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种植管理技术草莓死苗的原因对策及病虫害防治内容摘要:

以保持湿度。 定植成活后可适当中耕晾苗。 覆盖遮荫。 栽植后如遇晴天烈日,可采用遮荫措施,用苇帘、塑料纱,带叶的枝条等覆盖。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塑料遮阳网、 绿色或银灰色塑料薄膜扣罩成临时小棚进行遮荫,成活后要及时晾苗,注意通风炼苗,以免突然撤除遮荫物时灼伤幼苗, 34 天后方可撤棚。 造成草莓死苗的原因主要是:栽植偏早或太晚;栽植深度掌握不好,过深或过浅;土壤湿度过小;母株分株苗与匍匐茎繁殖苗混栽,管理过于简单;阳光过强。 预防措施如下: 栽植时间应为 9月中下旬,最晚不超过 10月 5日,这段时间栽植不但成活率高,而且不会因栽植过晚影响翌年的产量。 栽植时用 100 倍强力生根剂或 200 倍 ABT 生根粉药液速蘸苗根后栽植,可大大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 时间。 栽植时,深度应掌握“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仔细栽植,保证浇水后不出现露根或淤心现象。 栽后立即浇 1次定根水,隔 2天~ 3天再浇一次,一周后浇第三次水,可显著提高成活率。 ,单独管理,一般匍匐苗根系发达, 4 容易成活,而母株分株苗则根稀叶多,不易成活,应单栽单管。 阳光过强易造成植株萎蔫后枯死,可在上午 11点到下午 3点覆盖遮阳物或喷水防止萎蔫死苗。 江苏省东海县是有名的草莓种植县,草莓种植面积 2020多 hm2,主要品种是明宝和美国 6 号,已有 20多年的种植历史。 但近几年草莓定植后死苗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草莓产量与效益。 20202020 年经过日本专家宫本重信的考察与交流,找到了草莓死苗主要与黄萎病、红中柱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有关,也与定植方式和施肥等有关,而国内相关防治方法在生产中防治效果不理想。 通过我们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综合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