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内容摘要:
改变使得有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环境并未变坏,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而许多企业以环境污染恶化、资源浪费枯竭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利润最大化这与‘帕累托最优’的原则背道而驰。 ” (二 )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内涵和特征 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 ,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 ,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 ,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 ,结合农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它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 ,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高 ,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形式。 观光农业园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发展形式。 都市观光农业园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经营形式 ,是指镶嵌在都市内部或围绕在城市郊区的观光农业园区。 都市观光农业园依托并服务都市 ,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 ,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 与传 1统的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 ,都市观光农业园具有 如下特征 : (1)功能齐全 ,效益显著 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 ,这使得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 ,放松身心。 都市观光农业园 为城市游客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环境空间 ,游客可以在此间观光、娱乐参与、品尝美食 ,还可以亲自体验、劳作 ,既增长了知识 ,又陶冶情操。 而都市观光农业园的经营者则通过销售旅游产品和农产品 ,提供服务增加了收入。 因此 ,都市观光农业园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购物需求 ,又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 ——— 农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增收渠道。 真是效益显著。 (2)高效、高科技特色农业 一些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农业有高科技特色 ,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 ,通过合理的策划和规划 ,由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 ,是典型的“ 三高农业 ”。 这种农业不仅在育种、栽培管理技术、农业生产工艺、景观特色等方面 ,是一般传统农业无法相比的。 而且 ,游客在此中游览 ,通过赏心悦目的景色和学到的高科技农业知识以及农业环保知识 ,会留下高科技农业经济的深刻印象。 (3)保护环境 ,持续发展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应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 ,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的范围内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其产品为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在观光农业的生产过程中 ,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观光农业园区中 ,生物多样性得以充分体现 ,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业区。 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适当注重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做法 ,遵循了农业的发展规律 ,符合农民利益 ,使得都市观光农业走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 )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自然类型多样 ,又是多民族国家 ,乡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这些都为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深圳市首先开办了荔枝节 ,随后又开办了采摘园 ,吸引城市游客前往观光、采摘和娱乐休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 销策略 3 闲 ,并进行商贸洽 谈 ,开创了中国观光农业先河。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兴起发展 ,这可以从我国历年旅游主题与农业、农村有关看出 ,如 1995 年“ 民俗风情游 ” , 1998 年 “ 华夏城乡游 ” , 1999 年 “ 生态环境游 ” , 2020 年 “ 民间艺术游 ” , 2020 年 “ 中国百姓生活游 ” , 2020 年 “ 中国乡村游 ” 等。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 都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首先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都市的郊区发展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北京民俗游接待村已发展到 330 多个 ,大大小小的农业观光园 2 000 多个 ,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近 10 万人 , 2020年接待游客 89319 万人次 ,郊区观光 农业收入超过 30 亿元。 休闲观光农业既增加了财政和农民的收入 ,又为游客提供了旅游观光新景观 ,这让全国各地的政府和投资者看到了巨大商机 ,纷纷在当地开发休闲观光农业。 一些有特色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逐步发展壮大 ,如北京市的 “ 锦秀大地农业观光园 ” 、 “ 庞各庄绿海甜园 ”。 上海市 “ 浦东孙桥农业高科技园 ” 、 “ 崇明岛生态农业园 ”。 广东省珠海高科技农业公园、番禺区龙乡农业大观园。 四川省成都市的龙泉驿农家乐、三台新鲁 橄榄林公园等。 二 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一 ) 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绿色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态意识日益增强 ,消费观念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 绿色消费 ” 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开始走进百姓生活。 绿色消费是人类业已找到的真正文明的消费形式 ,是消费者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后 ,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态而产生的绿色需求 ,将逐步成为 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消费形式。 它不仅反映了人们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 ,更反映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同时它又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的绿色消费观念及 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显示, %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 %的人表示已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 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 ; 随着绿色消费需求的形成 ,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经营者开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 今后 “ 绿色 ” 将成为所有的商家抢占市场的 — 个热点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 ,都市观光农业园需要顺应绿色消费潮流 ,企业要强化绿色清洁生产 ,生产过程中 ,尽可能不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浪费 ,产出的产品使用前和使用后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 环境造成危害。 还要实施绿色营销 ,更好地满足城市游客的绿色需求 ,抢占旅游市场 ,实施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 ) 有利于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 ,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 活 追求的需要 ,于是人们走向自然 ,感受自然的美好。 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 ,实现与自然的交流 ,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都市观光农业园作为一种生态旅游的场所 ,包括几层的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 销策略 4 涵义 :以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原生、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
相关推荐
的水平和质量。 所以,其任职资格要求除了具备一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 条件外,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资格和工作经历等条件。 综上所述,企业在任用会计人员时,应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某种会计职位。 (五)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
些因素都趋于最小;最小与最大对策( WO 对策),着重考虑弱点因素机会因素,目的是努力使弱点趋于最小,使机会趋于最大;最小与最大对策( ST 对策), 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 目的是努力使优势因素趋于 最大,使 威胁因素趋于最小;最大与最大对策( SO 对策), 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机会因素,目的在于努力使这两种因素 都趋于最大。 (二)云锦金瓯广场“ SWOT”分析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进行实用性课题研究,初步拟定去青州市坦博尔服饰 有限公司和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 3)争取本学期利用好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三个模拟实验室(“三合一室”),创造一个学生模拟实训的良好环境,为搞好实训教学奠定基础。 ,使之优化量化,如实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严肃考纪,端正考风,切实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6.继续实行教研室主任、教师互相听课制
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 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规模报
高不超过 5 分) ( 20)测评期内凡个人在市、省、全国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者,每次分别加 3 分。 ( 21)测评期内凡个人在市、省、全国级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学术论文者每次加 4 分。 ( 22)测评期内凡个人在市、省、全国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三、二、一等奖者,市级分别计 3 分;省级分别计 4 分;全国级分别计 5分。 ( 23)测评期内凡个人在市 、省、全国级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第三、二、一名者
2)正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重要部分,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的观点,或解决实际问题。 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 3)结论 (最后一章 ):是毕业论文的结尾,总括全文,加深题意。 对前言中提出的、正文主体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本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结论切记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或者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