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锚杆桩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度,缩短工期。 ③机械配置 现场布置钻孔桩机, CFG 桩设备、静压桩机等。 专人负责设备 的维修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第四节 劳动力安排 劳动力需要量见下表: 详见《劳动力计划表》 注:施工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施工进度情况,对于出现进度滞后的情况时,立即采取加班或增加人员、机械等措施 第六章 施工机械设备 本工程所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详见《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第七章 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1 测量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移交的坐标控制点、水准点设立施工基线、辅助基线、基线控制网。 放线前对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确保无误后方可使用。 做好标桩的永久标志,埋设牢固,标 志明显清晰。 测点设置在不受干扰、牢固可靠、通视好的地方。 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应检验与校正,平面测距量距允许误差:小于 200m 时为177。 1/ 5000; 200~500m 时为177。 1/ 10000; 500~1000m 时为:177。 1/20xx0。 配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测距及测角、 J2 经纬仪测角,方向角闭合差不超过177。 40 n (n 为测站数 )。 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为177。 12 L mm(L为水准线长度 ),采用精度不低于 水准仪进行一组往返测回。 测量内业外 业工作都要做到校核、复测。 2 主要施工技术工艺 灌注桩 成孔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工艺 1. 机械就位、护筒埋设 施工场地平整处理,保证旋挖钻机底座场地应平整、夯实,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 桩位确定后,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并以四个控制桩为基准进行埋设护筒。 护筒埋设:护筒由厚度4- 6mm 钢板制成,护筒直径比桩基孔径大 100- 150mm,每节护筒长度 ,护筒至少高出地面 、泥水流入孔内。 旋挖钻机在埋设护筒时,应由人工进行辅助配合,护筒埋设利用旋挖 机的钻斗挤压作用做相应的调整。 2. 泥浆调制 因钻机施工中泥浆可以防止孔壁坍塌、抑制地下水、悬浮钻渣等作用,为此泥浆是保证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基岩土中又夹有粉砂土层、亚砂层,地面水位较高的特点,调制出良好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尤为重要。 泥浆相对密度: - ,粘度: 18- 22s,砂率 ≤4%,泥皮厚度:< 2mm, PH 值:大于 孔后灌注砼时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泥浆对孔壁的撑护作用,避 免发生施工事故。 3. 钻孔施工 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 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杆垂直度,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 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 钻机施工过程中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保证孔壁稳定性。 通过钻斗的旋转 、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4. 改善钻斗护壁能力 旋挖钻机施工初期,提升料筒时,发现提升力显著增大,有孔壁颈缩现象。 经过详细分析,由于筒式钻斗完全无护壁作用,在提升钻斗时,其下部产生较大负压力作用,致使产生 “吸钻 ”现象,从而造成孔壁颈缩现象。 因此,必须对筒式钻斗 进行改进。 在筒壁上加焊 4 块双曲面护壁钢板(或增设导流槽),两两对称布置,为防止升降时碰怀孔壁,钻头旋转时双曲面护壁钢板直径小于孔径 实践得知,改善后的钻斗在提升过程中液压系统压力显著减小,钻孔颈缩现象得到改善。 5. 控制钻斗钻进、提升速度 ( 1) 旋挖钻机钻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进尺度较大,造成埋钻事故。 ( 2) 若钻机升降钻斗时速度过快,钻斗外壁和孔壁之间的泥浆冲刷孔壁,再加上钻斗下部产生较大负压作用,造成孔壁颈缩、坍塌 现象。 所以钻斗提升时应严格控制其速度,经现场实践得知,钻 斗升降速度保持在 - ,其升降速度应更加缓慢。 6 钻进施工时出现卡埋钻的控制措施 卡埋钻是旋挖钻机最易发生的施工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预防。 当钻机施工时出现卡埋钻现象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进行处理施工事故。 处理卡埋钻的方法如下: ( 1) 直接起吊法:采用吊车直接向上起吊即可。 ( 2) 钻斗周围疏通法:即用水下切割或反循环等方法,清理钻筒周围沉渣,然后起吊即可。 7 施工注意事项 ( 1) 由于钻机设备较重,施工场地必须平整、宽敞,并有 一定硬度,避免钻机发生沉陷。 ( 2) 钻机施工中检查钻斗,发现侧齿磨怀,钻斗封闭不严时必须及时整修。 ( 3) 泥浆初次注入时,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入浆,避免泥浆沿着护筒壁冲刷其底部,致使护筒底部土质松散。 ( 4) 因粘土层中钻进过深易造成颈缩现象,在钻机施工时应严格一次钻进深度。 ( 5) 钢筋笼或探孔器向孔内放置时,应由吊车吊起,将其垂直、稳定放入孔内,避免碰坏孔壁,使孔壁坍塌,在砼浇筑时出现废桩事 故。 ( 6) 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必须检测清孔后灌注砼时泥浆性能指标,确保泥浆对孔壁的撑护作用。 ( 7) 其他施工 工艺事项,应严格按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8 旋挖钻机 TRM140 型成孔优点 ( 1) 因该钻机操作由全液压系统控制,能保证桩基垂直度、孔位、孔深、沉淀厚度等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 2) 该钻机适用不同地质情况,成孔效率高,约 6h 左右即可成孔, 1 天成孔 34 个,是该桥回旋钻机成孔的 56 倍,因此使用于工期要求紧的工程项目。 ( 3) 孔壁稳定性好,成孔后清孔彻底,施工进度快。 ( 4) 施工噪音低,不污染环境,使用于环境保护要求高的施工地区。 灌注工艺: ①灌注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混凝土先 装在料斗内,经过导管在自重的作用下落至管口,再由管口向四周扩散,导管始终插入混凝土中,管外混凝土面不断抬高,并将泥浆压出孔外。 ②当导管埋入混凝土达到一定深度后,再从上部卸去一定长度的导管,并继续灌注,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混凝土达到设计标高。 灌注桩施工规则 : ①成孔 Ⅰ .钻机按轴线桩位准确对孔后,要求钻机架水平稳固、垂直, 底座需用水平尺测量,钻杆要用垂线从两个方向目测垂直度,以保证钻孔垂直度符合设计规范,复测无误后方可开钻。 Ⅱ .成孔要求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并有钻头直径来加以保证 Ⅲ .成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必须正确丈量,同时根据孔中所测高程辅以测绳丈量,以确保深度达到要求。 Ⅳ .孔底沉渣厚度在清孔后必须小于规范要求,不大于设计要求。 ②灌注桩钢筋笼制作 Ⅰ .钢筋笼制作:整理钢筋尺寸,不规则或有裂头的应截掉,弯曲的应调直,按设计要求的间距用标准支模正确排列焊接。 Ⅱ .钢筋笼制作要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执行,单面搭接焊Ⅱ级钢 10D,进场钢材必须附质保书,按规范要求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Ⅲ .该钻孔桩钢筋笼较长,一般均需分段制作,吊装焊接主筋采用绑扎点焊,要求相对垂直,焊缝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Ⅳ .钢筋笼制作及 分段焊接时,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得大于主筋数的 50%,相邻两个接头的间距不得小于 35D。 Ⅴ .为了使主筋保护层分布均匀,钢筋笼环周必须设置砼保护块(直径 60MM),每隔 2 米设置 1 组。 Ⅵ .钢筋笼安置时,其顶底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得大于177。 50MM。 Ⅷ .钢筋笼制作要求 主筋间距偏差值允许177。 10MM。 箍筋间距偏差为177。 20MM。 笼直径偏差为177。 10MM。 钢筋笼长度偏差为177。 50MM。 主筋砼保护层偏差为177。 20MM。 Ⅸ .灌注要求: - 为宜。 ,导 管下端距孔底控制在 - 米。 ,导管应埋入混凝土下面的长度不得少于 ,在起拔导管或做反插振捣前,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以保证导管不被拔出混凝土面。 ,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 1-。 ,中间节为 ,下端节为 4M,漏斗下沉管为1M,接管应采用法兰盘加橡皮垫圈,制作时内径一致,连接必须拧紧,不得漏气,内壁光滑。 (或孔内)水位之上,并用钢丝绳吊好。 ,不得中断,确保桩身质量的完整 性,为保证设计桩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有一定盈余量。 ,在较弱土层及顶部位应经常反插,以确保桩顶砼强度。 水下灌注混凝土坍落度必须控制在 18- 22CM,不得大于 22CM,不小于 18CM,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本司按照建设单位招标要求,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规格为水下 C40 及 C50,混凝土配合比由混凝土公司提供,进场附质保资料。 桩施工工艺及 质量保证措施 :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 1 工艺流程: 预留桩孔→预留锚杆孔→埋设锚杆→就位压桩机 →压桩→接桩→压桩→焊桩帽钢筋 →封桩 2 预留压桩孔:已由主体施工单位完成。 3 预留锚杆孔:已由主体施工单位完成。 4 埋设锚杆:已由主体施工单位完成。 5 就位压桩架: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桩架垂直稳定,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6 压桩:桩入土一个行程,再使桩稳定垂直,可用线坠,双向校正,垂直度偏差不得超 %。 7 接桩: 采用焊接接桩时,预制桩表面埋件清理干净,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缝应连续满焊。 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10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 1%桩。静压锚杆桩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