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区,陕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 质量控制措施严格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要求,陈仓区在基地生产中,以 “基地生产环境不污染、违禁农药不使用、化肥施用不超量、农药残留不超标 ”为原则,采取六条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一是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 全跟踪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承诺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验证明制度》的要求,落实了农户、基地、质监员三者责任。 二是制定了基地生产标准,实行了 “三卡 ”管理,使基地生产规范有序。 三是下发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及限制范围的农药品种名录,严禁基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了质量安全。 四是基地生产从育苗开始,在移栽、用药、施肥等各个环节都确定专人跟踪指导,落实了技术责任,降低了药残指数。 五是基地实行了五户联保,建立了农户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约束机制,促使农户按标(准)生产,杜绝了违规操作。 六是购置检测 仪器,启动了基地检测,对基地生产实行了全程控制,使基地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 100%。 10 第三章 园区建设条件 一、园区发展现状 园区基础情况分析 园区位于陈仓区慕仪镇、周原镇,地处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关中 —天水国家经济区腹地。 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多种蔬菜的优生区。 区内交通便捷,宝成、宝中铁路通往南北, 310国道和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北、中、南线穿境而过。 区内周原、慕仪两镇占地总面积 86平方公里,现有 32 个村, 276个村民小组, 20469 个农户,人口 万,劳 动力 44080 个,耕地 万亩。 农业生态类型主要分为二塬和大塬两个区域,其中二塬区涉及周原镇 11 个村,耕地面积 万亩,土壤肥沃,属冯家山水库自流灌区,渠井双灌,农业基础设施较好,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高,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一定基础,是发展设施蔬菜、畜牧养殖业理想区域;大塬涉及周原、慕仪两镇 21 村,耕地面积 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属冯家山水库抽灌区,地下水资源较为充足,光照充足,发展设施蔬菜、畜牧养殖业条件优厚。 20xx 年粮食种植面积 万亩,总产 万吨;蔬菜种植面积 8000 亩,产 量 14501 吨,其中设施蔬菜 4100 亩,产量 10500 吨;存栏生猪、奶牛、肉牛、家禽达到 万头、 1755 头、 5324万头和 53万只。 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6512 元。 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额的 34%。 园区建设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手段,实现 “六化 ”: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科技高新化、机制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园区景观化。 达到两个转变:使陈仓区由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转变,由传统平原农业区向循环农业区转变,推动陈仓区产业升级转型,形成新的 11 经济增长点。 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建成现 代化的设施蔬菜产业园、蔬菜加工交易中心,设施蔬菜科研培训基地。 畜牧产业发展 示范园区现有宝鸡田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年育肥商品牛 1000 头;陕西鸿祥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拥有 130 亩的现代化千头奶牛基地;宝鸡市永平生猪屠宰有限公司,年出栏生猪 5000 头。 大量的禽畜养殖为该设施蔬菜示范园可提供优质的有机肥,为园区发展 “畜 —沼 —菜 ”循环经济产业提供了有机肥保障。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区内经过多年建设,现有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 12 户,其中已建成周原森泰、田奔两个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注册 “亲民 ”牌等无公害蔬菜商标 5 个,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成熟,为园区设施蔬菜生产树立了样板。 项目区现有主要龙头企业有: 宝鸡田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陈仓区周原镇杜赵村,公司是集良种秦川牛繁育、商品牛育肥、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及蚯蚓饲养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主营产品为育肥秦川牛和无公害蔬菜。 20xx 年 11月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种植业也已投产,现建成 1000平方米高标准日光温室 35 座,冷库一座,每年向市场提供反季节蔬菜 500多吨,质量全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陕西国人菌业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位于陈 仓区慕仪镇孙家村,主要种植、加工各类珍稀食用菌。 一分场占地面积 80 余亩,位于陈仓区钓渭镇,新建产业园占地 380 余亩,位于陈仓区慕仪镇孙家村,资产总额 1164 万元,年产 “国人良品 ”牌各类珍稀食用菌鲜品 15种 1350 多吨,产值 万元,是宝鸡地区本行业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企业。 12 陕西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陈仓区慕仪镇孙家村,主要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及花卉为主。 在陈仓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 1000 亩,建成日光温室大棚 150 座,总投资 16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1066 万元,年生产蔬菜及干果 160 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 1000 多万元。 陕西大明绿色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蔬菜种植、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司总部办公地点设在陈仓区周原镇油坊蔬菜种植基地。 在西安市朱宏路、胡家庙、碳市街、高新开发区等蔬菜批发市场设有蔬菜批发销售门店 800平方米,蔬菜销售网络遍布全国 20多个大中城市,年生产经营各类干、鲜蔬菜 9000 多吨,实现产值 3000 多万。 公司现有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 1280 亩, 20xx 年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自然资源条件 地理位置 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端,区委 、区政府驻地虢镇。 全区现辖 18镇、 338个行政村、 223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全区总面积 2517 平方公里,东西长 119 公里,南北宽 68 公里,耕地 万亩。 其中,西部山区 8 镇有 136 个村、 万人,面积 1584 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 资源条件 陈仓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 冬季,处于强大的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南侧,受制于极地大陆气团,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处于印度低气压和印缅低压槽的东北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 高气压西侧,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常在本区上空交绥,或被单一的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温热多雨和炎热干燥天气交替出现; 13 春、秋二季连阴多雨。 