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申报书内容摘要:

民普遍文化程度低,通过参与公司培训学习,掌握了如何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茶叶加工,部分农民还学会了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学习农技知识。 与主要目标市场的衔接模式 公司通过设立直销店、直销点,招募代理商,电商 平台, 与主要目标市场进行衔接。 实施主体及其基本情况分析 项目实施公司在开阳县基地投资 4991 万元,已累计完成投资 3600 万元,建有茶园 5000 余亩,投产茶园 1500 余亩,销售额 240 余万元。 公司现有职工 56 人,公司技术人员 10 人,硕士研究生 3 人,博士研究生 1名。 公司将紧紧依托该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及交通优势,以“绿色、生态”为支撑,围绕“品富硒茶、游农 家、购特产”为主题,大力发展茶园观光,着力打造贵阳市开阳县市郊休闲避暑胜地,做大做强茶产业和茶文化。 (二)项目点招商引资情况 项目点目前仍属贵州有限公司自行投资建设,尚未进行招商引资。 9 (三)品牌创建及营销打算 品牌创建 公司注册商标为“”,正在着力打造本土富硒特色品牌, 2020年 8 月参加了国际绿茶博览会,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于 *****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 打开了我公司绿茶广阔的销路与市场前景。 营销打算 利用富硒特色产品的优势,首先立足贵阳市场,按照目前产能和规模,做好精品 茶,优质茶。 然后在满足本地市场的前提下,通过网络销售,招募加盟商、经销商等方式进一步打开省内外其他城市的市场,实现产业发展最大效益。 四、组织和技术措施 (一) 组织领导措施 开阳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该项目十分重视,要求公司从项目立项到完成,每季度向县茶办及相关部门报告项目进度,并作书面总结。 在项目实施中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内容,县茶办报告县委宣传部联系媒体进行报道。 公司为该项目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亲自抓项目实施。 成员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园区负责人,生产车间负责人以及公司 植保员、质量安全员、技术员等组成,实行联合监管。 按照各自岗位分别签订责任书,执行奖惩制度。 省农委农经处处长王丽军指导项目实施,聘请省茶科所专家组成项目技术顾问小组,定期前来指导项目实施工作。 邀请贵阳市农业委员会指导督促项目实施,开阳县农业 10 局和镇农业中心技术人员长期指导田间管理,生产加工等各流程。 (二)资金使用管理措施 加强项目管理,贯彻执行“先建后补、审验兑付”的要求,建立专帐,有专门财务人员负责。 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进行经费的预算、开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和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严格落实“四制”等措施, 并保证资金投入足额到位,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资金独立核算,专项支出。 项目资金支出严格按经办人报告 —— 办公室签章 —— 总经理签字 —— 法人代表签字 —— 财务部审核支出的流程进行。 与项目相关的所有票据、资料归档。 (三)技术保障措施 项目严格执行《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规范》,以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指导项目建设及基地生产。 技术依托单位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是贵州唯一的省级茶叶研究机构,隶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始建于 1939 年 9 月,是公益类独立科研事业单位。 目前茶树资源育 种、生态栽培、分子生物与病虫防控、制茶四个研究室和一个中心实验室。 可开展茶学基础、茶叶生理化及科技成果转化开发等研究。 现有职工 90 人,其中博士 3人,硕士 9 人,大学本科 19 人;正高级职称 2 人,副高级职称8 人,中级职称 14 人,初级职称 12 人;科技部“西部之光”访问学着 1 人,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后备人才 1 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1 人。 实施主体技术状况 11 公司现有职工 56 人,公司技术人员 10 人,硕士研究生 3人,博士研究生 1 名。 同时聘请 县茶办高级农艺师作为指导老师,长期对公司员工及当地农户进行技术 指导。 项目还将采取“带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技术骨干分批带到省内外进行学习培训,并从浙江、福建等地邀请专家前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 严格执行无公害茶叶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技术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茶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生产。 主要措施如下: ( 1)农药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