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改革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办法,发挥教学管理平台对学员学习情况的统计功能,把任课教师的评价与系统评 价结合起来,不断改进网络教学,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二、 考核指标及其实施方法 (一) 评价等级和比例 考核总成绩由计算机系统评估和教师主观评估两部分组成,前者占 60%,后者占 40%。 学员的总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并且经过任课教师确认,该课程的学习才被认为通过。 单项指标考核的评分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等级制或者百分制,考核的总评分使用 5等级制:优、良、及格、不及格、无成绩。 (二)计算机 系统评估指标 12 上课次数:指学员点击课程的次数;点击次数必须达到平均每章学习内容一次或者一次以上为合格,达不到此标准 者为不合格。 上课时间:指学员进入平台后,点击该门课程后的累积学 习时间。 本指标必须达到每章点击一次以上,才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完成作业量:学员完成课 程布置的在线作业、自测题目的数量。 本项考核按照实际完成数量给分。 参与其他教学活动的次数:其他学习活动指讨论、问卷调查等非作业性的、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包括在线调查、课程讨论等。 本指标与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活动次数相关,按照实际参与次数给分。 学员反馈信息:学员反馈信息指课程统一规定的、学员必须完成的对网络系统、课程、任课教师、学习效果等方面 的评 价意见。 学员完成本指标的所有项目,本指标考核即为合格。 计算机测验成绩:指学员完成教师布置的、有客观标准的题目(例如选择题等)的实际成绩(按照做对的题目数量给分)。 本项指标的评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三)教师主观评估 任课教师对学员完成的作业和或考查作业(均为主观题)的综合评价。 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可以每一章布置一次作业,也可以只布置一个总的课程报告。 (四)任课教师对综合评价的确认 13 任课教师根据 计算机系统评估 与教师主观评估的综合结果、适当参考其他有关的情况(需要有根据并做出说明),最终确 认学员的考核成绩。 三、考核指标的标准和评分 (一)标准 考核指标( 1)( 2)( 5)项,合格者每项 8分。 考核指标( 3)( 4)项,按照实际情况给分,每项满分 8分。 考核指标( 6)项,按照实际回答正确的题目数给分,满分 20 分。 任课老师对学员的作业或课程报告的评估,满分为40 分。 (二)评分 上述第 13项的评分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第 4 项的评分由任课教师完成、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分数。 总评分为上述 14项分数之和,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并转换为优、良、及格、不及格、无成绩 5等级成绩。 百 分制与等级制的转换标准为: 90分以上(包括90分) 优 70~89分 良 60~69 合格 0~59分 不合格 14 无参加学习者 无成绩 四 、 学员必须完成的反馈信息 收集学员反馈信息的目的是改善远程教学和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因此收集到的反馈信息 应 同时提供给网络运行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参考。 对学员的反馈信息,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统计图表。 同时,计算机系统记录和提供学员、 教师的在线数据,包括在线时间和频率、对学员提问的应答时间等,以及网络的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 (一) 对网络系统和服务的评价 : 主要是网站的界面是否友好、功能设计和安排是否符合学习需要等。 (二) 学员对课程的评价 : 主要评价课程的重点、设计、提供的信息、实用性等方面。 (三) 学员对任课教师的评价 : 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手段、联系实际、对学员提问的答疑 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四) 学员对自己的学习的评估 : 评估内容包括学员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态度、学习效果等。 五 、 计算机测验题 计算机测验题由任课教师设计,并给 出标准答案。 测验题目覆盖主要章节的学习内容。 各课程逐步完成和完善 计算机测验题库的建设,在目前阶段测试题目的形式和数量由任课教师确定。 六、考核图例 (一) 《课程考核计划表》 15 表 1 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考核计划 课程名称 最低上课次数 最低上课时间 计划作业次数 计算机测验题目数 其他学习活动次数 此表由任课教师填写,由教学管理部门交远教中心,进行初始化并向学员公布。 (二) 学员反馈信息问卷调查项目和表格 学员对网络系统和服务的评价;(本项目的其他内容由远教中心调整) 网站界面友好性 a 很好 b 一般 c 不好 d 很差 网站功能设计的合理性 a 很好 b 一般 c 不好 d 很差 网站系统的稳定性 a 很好 b 一般 c 不好 d 很差 网站的服务工作 a 很好 b 一般 c 不好 d 很差 其他需要反映的问题 学员对课程的评价 课程内容是否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16 a 很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