龟山汉墓( 30 元 /人),兵马俑( 20 元 /人),午餐后送团,服务标准:餐: 35 元 /天,门票 8 折,导服100 元 /团,请计算其每个人综费多少。 60 75 100 150 ( 1 ) 10、旅行社通过向旅游者寄送产品目录或宣传品等向旅游者传播产品信息
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五、 违约责任 除了以上约定的权利义务,乙方为甲方旅游旅游团队提供的服务应该符合《旅行社管理 条例》,乙方出现以下任何情况之一并造成游客投诉、 索赔的,甲方有权根据《旅行社管理 条例》的相关规定向乙方索赔: 将旅游业务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旅行社; 未经甲方同意,将为优质转交给其他旅行社组织,接待的; 拒不履行旅游合同约定的义务和内容条款的;
producer anizations to act according to their perceived selfinterests, at least in the short term,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national, regional and even local tourist anizations to exert much
在校生也不多。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进入了我国旅游教育第二轮发展高潮,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更多的学生上学的几率,同时也使许多专业吸纳了更多的学生,旅游专业就是其中一个。 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旅游管理划分为一级学科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的一个专业,工商管理第一次正式出现于专业目录。 1998年教育部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管理学和经济学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