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境和零售业务手续增加的劳动量,银行的利润很难保证。 银行经办人员缺乏积极性 银行工作人员的收入与业务量挂钩。 国家助学贷款每笔数额少,且工作量大,且潜在风险也大。 所以经办人员积 极性不高。 学校不愿承担担保责任 根据规定,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所在学校必须提供两名见证人。 见证人的职责是协助银行全面了解借款人的有关情况,在借款人毕业后与其继续保持联络。 并向贷款银行提供借款人的最新有效通讯方式。 鉴于,贷款银行对于违约的借款人除了要公布其姓名外还要公布违约见证人的姓名将影响见证人的声誉。 故学校不愿为学生承担责任。 学生家长方面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上学的主要费用来自于家庭的资助或者亲友的赞助。 而借助助学贷款解决上学费用的仅占 %。 普遍反应学生家长不愿举债上学的心理。 这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 贷款办理程序繁琐 在班里助学贷款的具体手续时,程序比较繁琐,总体上的程序并未履行到位。 导致贷款发放速度慢,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第 2 节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 问题研究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身缺陷的研究;二是对这项 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一、 制度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政策性目标和商业性运作存在矛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商业银行办理的一种由政府贴息的商业性贷款。 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 营原则,考虑较多的是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而国家助学贷款有着很强的政策性目标,且风险大、期限长、成本高。 显然,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虽然,新政策规定经办行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形式上由指定承办转变为自愿经办,但这种变化对解决商业银行风险损失几乎没有意义:一是补偿率与违约率差距较大;二是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招标并不顺利。 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不理想。 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理想:一是 “ 信用档案 ” 起步迟缓,发展状况不尽人意,还不足以支撑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二是社会个人征信体系发 展很不平衡且不具权威性;三是网络技术落后,分散的信用信息未能实现共享。 这样不仅会导致借贷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逆向选择问题产生,从而造成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成效大打折扣;还会使得商业银行因无从审查学生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贷款风险加大。 失信惩罚机制不力。 目前,新政策中规定的还款约束机制由于种种原因,或者难以真正实施,或者因其约束力本身就极为有限,对违约学生并不足以形成不可抗拒、不可弥补的约束效果。 如果个别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缺乏信用恶意逃债,而又不必为此付出相应的失信成本的话,就会影响到更多的借款人仿效 之,从而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 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助学贷款工作实施时间还不长,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许多配套的政策法规还未建立或健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不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惩治。 二、 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策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银行办理积极性不高,贷款供求失衡。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需求量大,实际放贷金额很小,两者之间还存在较大缺口。 有资料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底,全国商业银行实际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仅满足了 1/3 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 发展不均衡。 从 1999 年到 2020 年年底,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呈现出银行之间发放结构不均衡、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学校之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虽然新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在 2020 年一年中迅速增长,但从全国来看,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西部不发达省份,多种综合因素导致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不好。 贷款违约率高。 一方面是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人信用体系的缺乏诱发了学生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是就业状况、知识适用性等客观因素制约了高校毕业生预期收入的实现,造成学生还款能力与动力不足。 第 四 章 国外的助学贷款政策及启示 第 1 节 美国的助学政策 及启示 1955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弗雷德曼 (Milton Friedman)由 个人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获益者,应当承担部分学费成本,从减少州财政的支出出发,设计了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助学贷款。 他认为:应该让学生缴纳学费回收部分学费成本,而学生可以通过未来收入偿还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借的贷款。 上世纪 60年代,西奥多舒尔茨 (Schultz, 1960)和盖瑞贝克 (Gary Becker)等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联邦担保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 投资于人力资本与 投资于物力资本一样会产生经济回报。 贝克在其 1964年出版的划时代的著作《人力资本》一书中提供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个人回报率超过 l2% ,上大学是一种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个人的投资。 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得高收入,这种观点成为支持通过借贷来投资高等教育的理由。 助学贷款中的政府担保体系。 在美国,如果学生违约没有归还贷款,或者由于死亡、疾病等原因无法还贷,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将向银行赔付 95%的拖欠贷款,即美国商业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由州政府负责担保并由联邦政府 “再 担保 ”。 这样,对于银行来说,助学贷款几乎是没有风险的。 以此为借鉴,我国政府应该在资助贫困学生方面肩负起更多的负责,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出面为贫困生贷款提供担保、中央政府提供 “再担保 ”。 多元化的贷款方案。 国际上拥有可供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选择的多种贷款品种,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和收入情况,灵活采取还贷方式。 比如:在美国,学生毕业后,可以每月还固定的数额;可以开始还得比较少,然后逐渐增加;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收入增减,采取灵活的浮动还款方式,等等。 另外,政府的各种减免措施也格外人性化:毕业后去 中学当老师,教满 5 年,可以免除 1 万美元的贷款;去贫困地区当教师,可以减免更多等。 多元化的贷款方案。 国际上拥有可供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选择的多种贷款品种,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和收入情况,灵活采取还贷方式。 比如:在美国,学生毕业后,可以每月还固定的数额;可以开始还得比较少,然后逐渐增加;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收入增减,采取灵活的浮动还款方式,等等。 另外,政府的各种减免措施也格外人性化:毕业后去中学当老师,教满 5 年,可以免除 1 万美元的贷款;去贫困地区当教师,可以减免更多等。 第 2 节 澳大利亚 高校的助 学贷款政策 澳大利亚助学贷款的运作机制。 1988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财政委员会提出“高等教育收费计划 (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ion Sc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