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内容摘要:

部门密切配合。 ,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申报时认真填 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相应安全生产监管部 门备案,备案结束后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取 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15 : 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进行新建、改建、扩建、 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之日起 30 日内进行申报; 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 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公司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 16 评价结果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公司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 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 15 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 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 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 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 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宣传普及 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预防职 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2. 安全环保科应根据法律规范等要求、公司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宣传 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宣教培训计划,提供相应资源保证。 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 估和改进。 3. 职业卫生宣传 公司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 17 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 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 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 行复训。 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18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人事部门通知安 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 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单位级教育培训内容: 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 治法》等。 公司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综合安全知识,公司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公司的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 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识 车间级教育培训内容: 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本车间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 本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班组级教育培训内容: 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19 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本班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制订实施师徒合同,包学、包会、保安全。 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按 “入厂 新工人安全教 育培训 ”要求执行。 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和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 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培训等形式; : 三级安全教育卡; 员工的安全试卷; 20 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 其他有关资料。 训费用的落实。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劳动者创造安全健康工作的环境,根据《职业病防治 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间、部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由使用 部门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台帐。 教育培训。 员工应当学习和掌 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 、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 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 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检维修计 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日常检查、维护以及检修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使用部门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 电源,及时向设备科报告, 21 不得擅自进行修理。 ,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协 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 ,维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 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 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 相关规定,规范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切实维护劳动者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 度。 共财物 ,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 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 物品替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