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介入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内容摘要:

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天。 3)严格实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由台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我院医疗废物专职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资料保存 5 年。 4)医疗废物转运出去后,及时对贮存点、设施进行消毒、清洁处理,即每日废物转运后用含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喷酒消毒,半小时后清扫冲洗。 5)放射性废物按时间顺序有规律地集中存入废源室≥ 10个半衰 期后,方可按本规定处置。 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1)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2)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工作时应戴防护手套、口罩、穿工作衣裤等防护用品。 遇 SARS 时,按 SARS相关要求执行。 3)运送人员每年体检 1 次。 介入诊疗护理 工作制度 1. 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 进入 导管 室的 工作 人员必须遵守 导管 室各项规章制度。 按规定更换 导管 室所备衣、裤、口罩、帽、 鞋 , 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 保持 导管 室 安静,做好导管室的清洁、消毒、隔离工作,和院感管理工作, 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并有记录。 、重、危病人的抢救,准确、及时传递术中所需药品、器材。 做好介入诊疗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5. 各种药品、医疗器械、物品标签清 晰、 定点、定位、分类放置、专人保管、 及 时 出入库和 整理补充,保持清洁有序,用后放回原处 ,定期检修保养并记录。 按要求做毁形处理 后分类密封包装 ,由专门机构统一 回收 焚烧处理。 室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经 科主任 同意,办理借用手续,并及时索回。 导管室护士职责 在护理部主任(门诊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负责日常导管室内管理。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 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严格执行 “三查七对 ”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接诊介入治疗病人,校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名称、各种药物试验结果、皮肤准备情况。 重危病人和特殊治疗经测心率、呼吸、血压和心电监护。 术前引导病人卧于 检查床,术后协助搬送病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守 “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督促无菌操作,并作好记录。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术中巡视观察病人血压,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作好抢 救工作。 每日清点各种药品、抢救器械,发现缺少、故障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介入治疗前铺好床单、枕头,准备好手术包、手术器械,术后及时清理房间,物归原处,做好房间消毒。 指导工人搞好卫生,垃圾分类处理。 DSA 室 工作人员 岗位职责 l、在科主任领导 下,导管室内机器(附属设施)、器械(导管)等分别由技师和医师专人负责,分别做好机器和器械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导管室的正常和应急运转。 DSA 的三套人员(医师、技师和护师)均应相对固定,定期 轮转,确保其工作程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导管室医师应事先了解患者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时必须符合医疗规范。 护师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接患者时要携带病历、影像资料并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手术名称、术前准备、术中用药及有关用药的试验结果。 技师在造影前必须检 查确保机器(注射 器等)正常工作。 导管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以手术室标准进行消每隔离。 工作结束后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及时写好医嘱、制作影像图片和报告,技师复位机器和整理机房,护师清理、消毒器械,每天对导管室进行常规紫外线照射、消毒 30 分钟,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负责工作日志,定期小结交班,向科主任汇报。 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一、 目的 本预案主要是针对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完成相应的医学检查,保证正常的诊疗秩序,杜绝差错,提高服务 质量。 二、 总则 当出现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首先应由相应岗位上机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简单处置,内容包括:( 1)暂停检查;( 2)将患者转移至非工作区域;( 3)进行包括重新启动在内的简单故障排除方法。 同时应通知:( 1)当天备班科主任;( 2)住院总医师;( 3)相关技术组长;( 4)科室机修组。 如简单处置后,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则恢复检查流程;如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则进入突发故障处置流程。 三、 故障处置流程 本流程包括: 设备报修和故障排除环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