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讲义(全内容摘要:
各种计划的工具,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和完成程度的重要标准,是控制的工具。 第三节 目标管理 本节考点: ( 1)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2)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 3)目标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一、目标管 理的概念和特点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员工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并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来检查和评价目标达到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让各层次、各部门、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方向、考评方式,促进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目标管理的基 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计划阶段 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组织整体目标。 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 领导必须根据组织的使命 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讨论研究。 总目标制定后,要重新审查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进行调整,做出若干改变,以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在制定分目标时应注意: ① 由责任人参与协商分解组织目标,以明确确定和认可个人的职责; ② 目标应具体、可测量、有时间规定,便于考核; ③ 目标方向正确,目标值恰当,既切合实际又有挑战性。 第 11 页 上下级就实现目标所需条件及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并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权力。 双方协 商后,由下级写成书面协议。 (二)执行阶段 根据各级目标需要,加强目标实施过程各环节的指导,帮助解决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对人、财、物、信息、技术等作横向协调,合理使用,为目标管 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刨造条件。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掌握目标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偏差,实施对应处理。 (三)检查评价 预定期限达到后,对照目标项目及目标值及时检查评价。 按照协 商好的目标成果及奖惩条件,对目标责任单位、部门及个人实施奖励和处罚, 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对目标管理中的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再次制定下一轮目标,开始新的循环。 三、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一)应用实例 某医院护理部实行护理目标管理,其管理目标之一是 “ 使护理人员正确给药的服务质量达到 100%”。 第一阶段:目标制订阶段 护理部通过对本医院给药情况的调查,获得不正确给药事件情况,提出本年度目标之一 “ 护理人员正确给药的服 务质量达到 100%”。 “ 医院护理技术质量控制及评定小组 ” 小组成立后,经反复的研究讨论,正式制定出全院年度的护理总目标之一是 “ 一年内护理人员正确给药的技术达到 100%”。 各科室护士长、病房护士长及全体护士共同商定,根据总目标制定科室和个人目标,明确责任范围,完成期限及奖惩措施等。 科室及个人目标确定了以后,就各级目标完成后的奖惩事宜签订书面协议。 第二阶段:目标实施阶段 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自觉地、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 控制和自我管理。 第三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 实际活动计划执行后,通过各种评价检查目标达成情况,并及时反馈进展和问题,以促进改革和提高。 按考核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奖惩,并将奖惩结果同护士的职务、晋升及进修学习结合起来。 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再次制定下一轮目标,开始新的循环。 (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实施目标管理前,应向各级护理人员进行有关目标管理的知识教育,有利于统一认识,更好地搞好目标管理。 、 恰当 护理部制定护理目标时,应注意: ① 目标数目不宜太多,但应包括主要的工作特征;② 目标应数量化或具体化以便于考核; ③ 目标应具有挑战性,显示优先性,促进个人和职业上的成长。 在制定好目标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指导及管理体系,使护理管理中的各层管理目标一致,并指导基层护理管理者做好目标管理。 各级管理者应将目标层层分解,适当授权,做到权责一致。 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层层 第 12 页 把关,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支持。 第四节 时间管理 本节考点: ( 1)时间管理的概念和 基本程序 ( 2)时间管理的方法 ( 3)时间管理的策略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程序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 时间管理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分配,以保证重要工作的顺利完成,并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变化。 (二)时间管理的 基本程序 包括评估时间利用情况、评估管理者浪费时间的情况以及评估个人的最佳工作时间。 ① 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及重点; ② 选择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与策略; ③ 列出时间安排表。 实施时间计划时应注意: ① 集中精力; ② 学会 “ 一次性处理 ” 或 “ 即时处理 ” ; ③ 关注他人时间; ④ 有效控制干扰; ⑤ 提高沟通技巧; ⑥ 处理好书面工作。 应评价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效,活动主次是否分明,有无时间浪费情况。 二、时间管理的方法 (一) ABC时间管理法 由美国管理学家莱金( Lakein)提出,他建议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每个人都需要确定今后 5年、今后半年及现阶段要达到的目标。 人们应该将其各阶段目标分为 ABC三个等级, A级为最重要且必须完成的目标, B级为较重要很想完成的目标。 C级为不太重要可以暂时搁置的目标。 ABC时间管理的步骤如下: 每日工作前列出 “ 日工作清单 ”。 对 “ 日工作清单 ” 分类。 根据工作的重要性、紧急程度确定 ABC顺序。 按 ABC级别顺序定出工作日程表及时间分配情况。 集中精力完成 A类工作,效果满意,再转向 B类工作。 对于 C类工作,在时间精力充沛的情况下,可自己完成,但应大胆减少 C类工作,尽可能委派他人执行,以节省时间。 每一事件消耗的时间。 工作结束时评价 时间应用情况,以不断提高自己有效利用时间的技能。 (二)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事情分成 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按重要性排序,另一方面是按紧迫性排序, 然后把所有事情纳人四个象限,按照四个象限的顺序灵活而有序地安排工作。 习题 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我们划分利用时间的基本依据 : C C. 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记录统计法 通过记录和总结每日的时间消耗情况,以判断时间耗费的整体情况和浪费状况,分析时间浪费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节约时间。 (四)拟定时间进度表 第 13 页 (五)区域管理法 三、时间管理的策略 、标准化及定量化 可以 30分钟为一时间单位,详细记录每日时间消耗过程。 管理者要将自己的活动时间分类,并对每项工作按先后顺序及 重要程度确定具体时间,并严格遵守。 可根据体力和精力状况安排工作内容,充分利用自己的最佳时间。 