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有误,土样是否受压,根据情况决定土样废弃或降低级别使用。 采取的土试样应密封,密封可选用下列方法: 方法一、在钻孔取土器中取出土样时,先将上、下 两端各去掉约 20mm,再加上一块与土样截面面积相当的不透水圆片,然后浇灌蜡液至与容器端齐平,待蜡液凝固后扣上胶皮或塑料保护帽; 方法二:取出土样用配合适当的盒盖将两端盖严后,将所有接缝用纱布条蜡封封口。 方法三:采用方法一密封后,再用方法二密封。 对于软质岩石试样,应采用纱布条蜡封或黏胶带立即密封; 每个土样封蜡后均匀填贴标签,标签上下应与土样上下一致,并牢固的粘贴于容器外壁。 土样标签应记载下列内容: 工程名称或编号; 孔(井、槽、洞)号、岩土样编号、取样深度 、岩土试验名称、颜色和状态; 取样日期; 取样人姓名 ; 取土器型号、取样方法、回收率等。 试样标签记载应与现场钻探记录相符,取样的取土器型号、取样方法、回收率等应在现场记录中详细记载 采取的岩土试样 密封后应置于温度及湿度变化小的环境中, 不得 暴晒或冰冻。 土试样应直立放置,严禁倒放或平放。 运输 岩土试样 ,应采用专用土样箱包装, 试样 之间用软柔缓冲材料填实。 对易于振动液化、水分离析的 砂土试样 , 宜在现场或就近进行试验,并可采用冰冻法保存和运输。 岩土试样 采取之后至开始土工实验之间的储存时间,不易超过两周。 13 钻孔、探井、探槽和探洞回填 钻孔、探井、探槽和探洞 等勘探工作完成后,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适宜的材料分层回填。 回填 13 材料和方法可按表。 表 回填材料 回填方法 原土 每 直径 20mm左右的黏土球 均匀回填,每 ~ 水泥、膨润土( 4: 1)制成泥浆或水泥浆 泥浆泵送入孔底,逐步向上灌注 素混凝土 分层捣实 灰土 每 钻孔、探井、探槽 宜采用原土回填,并应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密度不宜小于天然土层。 需要时,应对探洞的洞口采取封堵处理。 临近堤防的钻孔应采用干黏土球回填,并应边回填边夯实;有套管护壁的钻孔应边拔起套管边回填;对隔水有特殊要求时,可用水泥浆或 4: 1水泥、膨润土浆液通过泥浆泵由孔底向上灌注回填。 特殊地质或特殊场地条件下的 钻孔、探井、探槽 和探洞的回填,应按勘探任务书的要求回填,并应符合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 14 勘探编录与成果 勘探现场记录 记录应在勘探 进行 过程中同时完成,记录内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过程两个部分。 现场岩土性质鉴别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G的规定,现场勘探记录可按本规程附录 H执行。 当同一回次中发生变层时,应分行填写,不得将若干回次或若干层合并一行记录。 现场记录的内容,不得事后追记或转抄,误写之处可用横线划去在旁边更正,不得在原处涂抹修改。 土 层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碎石土和卵砾石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颗粒级配、颗粒含量、颗粒粒径、磨圆度、颗粒排列及层理特征 ; 2)粗颗粒形状、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和起骨架作用状况; 3)充填物性质、湿度、充填程度及密实度; 砂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颜色、湿度、密实度; 2)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和矿物组成及层理特征; 3)黏性土的含量。 粉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4 1)颜色、湿度、密实度; 2) 包含物、颗粒级配 及层理特征; 3) 干强度、韧性、摇振反应、光泽反应。 黏性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颜色、湿度、状态; 2)包含物、结构及层理特征; 3)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填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填土的类别,可分为:素填 土、杂填土、冲填土、压密填土; 2)颜色、状态或密实度; 3)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均匀性; 4) 堆积时间、堆积方式。 对于特殊性岩土,除应描述相应土类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特征和层理特征。 、地质名称、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岩芯采取率、岩石质量指标 、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完整程度等; 、描述术语及记录均应符合国家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等标准的规定。 鉴定描述应以目测、手触方法为主,并辅以部分标准化、定量化的方法或仪器。 钻探过程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使用的钻进方法、钻具名称、规格、护壁方式等; 钻进的难易程度、进尺速度、操作手感、钻进参数变化情况; 孔内情况,应注意缩径、回淤、地下水位或冲洗液位及其变化等; 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编号、深度位置、取样工具名称规格、原位测试类型及其结果; 异常情况。 