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儿童游乐户外体验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域、建筑为内容,由两条景观主轴线、三条景观次轴线和三个陆地 景观组团、两个水域构成。 规划区以贯穿场地的市政金川西路为中心景观主轴,它 依次连接 两个地块的三条景观次轴线,形成别具特色的南北景观带,主要展示 市政道路绿化和通过视线透景观赏到的两侧园区内的景观;另一条以 都市休闲景观桥为核心,将东西两大地块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东西 走向的景观带,主要展示规划园区内部景观,包括含乔木、灌木、花 卉、草坪等在内的综合性绿地景观、林区景观、水面景观、构筑物景 观、建筑景观、园路景观、小品景观等。 景观轴充分将场地内的所有 景观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景观结构网络,使的园区景观成为一 西安文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7 个完整有序又能贴近市民生活的系 统,从而提升城镇的休闲价值,丰 富居民的生活。 园内建筑在与地基、地形、地势、地貌结合的基础上,以小型、 低层为主,风格多样,外观简约;在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上力求 活泼、富于变化;在功能使用上突显安全、便捷、经济。 同时把建筑 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与周围的山水、岩石、花草树木融为 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 规划园区设四个停车场,分别布置在出入口地带,与出入口广场 相连。 场地铺设透草防滑地砖,空间宽阔、流线清晰、为不同的车辆 预留不同的停靠区域,避免 车辆之间的碰撞、刮擦。 植物以阔叶乔木 为主,配以常绿灌木,形成大面积绿荫空间。 停车服务以 “ 人性化 ” 为标准,控制程序专业,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环保的停车氛 围。 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是园区的基础设施之一,各区域在游人 的步行范围之内均有设置,并有明显的指引标志。 外型与所处环境协 调、材料环保、设施齐全、设计人性化。 18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间,由于土方、建筑材料等的运输将增加项目周围路段的车 流量,施工车辆尽量避 免在主要干道通行,并尽量避开行车高峰时间。 施工车辆的进出携带泥土抖落在道路上,施工现场裸露的土堆、地 表,在遇风吹扬和遇雨的情况下,将造成泥污污染。 在施工方案中,要 对这种影响加以考虑,保持车轮清洁,春冬多风季节注意对裸露地表洒 水,降低飞尘影响,实行保洁制度。 为减少施工期运输车的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及打桩 机声等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一方面工程承包商应尽量采用低噪声的 机械和采取降噪声措施,另一方面在夜 间少开或不开噪声大的机械。 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临时排水渠道, 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避免引起淤积和冲刷。 针对可能出现的冲 刷与淤积: ( 1)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 地受到冲刷。 ( 2)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从本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 河流、水道、灌溉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 3)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及对水文状 态的改变。 19 ( 4)不得干扰河道、水道或现有灌 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以免 导致冲刷与淤积的发生。 施工期固定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 浪费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会对其周 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削减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采取以下 措施处理: ( 1)施工期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的土方、灰渣应设置固定存放点, 并按环卫部门要求运到指定地点消纳处理。 ( 2)施工期间产生的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弯头、废木板等应尽量由施 工单位回收利用。 ( 3)施工期将产生大量渣土,在 运输过程中易引起二次扬尘污染。 因此,渣土运输应采用封闭式运输。 ( 1)保护植被 1)尽量保护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 若因修建临时工程 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负责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2)保护建设项目两旁的古树、名木和法定保护的树种,即使处在建 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有可能时也要尽量设法保护。 3)工程施工期间破坏植被的面积应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 占地、砍伐以外,不再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 ( 2)土地资源的保护 1)妥善处理废方,沿河弃土应避免壅塞河道、改变水流方 向和抬高 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 重视弃土堆的复垦,有条件时,在弃土 20 堆顶面绿化,或整平成为耕地。 2)在河床采砂砾材料时,防止对河流状态的改变,并符合《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即: “ 在行洪、排涝河流和航道范围内开采砂 石、砂金,必须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的范围和作业方式开采, 涉及航道的,由河道主管部门会同航道主管部门批准 ” 的规定。 3)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植物的教育,在雇用合同中 规定严禁偷猎和随意砍伐树木。 项目运营期的污染主 要来自于固体垃圾、生活污水以及厕所恶臭。 ( 1)主要来源 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主要是运营期间的生活垃圾,此类垃圾一 般不含特殊有毒有害物质,垃圾分为两类,一类是干垃圾,主要成分是 废纸、垃圾袋、清扫垃圾、废包装物等;另一类是湿垃圾,产生于餐厅, 主要成分是蔬菜、水果、肉类等,含水分较多。 ( 2)治理措施 垃圾分类收集是推行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第一步,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将使垃圾处理提高一个档次,对周边环境保护也起到 较大的积极作用。 建设单位加强物业管理,做好 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 分类垃圾从每个游客做起,加强垃圾堆放管理,及时清运处理,为旅游 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游玩环境。 本项目生活污水很少,可经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经地下暗 沟排入规划的污水管道;雨水主要植物自然吸收。 21 ( 1)垃圾收集点 垃圾收集点采用垃圾桶储存收集来的垃圾,并用塑料袋密封,然后 放置在密闭的收集点内贮存。 装车时将垃圾桶内用塑料袋密封的垃圾直 接倾倒入垃圾运输车。 因此,从收集到装车转运的整个过程,垃圾不外 露 ,几乎没有恶臭污染物的泄漏。 所以,各收集点不会对周围环境保护 目标造成恶臭污染。 ( 2)垃圾转运站 根据对国内现有垃圾转运站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转运站的废气主 要来自于转运车间垃圾倾倒和压缩过程,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 H2S 和 NH3。 转运车间采用密闭式建筑,减少垃圾的恶臭污染物散发;在每 个转运车间内设立 1套除尘除臭系统,通过抽风系统在转运车间内形成 负压,将臭气吸走并处理,将臭气污染降到最低。 经处理后,对外环境 影响不大。 ( 3)公厕 本项目公厕均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CJJ14- 87)中 一类标准建设,全部为水冲式公厕,卫生条件好,功能完善。 本项目做 到管理到位、保持厕内清洁,地面无积水、无纸屑,大便器内无积粪, 小便器内不积存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公厕内基本无 臭味。 因此,本项目拟建的各公厕如能按国家有关的卫生要求,保持厕 内清洁,则公厕排放的 H2S和 NH3等恶臭污染物极少,公厕外 H2S和 NH3 的浓度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二级标准,恶臭 污染物经扩散、稀释,不会对公厕周边环境造成恶臭污染。 22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项目建设过程中,机械传动设备易发生机械性伤害事故;起重机检 修等高空作业点、平台、梯子、坑、井、沟等处易发生人体坠落。 针对 以上情况,我们将裸露的设备旋转部件均设安全罩等防护措施。 起重机 设有检修平台和安全走道。 梯子、坑、井、沟等处分别设有安全栏杆或 盖板,并设有警示标志。 本项目按抗震 8度设防,施工中将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公共卫 生间采取防滑措施。 本项目有关防火措施应严格按建筑防火规范设计。 本工程采用 TNS接地系统,各种建构筑物采用等电位联结,洗手盆 及其管道等装置进行辅助等电位联结。 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危 险而装设的漏电电流作用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应超过。 游 客服务用房内一般场所的插座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并加漏电保护开 关。 本工程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按规范要求分别设有负荷保护和短路保 护,对插座及照明器具等采用标准电压不超过 12伏的安全超低压供电。 23 对走廊等处安装高度较低的照明灯具加装防护设施或采用安全电压供 电。 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规定,本建筑物设防直击雷、 感应雷和防雷电波被浸入的措施,以及防侧击的保护措施。 对生活用水加装紫外线消毒设施。 盥洗污水、粪便污水、生活污水、绿化用水及雨水采用分流系统。 本工程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结构体系,为此经常产生撞击、振动的部 位(如设备管道等)采取了防止结构声学传播 的措施。 本工程内的水泵 等均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并采取了一定的隔声减噪措施。 (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堆放、储存以及运输过程中都存在 火灾隐患,有可能引起火灾。 ( 2)配电室等服务用房极易引起火灾。 ( 3)项目建成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厚厚的落叶加上干燥的气候, 极其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本项目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均为。 24 ( 1)火灾报警系统 本建设项目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当发现火灾异常现象时自动报警系 统启动,警告人们火源的 位置。 使用火灾监测仪能够实现火灾的早期发 现,早报警、早灭火,减少火灾损失。 ( 2)灭火系统 1)窒息法。 隔断空气的流通,造成无氧状态停止燃烧。 2)冷却法。 降低燃烧物质温度到燃点以下,可停止火势蔓延。 3)隔离法。 中断燃烧物的供给,火势无法蔓延。 为了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有各种类型的灭火剂,如:水、泡沫、 惰性气体、卤代烷烃、化学干粉和固体物质,根据不同的消防对象选用 不同的灭火剂。 ( 3)建立消防水源 本拟建项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消防用水量及水压,根据装置大 小、高度及灭火能力,建立合适的消防水池,保 证 30min用水量。 25 第七章节能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03620xx;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xx;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1420xx); 国家颁布的有关节能的政策、法规。 ( 1)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墙体采用聚苯乙烯塑料这种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 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 用低辐射玻璃,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 传导。 ( 2)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