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内容摘要:

化管理过程,有 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真正做到管理的“精细化”。 八、研究主要内容 (一)、 确立 四有原则 研究 确立 学校 精细化 管理要 遵循 “四有” 原则 , 而且所有管理的内容都能量化、可进行数据采集,这样才能保证 利用 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和管理, 这是学校能否走向精细化的关键。 所谓“四有”是: 有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学校制定了年度、学期的管理目标;以 学校的管理目标为纲,各 处组 、班子成员、年级、班级、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分别制订了各自的详细的、可行的努力目标。 比如说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出师,五年成骨干。 学校细化部门和年级的职能,强化年级的职责权利。 部门主要负责全校性相关工作,负责督查、协调、服务,年级要对师生的常规管理负责,要具体到对教师的师德师能全方位考核,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检查等。 部门和年级各司其职,达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13 有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 如果缺少了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那精细化管理就回到了粗放 型管理的老路,精细化管理必须有监控,在监控中反思,在监控中修正,从而实现在监控中的提高。 尤其是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面对有鲜明个性、各有特点的广大师生,一定要有效的监控其成长过程,及时沟通与修正,让其少走弯路,顺利成长。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制订的工作计划要在管理平台的上公布、交流,学校有行政值班,重点监控工作开展的情况,监控指导学校和学生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每个级部配一名主任,教育教学、师生管理二条线,一人负责一条线,指导、修正师生的行为。 有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学校每一项制度的制定、修改分三步走:一部门提出意见, 二 领导班子裁定 ,三教代会通过,。 通过实践证明,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则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 各项工作都做到位了,如果 最后无果而终势必前功尽弃,所以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 至关 重要。 (二 )、 建立三大体系 在“四有”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覆盖学校管理、德育、教学、教科研、后勤、信息中心等的三大体系,即全面目标计划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业绩考核体系,体系的确立还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 便量化,方便数据采集,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和管理。 研究制定 全面目标计划体系。 14 把学校办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行为,把学校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 据此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直到具体岗位与个人。 各层面的目标具体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工作计划分层制定,分层审批,分层管理。 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在目标制定过程中,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全面而具体。 目标要涉及 学校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如在校生巩固率指标、学生家长满意率指标、中考指标、德育指标、各年级素质教育指标、学生安全指标、教职工队伍建设指标、后勤服务工作指标等。 研究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教育教学、后勤等各项管理中,对如何确保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基本要求,建立了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把学生 ,家长满意度作为衡量学校管理业绩和各级各类人员业绩的关键指标。 突出了“ 以人为本 ” 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 在全面关注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并使其确保得到落实的同时,注重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 ,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在要求教职工努力达到体系中基本标准的同时,以制度鼓励全员创新,创造性工作。 研究建立业绩考核体系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建设的根本,建立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质量的过程管理,从过程上保障了质量,但没能有效地 15 解决管理中第一要素 人 的科学管理,评价与激励,这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所在。 吸取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创建了全员业绩考评体系。 从对象上分,其包括团队考核、个人考核。 从考核模块上分,包括过程、质量、业绩、职能、素质与表现考核。 (三)、 四类制度 在“四有”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健全支撑三大体系的覆盖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后勤工作等四类制度的建设包括:一是职责类;二是规范类;三是鼓励类;四是制度建设类。 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便量化,方便数据采集,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和管理。 学校管理。 学校研究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健全人事制度改革下的《教职工考核量化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职工量化奖惩制度》,完善各个部门的职能,各个岗位的职责,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便于进行精细化管理。 德育工作。 对于难以量化的德育工作,学校也想方设法加以量化。 制订《班集体考核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 按月就班级管理、卫生状况、学习风气等几个方面分项打分,输入学校相关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和管理。 为班主任考核工作提供依据。 德育处组织年级学生开展班会活动,团委组织年级开展团活活动,按照活动的要求专人进行检查、打分,避免这些课被挪为他用。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 16 的重要领域。 学校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突出主题化。 每次集体备 课,每节专业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公开课、展示课,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一个学期形成一个系列。 集体备课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教务处专人巡查,查备课人数,更查备课主题。 备课笔记的书写,作业的批改,教务处都有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年级每月查一次,教务处每学期抽查 2 次,督导人员随时抽查,检查之后出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每次考试结束,及时批阅试卷,教务处负责成绩统计,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成绩的横向和纵向对比,两天之内讲评完毕,一周之内开班级分析会、年级分析会。 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画成绩变化曲线,年级 给每个班级画成绩变化曲线,发现问题,随时做工作 ,解决问题。 教科研工作。 学校定期组织、积极参与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市、区、校级 交流或评比。 制定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纳入学校质量考核体系。 优秀成果要在全校进行宣传和推广。 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的研究。 制定关于课题管理的办法,制作专题网站,对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管理。 课题研究在评优、晋级中加入考评项。 后勤工作。 要使教育教学工作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正常开展,要使学校的运行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后勤工作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 学校对水费电费实 行数字化管理,专门有人负责,按时查表、记录,将耗用的度数和支出用表格的形式和去年同期加以比较,如果 17 出现不正常增加,立即查找原因,加以维修,保证不出现人为原因形成的浪费现象。 采购要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流程,由校长一支笔 审批。 九、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周期从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历时 3 年,课题组将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