管理者安排时间表时,应将重要事件安排在无干扰时处理,集中完成,减少时间的浪费。 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确,有很多事情不能亲历亲为,通过适当授权他人可增加自己的工作时间。 护理管理者必须学会拒绝干扰自己正常工作的事,拒绝承担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责任, 以保证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 管理者选择好的助手 会减少管理的麻烦,节省时间、精力及体力。 第五节 决策 本节考点: ( 1)决策的概念、类型 ( 2)决策的步骤 ( 3)团体决策 一、决策的概念、类型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从确定行动目标到拟定、论证、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整个活动过程。 (二)决策的类型 ( 1) 战略决策:指与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战略性,解决的是 “ 干什么 ” 的问题。 ( 2) 战术决策: 为完成 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组织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具体的行动方案,解决的是 “ 如何做 ” 的问题。 ( 1) 程序化决策: 又称 常规决策 ,是指对经常出现的活动的决策。 ( 2) 非程序化决策: 又称 非常规决策 ,一般指涉及面广、偶然性大、不定因素多、无先例可循、无既定程序可依的决策。 可分为 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以及风险型决策。 可分为 个人决策 与 团体决策。 习题 按照决策的重复性可以把决策划分为 : B 为与战术决策 在一个医疗机构内部,医院根据总体的发展要求制定的具有长远期,重大问题的决策为 : E 策 第 14 页 战略决策的划分依据为 : E 与战略决策对应的决策为 : B 二、决策的步骤 确立问题是决策的前提,是确定目标的基础。 确立问题首先要识别问题 ,领导者识别问题的关键是将事情现状与标准进行比较。 目标是决策的方向,管理者确定了要解决的问题,就要针对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确定后,可依据价值准则来对目标进行判定。 常用的价值指标有三类: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决策目标明确以后,就应拟定能够达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 多方案比较是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 方案拟定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经验,二是创造。 方案评估是对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以便挑选最有效、最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有: ① 方案 实施的可行性; ② 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 ③ 方案实施的风险性。 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由组织决策者选出或归纳出 “ 满意 ” 方案。 “ 满意 ” 的决策应当符合三个标准: ① 全局性标准; ② 适宜性标准; ③ 经济性标准。 挑选方案的方法: ① 经验判断法; ② 研究和分析; ③ 模拟实验法。 方案实施是将决策意图传递给有关人员并得到他们采取行动承诺的过程。 方案执行后,应根据决策目标,检查所实施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信息和积累经验。 三、团体决策 (一 )团体决策的概念 团体决策是指由两个人以上的群体完成的决策方式。 在群体决策过程中,领导者虽然仍处于中枢地位,但他们只是决策中的一个角色,任何决策的有效性都受到决策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制约。 (二)团体决策的方法 又称思维共振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一种简单方法。 原则是鼓励一切有创见的思想,禁止任何批评。 是指参加集体决策的成员面对面地接触,全部意见提出来之前,成员之间不进行讨论,所有方案都提出之后,再进行讨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 又称专家意见法,该法要求参加决策的成员都是专家或内行。 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改善群体决策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 组织工作 第一节 组织工作概述 本节考点: ( 1)组织概念与类型 ( 2)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组织的概念与类型 (一)组织的概念 第 15 页 管理学中的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目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多层次、多岗位以及具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它是职、责、权、利四位一体的机构。 组织包含了三种含义: ① 组织有共同的目标; ②组织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协作; ③ 组织有相应的权力 和责任。 (二) 组织的类型 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按一定程序建立、具有明确职责和协作关系的群体。护理管理学讲义(全
相关推荐
1 护士长上午不外出,其他时问外出时,向值班护士通报去向。 (四)护士长工作要求 熟知病房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运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 有年护理管理目标及上作计划、季度护理工作安排、月护理 _工作重点与小结、周计划,按时完成,有记录。 按时出席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落实,有记录。 指导疑难、危重病人护理。 掌握危重病人的病情。 组织危重病人的抢救。 晨会提问每周 2次
理 、 病区管理、护理文书 、 健康教育 、 出院指导 质量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规范病区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 对临床科室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要求整改,并进一步规范,先进科室试点,优秀科室奖励。 四、 制度建设方面继续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狠抓落实,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定期质量检查:护理质管会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
二、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 护理管理要提高管理效率,必须重视影响护理管理的各种因素。 护理管理作为一个过程,受到医院内外政策、服务对象、护理人员和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管理者本身条件的影响。 ㈠护理管理的 一般环境 幻灯 、 讲解 、 举例40 分钟 幻灯、讲解、举例40 分钟 提问:为什么需要学习护理管理学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 制表时间: 2020 年 8 月 4
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免患者自伤或伤及他人。 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24 小时设专人陪护。 如果患者出现过激行为时,应立即通知保卫科或相关部门协助处理,并考虑对患者采取躯体束缚,以防发生意外。 协助医生请专科会诊。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程序 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立即平卧,遵医 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mg
培训经历、5年以上护理经验、3年护理管理经验、交际和沟通能力等。 护士长职责: 评价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为下属提供工作指南和对日常护理服务活动进行 监督;协调配合其他健康专业人员的医疗服务;负责本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的招收选拔和 保留、工作安排和排版、护理人员的资格认证和培训、教育和继续专业发展;评价本护理 单元护理人员的绩效;参与所在单元的监督管理和科研活动、教学管理等。 资格:国家注册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