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区新华镇15万株蓝莓种苗繁育新建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市场机遇。 因此,大力开发种植以黑穗醋栗、树莓、蓝莓、沙棘等浆果为代表的第三代水果是果品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尤其是林区职工致富的新门路,改善林区现有经 济林结构。 标准化生产示范优质果树,是为农户展示高效的栽培模式及适应环境 而设计的,同时提供给种植户适合本地区的优质种苗和种采模式,供给国内外游客新鲜的有机果品,且随着人们亲近自然、自采自摘、体验农业活动的愿望实现,城市近郊旅游人数和次数逐年增加,可保证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浆果由于其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行情看好,价格稳升不降,鲜果市场售价达 80~100 美元 /公斤,每吨速冻树莓、蓝莓果国际市场售价 15~30 万元人民币,又因其营养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2 保健价值高,加工系列产品也供不应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 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 WTO 后,以劳动力密集型为特点的果树栽培生产成为我们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所在,许多发达国家也积极探寻在我国开展浆果生产和寒地浆果、小苹果加工的可能性,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大力支持浆果产业的发展,树莓、蓝莓、草莓等生产面积逐年扩大,同时促进浆果加工企业的发展,如四川兹色酒庄生产的树莓酒全部出口法国,企业与种植户联合进行浆果的栽培生产与采收加工合作。 通过科研院校进行技术扶持,当地优惠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使得南方草莓、蓝莓、树莓等小 浆果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辽东半岛地区的丹东到大连,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草莓、树莓、蓝莓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丹东地区是草莓和树莓的重点产区,当地有 30余家草莓和树莓加工出口企业,加工生产对原料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东北出产的 笃斯 蓝莓 (Vaccini 一 1111 uliginosum L. )已被开发利用于造酒,由于没有 对蓝莓的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技术等进行 系统研究 ,加之口味、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蓝莓未作为水果广泛种植和利用,野生笃斯蓝莓的驯化与改良工作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 国内对蓝莓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郝瑞教授最先对长白山地区的野生笃斯蓝莓资源进行了 系统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3 调查。 1983年吉林农大 李亚东 教授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 1995年,初步选出适宜长白山区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 4个,同时,对蓝莓栽培技术、土壤改良工作等也做了大量研究,开始推广;并在1997年,从美国、加拿大、 芬兰 、 德国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 70余个,其中包括高灌蓝莓、半高灌蓝莓、矮灌蓝莓、兔眼蓝莓等四大类型。 1999年,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与日本的环球贸易公司合作,在我国开展了蓝莓的产业化生产栽培工作;此外,还通过技术支持和自主发展,在 辽宁省 的沿海地区和 吉林省 的长白山区建立了总计 200 hm 的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 继吉林农大之后,中国科学院南京 植物所于 1988年也开始从美国引种蓝莓进行栽培研究,筛选出适合我国 南方地区 栽培的优良品种。 从 20xx年开始,辽宁、山东、黑龙江、 北京 、江苏、 浙江 、四川等地相继对蓝莓进行引种试栽。 到 20xx年为止,蓝莓种植已经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总面积已近千公顷,发展速度相当快。 吉林、辽宁、山东、浙江、贵州等省发展尤为迅速,在短短 5年间种植面积增长了近 6~ 10 倍,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 我国蓝莓已有 20多年的研究、 种植历史,已初步解决诸如品种、栽培、育苗等技术问题,为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20xx 年 8月 8日,在 大兴安岭 地区首府 加格达奇 ,旨在推进蓝莓精深加工和合作交流的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隆重开幕。 老挝 、波兰、 瑞典 驻华使馆官员, 俄罗斯 、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企业界代表、我国 20 多个省区市代表等 1800 名多中外来宾出席会议。 参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4 加这次国际蓝莓节使包括笔者在内的许 多对蓝莓一无所知的来宾大开眼界,也使一批蓝莓生产经营项目开始启动,这将进一步推进大兴安岭地区蓝莓的精深加工。 以此为契机,大兴安岭地区将进一步积极推进蓝莓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技术现代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产出高效化。 本届国际蓝莓节由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大兴安岭地区 行政公署 、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承办。 蓝莓的推广在 山东半岛 地区也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截止至 20xx年春,该地区种植面积都已经位居中国首位。 20xx年 6月,位于青岛 胶南市 的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被国家林业部的《 中国绿色时报 》评定为中国蓝莓发展之最,其种植面积已将近 7000亩,并先后通过 JAS认证(通过 OMIC认证的日本农业标准规范)、 GlobalGAP认证(通过SGS 认证的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及中国 有机食品认证 (通过中绿华夏认证的中国有机农业生产操作规范)。 20xx 年 5 月,首届中国蓝莓大会申办委员会在青岛成立。 同时,该项目的开展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低产园的改造、 “五荒 ”资源的利用、提高就业率等将起到重要作用,使我省寒地果品产业的发展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国际市场和我国市场果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农业发展空间极大。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优质果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蓝莓生产将继续增长,广大农户迫切需要采取规范化集中供苗的方式 来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因此,集约化育苗必将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在提供优质种苗的同时,该项目生产示范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蓝莓品种,通过标准化繁育栽培模式,应用高效的繁育栽培技术指导生产,使生产的果品达到国内外市场标准需求;通过规范化繁育,满足省内外消费者不同季节对蓝莓的需求;为种植户提供种苗繁育技术、优质种苗和高效的栽培模式。 在各大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下,结合区域资源和市场前景,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培育,带动农户生产,形成高效的产业化生产链条,使该项目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该项目土地资 源、技术服务、种苗供应、生产设施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方案和营销方案针对当前市场需求,产品达到市场需求标准即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后生产的优质蓝莓是满足哈尔滨地区及东三省种植者不同季节对优质蓝莓的需求;蓝莓是当前市场广泛认可的具有营养和保健价值的 “第三代水果 ”和加工的优质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产品供应本地旅游市场和市区居民,销售上会达到供不应求。 