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车站班组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

定。 在实际操作中,各车间(站)也没有对安全自控型小组长职责作相应的规定,存在“重工班,轻小组”现象。 这样一来,安全自控型小组长们失去了主动管理的积极性,甚至认为自身“名不正,严不顺”,对参与班组管理缺乏主动性, 从而班组管理往往靠工班长一人“单打独战”,管理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出来。 三是班组长的“责、权、利”没有充分体现。 “责”,就是班组长要对班组的安全生产,班组管理负起责任,认真履行班组长的职责。 “利”待遇、津贴高于一般职工,各种培训、学习、疗休养机会多于组员。 但在实施班组管理时所能行使的“权”就显的底气不足。 以分配权为例,现行的奖金分配大多数就到车间一级,班组基本无权过问,甚至有的车间班组的奖惩建议权也名存实亡。 (四)班组长选拔任用考核机制不活,自主管理缺乏核心凝聚力。 是否把品质好、业务精、年纪轻、会管理的职工 选进班组长队伍是班组管理质量好坏的关键,调研发现,多数车间(站)并没有真正执行好班组长选拔、任用程序,而是以岗定职,结果形成了一些所谓的劳动模范型班组长,工作固然干的不错,但是缺乏管理经验和激情。 不少班组长被选拔到管理岗位后,对如何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没有思路,缺乏信心,不敢大胆管理,认为只要职工不惹麻烦、不出乱子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通过严格管理而得罪人,弄得不好,位子难保。 遇到职工反映的棘手问题,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致使职工的问题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一定意义上,造成了班组管理有形无魂,没有凝聚力, 提高管理水平更无从谈起。 在班组长考核方面,现行的一年一次考核时间跨度太长,若上年度被评为三级班组,则次年一年班组长只能享受三级标准津贴,上下浮动不明显,不利于新调整班组长的积极性。 (五)班组建设交流平台不多,自主管理缺乏信息共享。 调研中我们普遍感到,各个地区或部门都有一些好的做法或值得推广的经验,但是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很少有机会在全站推广介绍,车站各类会议交流不少,但是针对基础管理工作而开展的交流平台却不多,形式不活,班组长遇到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也没能通过正规的信息渠道在其他班组长中沟通和掌握,仅靠 一年一次的班组长培训班,远不能满足班组长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 三、研究对策 针对制约班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的五个方面因素,要提升班组自主管理水平,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职工自主管理的意识,营造班组自主管理氛围, 企业要搞好生产,取得满意的经济效果,必须从班组做起,给予班组自主管理高度的重视,车站要通过各种形式、方法、渠道,帮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路局直管站段和车间(站)整合后,给班组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班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例如:可以通过标语、横幅或 会议、学习形式的宣传,逐步让班组自主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信心。 对管理层,可以在班组长、班组骨干以及管理干部中开办班组管理知识讲座、团队精神训练等,把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全站开展“班组自主管理活动月”活动,若短期内尚不能全面实现班组自主管理的车间或地区,可以先选塑一些基础较好的班组成立班组自主管理示范区等等,由点及面,逐步推进。 让各级管理者知晓实现自主管理并不复杂,它是一种可实现、能实现、见效快的管理方法,实现自主管理将会对安全生产产生实实在在的保障作用; 对一线职工,大力营造“站兴我荣,站 衰我耻”的主人翁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