勘探成果 勘探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15 勘探现场记录; 岩土芯样、岩芯照片; 钻孔、探井(槽、洞)的柱状图、展开图等; 勘探点坐标、高程数据一览表。 勘探点应按要求保存岩土芯样,并可拍摄岩土 芯样的彩色照片,纳入勘探成果资料。 探井、探槽应按本规程附录 F绘制展开图、剖面图,并宜按本规程附录 J绘制现场钻孔柱状图。 钻探成果应有钻探(班)长、记录员及工程负责人或检查人签名。 说明: 表 9 野外鉴别干强度、摇振反应和韧性 鉴别方法 等级 特征、反应及特点 干 强 度 无或低干强度 仅用手压就碎 低干强度 用手指能压成粉末 中等干强度 要用相当大的压力才能将土样压得粉碎 高干强度 虽然用手指能压碎,但不能成粉末 干强度极高 不能在大拇指和坚硬 表面之间压碎 摇 振 反应 反应迅速 摇动时水很快从表面渗出(表面发亮),挤压时很快消失(表面发暗) 反应缓慢 需要用力敲打才能使水从表面渗出,且挤压时外表改变甚少。 无反应 看不出试样有什么变化 韧性试验 柔和软 在接近塑限含水量时,只能用很轻的压力滚搓,土条极易破碎,碎裂以后土条不能重塑成土团。 中等 在接近塑限含水量时,需要用中等压力滚搓,几寸长的土条能支持其自身的重量,并在碎裂后可以捏拢重塑成土团,但轻搓又碎裂。 很硬 在接近塑限含水量时,需要用相当大压力滚搓,几寸长的土条能支持 其自身的重量,在碎裂之后土条可以重塑呈土团。 光泽反应: 光泽反应是指用小刀切开稍湿的土,并用小刀抹土面,看土面是否呈现光泽。 可分为:有光泽和无光泽两种。 高液限的粘性土通常有光泽,而低液限粘性土(或粉质土) 通常无光泽反应。 粉土一般无光泽反应,黏性土一般为有光泽、稍有光泽。 摇振实验 :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土搓成小球,放在手掌上左右摇晃,并以另一只手振击该手,如土球表面有谁渗出并呈光泽,但用手捏土球时水分和光泽很快小事,称摇振反应。 干强度实验 :塑制一个立方体或球形的土样 ,在太阳下或空气中风干 ,也可以在不超 过 110℃ 的烘箱内烘干 ,用手指捏压的方法试验土的干强度。 如果土中有干的团块 ,有经验的人员也可以用以确定干强度而不必专门塑制土样。 韧性试验 :将土调成含水量略高于塑限、柔软而不黏手的土膏,在手掌中搓成约 3mm 土条,再搓成土团二次搓条,根据 16 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分为低韧性、中等韧性、和高韧性。 回次 :。 指在钻孔施工中 ,每一次将钻具下至孔底进行钻进直至钻进完毕将钻具从孔内全部提出地面 ,这样一个作业循环 ,称为一个回次。 表示动作的次数。 回次进尺 : 一个回次中钻头的进尺数称回次进尺 ,以长度表示 ,单位为米。 一个回次 所消耗的时间称回次时间 ,属生产时间。 回次进尺的大小表征着两重含义 ,即回次时间内纯钻进时间的长短;岩心钻探的回次进尺 ,取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和钻头的耐磨性。 致密完整地层 ,回次进尺可达到 9 米;钻进极为松散破碎的岩心 ,回次进尺被限制在 1~ 2 米之间;无岩心钻进 ,回次进尺可以达到几十米。 [1] 无量纲 : 是指没有单位的物理量。 它与单位制度无关。 附录 A 工程地质钻孔及钻具口径系列 表 A 工程地质钻孔及钻具口径系列 钻孔 口径 ( mm) 钻具规格( mm) 相应于DCDMA 标准 的级别 岩芯外管 岩芯内管 套管 钻 杆 绳索钻杆 D d D d D d D d D d 36 35 29 23 45 38 33 23 E 46 45 38 35 31 58 49 43 31 34 A 59 58 51 73 63 54 42 46 B 75 73 62 89 81 67 55 71 61 N 91 89 81 77 70 108 67 55 110 108 127 118 130 127 118 146 137 150 146 137 168 156 S 注: DCDMA规程为美国金钢石钻机制造者协会规程 普氏系数 : 1. 普氏系数又称岩石的坚固性系数、紧固系数,数值是岩石或土壤的单轴抗压强度极限的 1/100,记作 f,无量纲。 f=Sc/100,式中: Sc 的 计量单位 为 kg/cmamp。 sup2。 ,因此这种反映在组合作用下岩石破碎难易程度的指标比较贴近生产实际情况。 岩石 坚固性系数 f 表征的是岩石抵抗破碎的相对值。 因为岩石的抗压能力最强,故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极限的 1/10 作为岩石的 坚固 性系数 ,即 f=R/10 式中: R 是岩石的 单轴抗压强度 , MPa。 f 是个 无量纲 的值,它表明某种岩石的坚固性比致密的粘土坚固多少倍,因为致密粘土的抗压强度为 10MPa。 岩石 坚固性系数 的计算公式简洁明了, f 值可用于预计岩石抵抗破碎的能力及其钻掘以后的稳定性。 2 分级标准及分级 : 根据岩石的 坚固性系数 (f)可把岩石分成 10 级(见下表),等级越高的岩石越容易破碎。 为了方便使用 17 又在第 Ⅲ ,Ⅳ ,Ⅴ ,Ⅵ ,Ⅶ 级的中间加了半级。 考虑到生产中不会大量遇到抗压强度大于 200MPa 的岩石,故把凡是抗压强度大于 200MPa 的岩 石都归入 Ⅰ 级。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客观性质。 但它也还存在着一些缺点: (1) 岩石的坚固性虽概括了岩石的各种属性(如岩石的凿岩性、爆破性,稳定性等),但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属性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2) 普氏分级法采用实验室测定来代替现场测定,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因应力状态的改变而造成的坚固程度上的误差。 