项目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使 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十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6 分可观。 项目承担单位已在新华镇司家沟村投入资金数万元,用于购买土地和种植基地的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建设资金有保障,再融入中央、省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则资金、技术、市场、生产条件等方面保障已全面落实。 、方案、模式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蓝莓种苗繁育业健康高效发展,同时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是十分必要的。 营销策略 一、品牌策略:采取多种方式宣传企业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国 内市场占有率。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积极参加全国产品博览会,录制、传播电视纪录片等形式,提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开拓国内外产品市场。 二、时间策略:错开市场供过于求的时间段,在市场供不应求时上市,可为企业带来不错的效益。 三、渠道策略:产品直销市场;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的开设专卖店;进驻大型超市;进行网络营销。 产品营销方案与营销模式 建立一支职责分明、精干高效、分工协作的销售队伍。 与各蓝莓种植企业合作,完善蓝莓产品的供应链。 采取委托代理等形势发展间接销售网点,最终形成直接销售、间接销售有机结合的销售 网络。 在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7 巩固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国际市场,形成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销售网络。 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直销网点,主要采取地级或省级代理商销售模式。 开办网站,实行网络销售。 推行 “订单 ’’和 “期货 ”销售。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该项目产品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需要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以保证对优质蓝莓种植技术的全面掌握;二是繁育种苗病虫害控制及脱毒苗木的繁育能否达到标准要求,这将决定本项目产品能否达到预期指标;三是蓝莓种植与推广在多元化生产过程中能否与时俱 进,快速创新,这将决定本项目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幅度。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一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区域发展的优良蓝莓品种,保证经济效益可持续性发展;二是推广优质种苗,获得高品质果树产品;三是加大科技投入,跟踪监测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确保各类果树产品达到国际标准要求,这将保证产后效益达到最高值,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第五章 建设方案 28 第五章 建设方案 项目依据生产标准,结合镇内市场对蓝莓需求增长趋势,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基础、技术条件,标准化建设温室 5栋,大棚 10栋,年繁育蓝莓种苗 万株 ,品种为北陆等,产品全部销售在哈尔滨及东三省地区市场。 总图布置原则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等规定,参考国家标准,在规划布局设计时,重点坚持如下原则 : (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法规。 在满足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用地为原则,同时为生产及货物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 ( 2)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园区环境条件综合进行总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合理,工程管理便捷,并为方便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 3)充分满足当地城镇总体规划及消防、安 全、环保、卫生等要求,配置合理的绿化设施,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 园区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项目行业特点和园区各建(构)筑物的功能要求,结合园区地形、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地布置本工程建(构)筑物,第五章 建设方案 29 使园区总图布置符合物流有序、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的要求,同时又满足合理紧凑、节省用地的原则,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园区现状 项目拟在阿城区新华镇司家沟村内实施。 园内 地势平坦,园区周围道路通畅,有利于消防安全施救;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施工协作条件对项目建设部都十分有利。 (2)主要规划内容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结合业务发展方向,主要规划了 温室、大棚、厂区道路、门卫、 综合楼 等工程。 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原则遵循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地形,满足园区用地要求。 新建园区统筹考虑道路、建筑、地面排水、工程管线的具体布局要求。 项目建设的园区场地地势平坦,场地竖向设计为平坡式布置。 入口紧靠道路。 人流与物流分开,各运输点道路构成环状布置,既方便了运输走向,又优化了建筑组群。 各单体的室内根据园区地面、路面,雨水排放的容许坡度统一协调确定,并考虑尽量 减少土方工程量。 厂区道路和绿化 厂区道路采用城市型水泥混凝土道路,围绕各建筑物布置 , 同时充分考虑园区内部通道与外部道路的贯通,留足消防通道,在形成简第五章 建设方案 30 捷的单向运输路线的基础上,能够满足园内运输以及园区消防疏散等要求。 对园区周边予以绿化,种植花草和树木,已达到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降低噪声、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及美化环境的目的,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 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10018793) 《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 GBJ1687) 种苗繁育生产主要技术规格和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00849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1681995) 《环境空气标准》( GB3095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xx)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大允许浓度》( NY/T39120xx) (工艺)方案 技术路线及流程 图 51 技术流程 温室大棚准备 种苗繁育 施基肥 移栽 浇水缓苗 施缓苗肥肥 培肥培土 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收获 第五章 建设方案 31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 按照相关 蓝莓 优质种苗繁育及生产 技术规范要求,制定 蓝莓 种苗繁育及生产技术的具体技术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把好生产过程质量关。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选择丰产、抗病虫品种,调整耕作制度,以生态调控、农业措施及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好本地天敌资源进行自然或人工控制病虫害。 生产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做到事先有规划,实。阿城区新华镇15万株蓝莓种苗繁育新建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