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龙钢集团西安钢铁有限公司实习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所有规格产品的精度均可达到177。 椭圆度为 ( 5)采用热送热装轧制工艺,高线钢坯跨与连铸出坯跨同跨装置,采用辊道直接热装工艺,工艺流畅,热装比例高,可节约能源, ( 6)低温轧制技术 ( 7)采用侧进侧出步进梁式加热炉 ( 8 加热炉出口设置有大流量( 30/h) ,快速(轧件通过速度 1m/s)高压水除鳞机。 ( 9)预留无头炸制工艺: 优点: a:大大提高了金属收得率,成材率可提高 % ,轧机小时产量可提高 5%— 10% c 产品优化 ,盘重的大小不再受坯料断面和长度的限制 用 . ( 10)温度闭环控制技术 ( 11)强化冷却技术 ( 12)采用在线光学测径技术 ( 13)主轧线采用高架平台装置, 主要设备特点及其技术参数 ( 1)加热炉 西轧厂加热炉是三段连续式(推钢 +步进)梁式加热炉,料坯在炉内依轧制的节奏向前连续运动,炉气在炉内也向后连续流动。 西轧厂加热炉建于 1998 年,原长度为 米,宽 米,以焦油为燃料,加热能力为 60t/小时,后经过经过几次改造,现在采用发生炉煤气作为燃料,并延长预热段 米,增加加热段下煤气烧嘴,加热能力提升为 130t/小时。 其 它技术参数如下: 炉子有效面积: =182㎡ 加热坯料种类 : 普通碳素钢 、低合金钢 坯料规格: 120 120~ 150 150 4200~ 5500(㎜) 坯料入炉温度: 20℃ 坯料加热温度:1050~ 1250℃ 燃料种类:热脏煤气(共 9 台煤气发生炉) 燃料热值: 1200 千焦 /m3 空气预热器型式:带插入件事管状预热器 空气预热温度: 300~ 450℃ 加热为东西向建造,炉尾向西,炉头向东。 装出料为端进侧出式。 加热供热点分布在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段南北两侧上下一共有 34 个煤气 烧嘴,均热段端头上下一共有 8个煤气烧嘴。 均热段的 8 个煤气烧嘴和下加热段靠后 6 个烧嘴可以根据实际温度情况进行调整或关闭,其它 28个烧嘴为常开烧嘴。 加热炉的冷却采用强制循环汽化冷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印,改善了钢坯的加热质量。 加热炉内后 米为推钢式,前 米为步进式。 入炉推钢机每 2根钢坯推一次,钢坯在动梁上每两根并在一起,每两根和两根钢间隔有 80~ 100mm 的空隙,钢坯三面加热。 加热炉的温度控制: 加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防止产生加热缺陷。 钢的加热应当保证在轧过程都具有足够的可塑 性,满足生产要求,但并非说钢的加热温度愈高愈好,而应有一定的温度范围,高的加热温度容易产生加热缺陷和导致能源的浪费。 对于不同钢种、不同断面、不同形状的钢坯在具体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温度加热,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温度控制的范围。 比如在加热三道回炉钢时,均热上温度控制在 1050~ 1100℃就可以了。 温度控制还应保证钢坯在长度和断面上均匀一致,保钢坯加热质量。 龙钢西安轧钢厂加热炉的温度控制范围如下表 1: 表 1 加热炉的温度控制范围 钢 种 均热上℃ 均热下℃ 加热上℃ 加热下℃ 普碳钢、 低合金钢 1100~ 1280 1100~ 1290 1000~ 1290 1000~ 1300 注:炉尾温度不大于 850℃。 处于正常轧制温度之上,进行了强化加热,轧制时温度符合要求,满足了连续轧制的要求。 一般开轧顺轧后最后一根的钢坯走到加热段时,其所在位置的加热温度比正常轧制时该点的温度高△ t=20~ 50℃。 节奏小时△ t取小值,节奏快时取大值。 ( 2)轧机 根据钢坯断面,产品断面及其尺寸精度的要求,本生产线采用 28 架机全连续无扭装置,轧机分为 4 组,即粗轧机组 6 架,中轧机 组 6架,预精轧机组 6 架,精轧机组 10架。 粗中轧机组采用平 立交替布置的二辊高刚度闭口式轧机,为检查方便,立式轧机采用上传动,预精轧机组,精轧机组均为顶角 45176。 V型超重载无扭轧机,碳化钨辊环,辊缝由偏心套对称调节,辊环采用液压专用工具更换。 ( 3)剪切机全连轧线共设有 3 台切头飞剪,分别布置在 6V,12V 轧机后及精轧机组前。 均为启停工作制,剪切分别为 600KV、 135KV在精轧机前台前另布置 1台碎断剪,事故时使用,全轧线在粗轧机组前,预精轧机组前、精轧机组前、均设置气动卡剪断,以便及时进行事故处理。 ( 4)吐丝机 吐丝机为卧式,水平倾角 20176。 ,设计最大吐丝速度 150m/s,线环直径 1075mm,根据不同钢种和规格,吐丝温度可以低至 600℃, ( 5)斯太尔摩散卷运输线 斯太尔摩散卷运输线可将相互搭接铺放的线圈从吐丝机送到集卷站,并可对线材采用标准型强制冷却或延迟缓慢冷却,以获得最佳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运输线总长度 90m。 ( 6)集卷站 集卷站由集卷鼻锥、集卷室、双芯棒回转装置和运输小车组成,带有线圈分配器及液夺分配器,线圈外径 1250mm,线圈内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