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xx~2200 小时之间。 室内平均气温以渭河平原谷地为最高,达 12~14℃。 年平均降水在 590~900 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交通基础设施 陈仓区基础设施齐全。 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宝成、宝中铁路通往南北,310 国道和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北、中、南线穿境而过,距咸阳国际机 场130公里、省城西安 150 公里,城内路网呈现 “七纵五横 ”框架,交通便利。 天外天大酒店、西虢宾馆、海星超市等商贸设施完备。 西兰乌光缆穿境而过,城乡拥有程控电话交换机 10万门,移动、联通通信等全国联网,用户达 万户。 三、社会经济条件 陈仓区全区现辖 18 镇、 338 个行政村、 223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全区总面积 2517 平方公里,耕地 万亩。 截止 20xx 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16﹪;完成财政总收入 亿元,增长 11﹪;地方财政收入 亿 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50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4100 元,增长 ﹪。 14 第四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本项目充分利用陈仓区的政策环境,以 “畜 沼 菜 ”特色现代循环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引入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组织管理和经营模式,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依靠发展渭北设施蔬菜产业,统筹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工、科教培训等产业,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为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提供一个示范 的样本,强化园区的示范、带动、辐射功能。 二、基本原则 总体设计原则 科技性原则,产业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规划实施原则 本着 “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高科技支撑 ”的原则统筹兼顾,分布实施。 产业布局原则 以发展渭北设施蔬菜产业为主,以科普培训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为辅,形成适合示范园区发展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项目选择原则 产业为主,市场导向,政策结合,生态环保,体现特色,扩大就业 园区建设原则 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科学可行。 15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现代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渭北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设施园艺核心区 1000 亩,建成现代化的渭北设施蔬菜产业园、蔬菜加工交易中心,科研培训中心,使园区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区。 具体目标 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科研高端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品牌化、交易现代化以及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系列化、功能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产业生态化的示范样板。 技术指标 园区设施园艺核心区达到 1000 亩,包括苗木繁育 中心 50亩,综合管理服务区 50 亩,农产品加工贮藏交易区 50 亩,科研示范区 850 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达到 15000 亩;标准化设施食用菌生产示范区 500亩,建立健全农民技术培训等科技支撑体系。 经济指标 示范园区建成后,年生产无公害蔬菜 万吨;食用菌 万吨,年交易农产品 4 万吨,加工净菜 1 万吨,冷藏 万吨;示范园区建成后,年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年上缴税收 2600 万元,总利润 亿元,其中企业净利润 亿元,农户利润 9900 万元,同时项目带动 4500 户农户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户 均年收益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16 社会生态指标 通过科教培训全方位的普及设施蔬菜栽培农业科技知识,引进实用技术,培养致富能人,普遍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使科技致富意识不断增强,园区建成后骨干农民技能培训率达 90%,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 17 第五章 功能定位与建设方案 一、功能定位 产业提升功能:加快园区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建设、苗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配套产品加工、贮藏以及物流功能 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附加值。 加工物流功能:完善农产品加工功能,充分利用便利条件,提供综合运输功能、集合仓储功能、物流配送功能,农产品加工功能,同时提供物流咨询服务功能等增值服务功能,配套设施蔬菜质量检测功能。 科教培训功能:展示科技示范园新技术,建设专家公寓,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对区域农户进行科教培训,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引进实用技术,培养致富能人,普遍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使科技致富意识不断增强,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实行校企联合,为各大农业院校提供教学实验基地,充分体现产、学、研相结合 的生产模式。 二、规划总体方案 (一)规划总体构想 该规划围绕 “13442”总体规划思路进行发展 “一条主线 ”即以生态农业为主线。 “三大产业 ”即优质设施蔬菜产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科教培训产业。 “四大功能 ”即科技示范、绿色生产、科教培训、加工物流。 “四大技术体系 ”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基于 e—平台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 “二大功能区 ”即设施园艺核心示范区、标准化设施生产示范区(蔬菜、食用菌)。 18 (二)总体布局方案 依据园区的总体功能定位,结合发展现状、园区地形、功能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园区的总体布局形成 “一心、两片区 ”的方案,具体如下: “一心 ”为:设施园艺核心区,占地 1000 亩,位于周原镇油坊村西北,东侧紧邻虢凤路。 具体包括 4 大功能区,即:育苗中心、科研示范区、农产品加工贮藏交易区、综合管理服务区。 “两片区 ”为标准化设施生产示范区(蔬菜、食用菌)的东西两大生产片区,总占地面积 15500 亩,占有园区 %的土地。 其中: 西片区属于周原镇,涉及第一村、第二村、油坊村等,位于虢凤路两侧,占地面积 9000 亩。 具体包括 6000 亩的日光温室和 3000 亩的塑料大棚。 东片区属于慕仪镇,涉及孙家村、慕仪村、团结村等,位于渭北环线北侧,占地面积为 6500 亩。 具体包括: 6000 亩的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区( 4000亩日光温室、 20xx 亩的塑料大棚)和 500 亩的标准化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区。 标准化设施生产示范区围绕着东、西两大片区,其余则为园区的辐射区和带动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