表 按坚固性系数对岩石可钻性分级表 岩石级别 坚固程度 代 表 性 岩 石 f Ⅰ 最坚固 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 20 Ⅱ 很坚固 很坚固 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 15 Ⅲ 坚 固 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 10 Ⅲ a 坚 固 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 黄铁矿 ,不坚固的花岗岩。 8 Ⅳ 比较坚固 一般的砂岩、铁矿石 6 Ⅳ a 比较坚固 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 5 Ⅴ 中等坚固 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 岩和石灰岩,软砾石。 4 Ⅴ a 中等坚固 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 3 Ⅵ 比较软 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 2 Ⅵ a 比较软 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 Ⅶ 软 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 1 Ⅶ a 软 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 Ⅷ 土 状 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 Ⅸ。建筑工程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相关推荐
有较大的出入。 根据外滩改扩建工程的实践,当未达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进行招标时,必须事先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切忌用一套类似图纸进行招标,否则既损害原有图纸所有者的利益,又 使工程的造价难以进行控制。 因此应尽快完善初步设计深度,补充尽可能详细的工程图和必要的文字说明,以达到工程招标的目的。 第二 , 用初步设计图纸进行招标时, 宜采用单价合同进行招标,并允许工程量进行调整。
、工作性质、督促作业人员带好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工具,每次班组活动都要作好详细记 录。 ,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经处理或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进入作业岗位。 ,建立安全自检、互检和专检制度,班组的经济承包方案、施工计划和双文明公约等要有安全指标的要求,贯彻“五同时“把安全指标和生产指标捆在一起考核。 七 .氧气瓶、乙炔气瓶管理制度 (气割)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的安全通道和预演情况等。 第四条 发生死亡事故时,施工单位应以最快的速度报告金寨县建设局;发生死亡 1 人(含1 人)以上事故、或情况不明的大规模的倒塌、坍塌事故时,金寨县建设局应在接到报告第一 时间赶赴现场,并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六安市建委报告,同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对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实行的淘汰。
签证”、“实际完成工作量结算”等方式计取收费。 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收费项目,由发包人、承包人另行议定。 本岩土工程费总额为 元(大写 ),合同生效后 3 天内,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预算工程费总额的 20%,计 元作为定金(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工程费)。 本合同生效后,发包人按下表约定分 次向承包人预付(或支付)工程费 ,发包人丌按时向承包人拨付工程费
......................................................................................................................... 7 六、安全保证措施 ..................................................................
业健康安全 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施 工 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 的 策划 进行 控制。 公司 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 公司 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 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确保 满足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的需要。 公司工程部组织 项目经理部按 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