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电站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③ 对于预备岗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站内评价和县(区)电力公司考核,并经培训部门组织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应的岗位合格证书。 ④ 对于岗位降级的运行人员 ,自动成为预备岗人员。 ⑬ 岗位动态考核的主要内容:岗位动态考试、安规、运规考试、站内培训考试、日常工作表现评价、工作业绩等内 ”容。 ⑪ 反事故演习的目的:定期检查值班人员处理事故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应变能力,促使运行值班人员更好地掌握现场规程,落实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熟悉电网现状,增强处理事故能力。 ⑫ 变电站全站反事故演习每季一次,由站长组织进行。 21 ⑬ 反事故演习内容: ① 本站和其它单位曾发生的事故教训; ② 重大设备损坏、电网事故等内容; ③ 设备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及薄弱环节; ④ 在新 设备投入运行的前后可能发生的事故; ⑤ 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季节性事故; ⑥ 消防逃生、紧急救护、火情、汛情、地震、安全保卫等方面内容。 ⑭ 反事故演习的执行程序: ① 站长、技术员、安全员对演习题目进行详细研究,制定完整、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步骤,制订防止误碰运行设备可能造成事故的防范措施、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并由技术员详细填写在台账中。 ② 指定监护人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监护。 ③ 演习开始前,站长或技术员应将演习前的运 行方式和负荷情况,以及应遵守的制度通知演习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④ 演习人员就位后,组织者和监护 人按照计划顺序;将演习事故现象和事故发展情况依次向演习人员宣布。 ⑤ 演习结束后。 要对演习过程进行总体评价。 针对暴露上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并将有关内容填入相关合帐记录中。 ⑮ 反事故演习的注意事项: ① 演习过程应以现场模拟为主,现场考问为辅。 ② 监护人应监视演习人员的行为是否正确,发现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时,立即制止,防止造成事故。 22 ③ 演习过程中,演习人员不得妨碍当值人员的正常工作。 不准触动运行设备。 ④ 若演习过程中变电站出现异常或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演习,演习人员撤离现场,由当值人员进行处理。 ⑤ 当值值 班人员不得参与反事故演习。 ⑪ 事故预想每月每班一次,特殊情况下(运行方式变化,气候异常和有重要保电任务等)要增加次数。 事故预想由值班长(主值)主持,当值全体人员参加,共同拟题,充分研究事故现象,讨论制定处理方法和步骤。 ⑫ 事故预想由技术员进行讲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⑬ 事故预想的选题与反事故演习相同。 ⑪ 技术问答应结合值班人员技术弱点和设备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进行。 ⑫ 技术问答每月每人至少一题,值班员由技术员出题,技术员由站长出题,站长由县电力公司出题,于每月 25 日前完成。 ⑬ 答题时不能简单抄录,应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理论书籍和参考资料,结合本站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答。 ⑭ 技术员应在月底公布技术问答的正确答案,并对值班员的技术问答进行审阅、评价。 ⑪ 现场考问每月每人至少一次,考问题目记入个人学习记录。 23 考问后出题人应进行评价并签名。 ⑫ 技术员应每月审查评价。 设备定期切换与维护制度 ⑪ 备用变压器(包括站用变)应每月充电一次,带负荷至少四小时。 ⑫ 备用的高压断路器每季至少投切一次,投入时间不应少十一小时,如有条件带负荷时,应带负荷。 ⑬ 备用母线(包括旁路母线)应 每月充电一次。 ⑭ 事故照明、全站照明应每月检查一次。 ⑮ 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的备用冷却器,每周应切换一次,投入时间不应少于四小时,冷却器的备用电源每月切换。 ⑯ 防误闭锁装置应每季整体检查一次,县电力公司变电专责人每半年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变电站的防误、锁装置维检查一次。 每年春检前应进行一次会面检查,确保装置完好。 ⑰ 每月至少对控制、保护等所有盘柜、室内外端子箱检查一次。 ⑱ 每月对防小动物措施安全工器具、消防设施、安全保卫设施至少检查维护一次。 ⑲ 备用直流电机每季切换一次。 值班管理制度 ⑪ 值班期间,应着 统一的标志服和岗位标志。 ⑫ 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⑬ 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要服从指挥,尽职尽责。 完成当班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等工作。 值操期伺,进行的各项工作,都要 24 填写到相关记录中,并按规定正确记录中,并按规定正确录入到微机生产管理系统中。 ⑭ 正常情况下,变电站控制室应不少于两人值班。 在执行倒闸操作设备维护等任务时,控制室应有副值或以上人员监盘。 变电站事故预案的编写及事故处理规定 事故处理预案的编写 ⑪ 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按照有关的电力生产规程、制度及相关规定,并结合站 内的实际运行情况,组织有关人员编制。 3 5 KV 变电站由县电力公司审核后批准执行, 110 K V 经县电力公司审核后上报分公司总工批准执行。 ⑫ 变电站根据系统运行方式、设备的变化变动等情况,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一般应每年进行一次。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⑪ 事故处理的全过程要严格执行调度指令。 ⑫ 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首先保证人身安全。 ⑬ 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和设备的威胁。 ⑭ 保证站用电和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⑮ 设法隔离故障设备,保证无故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⑯ 优先恢复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事故处理步骤 ⑪ 将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可能扩大事故的设备立即退出运行; ⑫ 复位音响信号,记录异常、事故发生时间; ⑬ 复归断路器控制把手; 25 ⑭ 立即将事故简况汇报调度; ⑮ 两人检查并记录所有光字、保护信号、录波器动作情况和设备现场情况,并核对无误后复归信号、掉牌; ⑯ 将检查判断结果汇报调度及有关上级,遇有紧急停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站长(副站长、技术员)可下令执行;并同时汇报调度; ⑰ 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⑱ 母线电源消失后,将连接在该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断开; ⑲ 将相关内容分别记入运行工作记录和断路器跳闸记录中。 四 、变电运行基础管理制度 现场运行规程管理 编写: ⑪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每 3 年由县公司生产主管部门组织重新整体修编一次,每年应对现场运行规程进行一次审查 ,修订。 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不需要修订的,也应出具审查人、批准人签名的 “可继续执行 ”的书面文件。 各单位应将规程纳入微机管理,便于修改。 ⑫ 变电站有新增、扩建工程,相应运行规程的变更部分,至少在投运前 15 天编制完毕,经相关上级部门审批后执行。 审核批准 ⑪ 110kV 变电站由分公司生产主管部组织审核;分公司总工批 3 5 KV 变电站由各县生产主管部门组织审核,分 管领导批准。 ⑫ 新建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应在投运前 15 天编写完毕,并履行审批手续。 26 变电站新增或更换设备、变更二次结线时应在新设备投运之前修编完现场规程中有关部分;并履行审批手续。 要求: ⑪ 110 KV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由分公司生产主管部门组织每年审查一次,并在 “变电站运行规程审核记录 ”中签字, 35KV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由各县生产主管部门组织每年审查一次,并在 “变电站运行规程审核记录 ”中签字。 ⑫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审核后,审核批准原件随规程交变电站执行。 ⑬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审核记录格式 现场运行规程编写 内容目录 ⑪ 编写、审核、批准人及批准时间。 ⑫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审核记录。 ⑬ 目录。 ⑭ 变电站概况。 ⑮ 一次主接线图。 ⑯ 调度范围戈分。 ⑰ 正常运行方式与允许运行方式。 ⑱ 各级母线事故处理。 ⑲ 变电站主要设备(一次设备及二次公用系统)运行及操作注意事项、异常与事故处理。 ⑳ 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规定。 ⑴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一般要求,压板投退规定及装置异常处 27 理等。 ⑵ 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规定。 ⑶ 设备的主要参数。 典型操作票管理 编写要求: ⑪ 典型操作票是运行人员进行倒闸操作技术培训和学习的工具之一,是运行人员 填写倒闸操作票的参考依据。 ⑫ 结合本站一次接线方式、电气倒闸操作技术原则、调度术语等方面进行编写。 编写内容: ⑪ 主变停送电。 ⑫ 各出线停送电。 ⑬ 各级断路器停送电(包同期并列)。 ⑭ 倒母线操作。 ⑮ 旁带和串带断路器的操作。 ⑯ 电压互感器停送电。 ⑰ 弧线圈停送电。 ⑱ 电容器、 电抗器停送电。 ⑲ 备用母线或备用变压器充电。 ⑳ 站用变停送电。 ⑴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投入和退出的操作。 审核: ⑪ 典型操作票每年审查一次,并填写 “变电站典型操作票审查记 28 录 ”。 ⑫ 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由县电力公司组织编写、批准。 设 备技术台帐管理 ⑪ 变电站的资料档案,采用分类、分卷办法管理。 ⑫ 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本站资料档案。 ⑬ 变电站应建立原始资料、图纸、运行、设备、综合技术五类档案,种类齐全、完整、准确并及时归档。 ⑭ 编制各种资料档案的检索目录,包括案卷目录,卷内目录。 ⑮ 在设备技术台帐运行记事栏及时填写设备改造增容、反措落实、重大缺陷处理、大修、周期试验、设备故障、断路器跳闸次数等情况,保证档案与设备相符。 站长或技术员每月检查一次设备技术台帐填写情况。 档案管理 ⑪ 各种档案按有关要求装订成册,装入专用档案盒内,专柜存放。 ⑫ 设备档案管理(对变电站不安装的设备不作要求) ① 变电站设备档案资料按单元划分,档案编号顺序依次为主变、母线、主变各侧、进出线、电力电容器、消弧线圈、站用变、直流、地网及避雷针单元、防误闭锁单元等。 采用微机化管理时,应定期检查并备份。 ② 单元档案中应有下列资料目录、技术档案、大修报告、其它需长期保存的资料。 ③ 单元设备技术档案应有下列内容: 29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主变、中性点隔离开关、避雷器、间隙电流互感器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母线、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 、避雷器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电力电容器、电抗器、隔离开关。 电力电缆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消弧线圈、接地变、隔离开关、电力电缆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目录、单元一次接线图、站用变、跌落保险、避雷器 、电力电缆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目录、直流系统图、蓄电池、充电装置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避雷针单元:目录。 避雷针平面布置图、地网避雷针技术档案及运行记事。 ④ 每项大修、技改工程结束后,技术员要将变动部分及时补充修改。 ⑬ 原始资料档案应有内容:目录、设备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 30 等。 ⑭ 运行资料档案应有内容:目录、需要保存的各种运行记录、工作票、操作票等。 ⑮ 综合资料档案应包括国网、省公司、分公司颁布的规程。 反措;继电保护定值单、新设备投运批准书、设备定 级表、预防性试验报告、个人资料、各类技术考核资料等。 变电站图纸管理 ⑪ 变电站图纸应按卷册名称分类。 ⑫ 图纸资料档案应有内容:目录、土建、电气一、二次竣工图、地下隐蔽工程图、电缆敷设走向图、控制回路图、继电保护、远动及自动装置原理及展开图、信号回路图、交直流回路图、事故照明回路图。 ⑬ 设备变动后。 施工单位应按技术要求及时修改站内图纸,并要求改动人签名。 ⑭ 图纸应准确、完整、齐全。 ⑮ 施工人员或上级单位借用图纸时,应经站长或技术员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⑯ 由于检修、保护等单位在设备大修后,已改动的图纸,应 要求改动人员签名;由施工单位生产负责人对图纸改动部分进行核对,签名盖章。 ⑰ 由于施工单位造成图纸与现场不符,应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修改。 变电站大事记的填写 31 ⑪ 由站长填写。 ⑫ 应记入的内容:本站投产情况;历任站长、技术员变更情况;扩建及主设备更换情况;安全记录及所发生事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