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内容摘要:

对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的后果加以控制。 这正是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和理论基础,它对于企业内部进 行风险管理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一)提升风险管理理念。 1992 年的 COSO 报告将“控制环境”要素列为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首, 2020年的 ERM框架则把“控制环境”进一步扩大到“内部环境”。 将“控制环境”(内部环境)要素明确为内部控制的基础,就在于把公司治理看作内部控制要素所含的内容,表明内部控制首先要以体现公司治理的本质并实现其目标为起点。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内部控制正向公司治理和管理实践转变。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基本规范》仍停留在会计、审计导向上,这套规范既没有“ 控制环境”的内容,也没有强调风险管理的价值。 应将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在理论与方法上从会计、审计的范畴中超脱出来,建设公司治理和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以满足企业的内在需求。 (二)拓展内部控制目标。 美国 ERM框架的内部控制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四个方面,而我国内部控制目标仅局限于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 我国应拓展内部控制的目标,由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向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扩展,以调动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关注和需求。 (三)丰富内部控制责任主体。 2020 年 2月新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 1211号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已将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向上扩展到治理层(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