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业后的两年结束,主要包括:生源审核;就业计划拟定;供需信息发布、收集、整理;毕业生推荐;就业市场(招聘会)组织;就业指导、咨询、帮扶;就业率统计;毕业派遣;户口迁移;档 案转递;后期就业手续办理等常规而有序的工作。 为正确高效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规范要求如下: 一、生源审核 每届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在其毕业一年的 3 月份开始, 10 月份上报并接受教育厅审核。 (一)工作程序 招生就业办公室向教务处收集次年毕业生信息。 招生就业办公室将收集到的信息按“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按系和专业打印出名册,并发至学院各系。 由各系将名册按班级组织学生核对。 对名册上有登录而班级中实际不存在的学生名单进行删除;对班级中实际存在而名册上没 有登录的学生名单进行添加;对添加的学生名单除补充完整所有相关的信息外,必须在备注栏内注明学籍异动的时间和类型。 然后按规定时间交至招生就业办公室。 招生就业办公室对各系核对后的名册进行审查修改,并向教务处索取、备齐所有学籍异动的相关文件,再发回至各系。 各系对修改后的名册认真进行第二次核对,确定无误后再交回招生就业办公室。 招生就业办公室将经过二次审核无误的学生名册汇总、整理后,上报教育厅进行审查。 教育厅审查通过后,由招生就业办公室将毕业生资源正式发布。 (二)规范要求 生源审核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此后的就业统计、派遣工作等都要以生源审核结果为基准。 所以,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该项工作。 生源审核一般要核对的项目有: 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培养方式 (我学院培养方式为并轨,学生无需核对该项目)、 学制、生源地区 〔具体到县市级,行政区划重新调整的,按调整后的填写,格式为 省市县(市) ,如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如果生源地区是地级市如扬州市,请填江苏省扬州市,而不是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不需要具体到区)〕等。 扩展项 1 中的代码是录取卷宗号,录取卷宗号由招生就业办公室核对,不 需学生核对。 确保信息准确,一个不能多也一个不能少。 若漏报,学生则不但拿不到推荐表、协议书,而且即使与某一单位签订了协议,也不能派遣,因为省教育厅的数据库里缺少此同学的信息,无法打印出报到证;若多报,则属于重大责任事故,要追究事故责任。 两次核对后,要确保核对的项目一个不错。 否则,用人单位可能不接收。 名册中 删除或保留某学生信息的标准 是 毕业年度是否要派遣 ,如果需要派遣 ,即使在我们核对时此同学休学也得计入其中 ,无需告知休学。 为了提高修改工作的正确率,修改部分请用红色笔,签名部分用蓝色笔以示区别。 名册中凡去除的学生信息,要将整条信息删除。 二、供需信息发布、收集、整理 (一)毕业生资源信息对外发布 资源信息对外发布的方式有两种:毕业生资源的宣传传单;学院及就业网站。 每年 3 月上旬,学院将最新的毕业生专业的介绍(包含专业名称、专业方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特色、主干课程、就业范围、学制)及需要寄发的用人单位(包含单位名称、单位地址、邮编)一并发布至招生就业办公室信箱(逾期不报视为无变动)。 在 3 月中旬,招生就业办公 室对所有材料整理后在学院办公系统“公告”中发布,各系进行核对确认,如有修改,学院将改动过的材料再次发送至招生就业办公室信箱。 在 3 月底前,宣传材料最后定稿,招生就业办公室交付印刷, 4 月份以后在就业网“专业介绍”和“毕业生信息”栏目发布。 招生就业办公室根据学院要求和市场定位,拟定寄发单位并打印信封,随同征求需求信息回函寄发到用人单位。 同时,在 10 月中旬后,校企交流会高峰期间,向各企事业单位发送。 另外,按毕业生总数的 1/3 配发给各系,以便各系接待用人单位及组织市场时使用。 (二)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 发布 招生就业办公室和各系共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 招生就业办公室收集和发布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 1)将直接收到和从网络或报纸收集到的招聘信息发布至就业网“企业招聘信息”栏; ( 2)将从相关渠道获取的就业政策、就业动态发布至就业网“公告栏”; ( 3)将校内、外招聘活动和市场信息发布至就业网“招聘会信息”栏; ( 4)将招聘信息、校内外招聘活动、就业政策、动态及就业指导、服务等定期发布至各校区就业橱窗(一般每周更换 1~ 2 次); 各系具体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每天需浏览就业网,将适合本院 学生的最新就业信息及就业政策等及时向学生发布,确保信息传递的迅速、正确; 三、 毕业生推荐 毕业生一律使用江苏省教育厅印制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和《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推荐表、协议书都有编号 ,同时配套使用,学院在发放时做好编号登记),每年 11 月份由招生就业办公室统一发放。 (一)《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