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手册全文资料内容摘要:

源管理实施方案、相关运行控制程序的制订实施得以贯彻落实。 方针的评审和修订 总经理通过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对管理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 根据公司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必要时予以更改,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策划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策划,以建立符合公司实际的能源管理体系,实现能源方针,确保持续改进能源绩效。 ,确定策划过程和输入的信息。 15 策划输入的信息包括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组织架构、管理现状、 现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落实、 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财务信息、产品结构、产量等对公司能源绩效有影响的信息。 利用调查表、座谈、审查文件 等方式,运用 能量平衡、设备测试等方法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且对能源绩效有影响的活动进行评审,进而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和持续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 ; ; ; ; 理实施方案。 体系策划过程应形成相应 的文件,由节能办保存。 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 和评价 程序》, 以获取和确定本公司能源工作方面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跟踪其变化及时更新。 节能办按《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和评价程序 》要求获取并识别 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节能办对照本公司的能源使用,确定节能相关法律、 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应性 ,并在建立、实 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要求,必要时与公司有关部门共同确认。 按照程序规定的跟踪方法和频次,跟踪 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其内容。 、 法规及其他要求及时转达给相关部门。 支持性文件 :《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和评价程序 》 能源评审 建立并保持《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了解公司 能源 管理、能源 使用和能源消耗 现状 16 以及遵法情况 , 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区域和能源绩效改进机会 ,以确保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符合本公司实 际。 ,其时间间隔不超过 12个月,必要时增加能源评审的频次。 : ,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包括: ——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 ——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 ,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包括: —— 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及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 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 变量; —— 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 ——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c)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 节能办组织各部门进行能源评审,各部门分析本部门的能源管理、能源使用和消耗现状 ,以及本部门适用的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落实情况 ,识别本部门的主要能源使用区域和 能源绩效 改进机会,并报节能办汇总。 识别方法和准则由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和控制,并形成文件。 节能办根据汇总结果 确定 公司 的 主要能源使用,报管理者 代表批准 后 发放至各 相关 部门。 节能办根据 能源评审情况编制能源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由总经理批准发放至各部门。 支持性文件:《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能源基准 建立并保持《基准、目标、指标的制定控制程序》,确定能源基准,为制定能源目标、指标、评价能源绩效提供依据。 17 能源基准是公司追踪和比较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点,应在能源统计数据的基础之上建立能源基准。 ,选择适应的时段建立基准, 作为能源评审的输出, 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应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 ; 、运行方式或用能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 支持性文件:《基准、目标、指标的制定控制程序》 识别和控制能源绩 效参数,能够掌握公司能源绩效水平,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能源目标、指标的实现。 能源绩效参数是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可以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包括直接测量的参数,以及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等。 节能办会同生产部和计量统计部,结合确定能源基准工作过程,开展绩效参数的识别工作。 识别的绩效参数应能够与公司当前能源消耗、能源使用相适应。 ,并每年评审所运用方法的有效性,具体执行《能源 基准、绩效参数、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控制程序》。 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调整,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 、运行方式或用能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 支持性文件:《 能源基准、绩效参数、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控制程序 》 、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18 依据本公司的能源方针和适用的节能相关法律、法规 及 其他要求 , 结合能源评审情况 ,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以实现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 能源目标、指标以年度为周期,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目标应具体、明确,尽可能量化;指标为目标的细化,应量化、可测量。 , 目标、指标应 形成文件。 、指标和管理实施方案制定的依据 ; ; ; 、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内容应充分,办法可行、有效,应可操作。 ,以便有效地分解落实。 、进度要求及可预算的资源和经费。 验证能源绩效改进的方法。 验证结果的方法。 、指标和方案的评审、修订 、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分解目标和指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 各部门将修改意见报节能办汇总,上 报管 理者代表,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评审,各部门要根据评审结果对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进行相应的修订。 ,对分管的目标、指标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控制,当主要能源使用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目标和指标并 形成文件。 ,总经理批准。 f. 评审和修订应形成必要的记录,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支持性文件:《基准、目标、指标的制定控制程序》、《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和实 19 施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总则 公司在实施和运行体系过程中,应使用策划阶段产生的能源管理方案及其他结果 ,可包括: ; ; 、能源绩效参数; ; ; 、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落实情况等。 、意识和培训 建立并保持《能力、培训和意识程序》,明确培训需求 ,提高全员节能意识,确保与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人员都经过相应培训并能胜任其承担的工作。 管理要求 GB233312020和能源管理活动的需要, 收集 不同职能、层次、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 由人力资源部 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明确对各类员工的培训内容要求、培训方式、实施部门,应达到的目的和应具备的能力。 对 主要能源使用 岗位 的 所有人员应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明确本岗位 的主要能源使用 ,自己的职责及个人工作效果对 能源绩效 的影响,熟悉运行控制过程要求,以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对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应进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等知识全面系统的培训,确保审核能客观、独立 、有效地进行。 ,经考核合格 后方可上岗。 对所有员工应进行 节能 意识培训,使其了解本公司 能源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工作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 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作用和职责以及偏离程序的后果,提高 节能 意识和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培训可采用课堂教学 、自学等 多种 形式 进行, 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培训或 20 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