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模板内容摘要:
E)、开放式数据访问 (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 Windows 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电脑已经成为挂在我们嘴角的一句口头禅,它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字处理、信息管理、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教育培训以及游戏娱乐等。 Windows 系统的推出使电脑从高雅的学术殿堂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各行各业的人们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够使用电脑完成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 然而,虽然现在世界上已经充满了多如牛毛的各种软件,但它们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特殊需要,人 6 们还不得不开发适合自己特殊需求的软件。 我们都知道,学生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所以学生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 ,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 ,另外时间一长 ,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 ,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 了不少的困难。 而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 ,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很有必要 ,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将就这一套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 ,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系统的功能简介 本系统主要可以实现以下的管理功能:学生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奖惩管理等。 学生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由 学生档案 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奖惩管理 等模块组成 ,特规划如下 : 用户管理模块 (CTRL+A):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设置 ,包括添加用户、修改密码、删除用户等等。 班级管理模块 ( CTRL+C) : 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全系班级的管理工作,包括:班级信息添加、班级信息修改、班级信息删除,这三个功能模块各自独立,完成班级信息的管理。 学生档案管理模块 ( CTRL+D) :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学生的个人信息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添加、档案修改、档案查询、删除等功能,从 而方便学校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基本情况的快速查询和了解。 课程管理模块 ( CTRL+E): 该模块对各个班级的课程进行设置,方便了学校教务处的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 该模块包括基本课程添加和班级课程设置两个模块。 7 成绩管理模块 ( CTRL+F): 学校的成绩管理工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主要手段,本模块包括成绩添加、成绩修改、成绩查询、删除等功能模块。 奖惩管理模块 ( CTRL+G): 奖惩管理工作是检验学生在校综合表现的一个方式,本模块包括奖项添加、学生获奖 设置等到功能模块。 报表打印模块 ( CTRL+J): 该模块是方便管理人员打印相关信息,包括打印班级信息、学生学藉信息、学生成绩、 学生获奖情况等模块。 帮助模块 该模块为首次操作该系统的人员提供了方便,它提供了有关操作的信息以及系统的版权。 系统开发的目标 出于本系统是学校学生管理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系统设计目标将最终定位于完成以上所述的系统主要业务的基本模型上。 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 2. 系统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 班级管理业务流程图: 学生班级 班级 输出 教务处 输入计算机 班主任 图 2— 1 8 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图: 课程管理业务流程图: 成绩管理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 由于本系统的数据模块较多,下面仅以学生成绩管理模块为例来进行编制。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0 层数据流程图: 输出 档案 学生档案 教务处 输入计算机 班主任 图 2— 2 输出 教务处 输入计算机 教师 学生 课程 课程 图 2— 3 输出 教务处 输入计算机 教师 学生 成绩 教师 图 2— 4 查询 统计分析 学生 成绩 管理 系统 学生情况 学籍管理部门 学生成绩 教师 教务处 学生 教师 图 2— 5 9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 层数据流程图: 数据存储分析:实体联系图 数据模型设计。 首先来做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 ER 图,分析这个问题的实体,从系统分析可以知道,学生的成绩是由任课教师按照课程给出 的,学生、课程、教师组成了这个系统的三个实体。 再分析三个实体之间的联系。 首先,这三个实体不是一个统一体,学生成绩与教师没有内在联系,教师必须通过课程实体才能与学生建立联系,因而先不考虑。 课程与学生这两个实体是多对多联系;一位学生要学习多门课程,一门课程有多位学生共同学习。 而学习成绩是这两个实体“学生”和“成绩”共有的属性,应填在二者的联系“学习”边。 因为成绩既不是学生独有的,也不是课程独有的而是学生和课程二者共有的。 这个 ER 图可画成下图。 学生管理系统中学生与课程的 ER 图: 成绩 学生管理 课程管理 成绩管理 统计分析 学生 D1 课程 D2 D3 管理 部门 教务 教师 查询 管理 图 2— 6 m n 学生 课程 成绩 学习 图 2— 7 10 学 生与班级的 ER 图 : 教师与课程的 ER 图: 实体之间关系 ER 图 : m n 学生 班级 学生人员 组成 图 2— 8 n 教师 课程 教学 l 图 2— 9 n l 班级 组成 组成人员 n l m n 课程 成绩 选修 教学 教师 学生 图 2— 10 11 教师与课程的 ER 图组合到一起,得到最后的 ER 图,有了 ER 图,就可以设计数据库。 下图为数据模型图。 功能分析:功能层次图 实体模型 数据模型 l m n 学习 学生 课程 教师 学习 学习 m 课程 教师 学生 数据库 图 2— 11 图 2— 1 学生管理 登录 打印报表 课程管理 班级 程设 基本课程添加 成绩管理 学生 费浏览 学生缴费添加 基本学费设置 学生 费查询 信息查询 学藉管理 档案查询 档案添加 档案浏览 档案删除 奖惩管理 奖惩设置 奖项添加 用户管理 添加用户 退 出 班级管理 添加班级 班级浏览 班级修改 助 图 2— 12 12 软件模块结构设计 3. 1. 1 系统方案确定 通过对系统的调研与分析,系统主要应完成的功能有:班级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交费管理、 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3. 1. 2 软件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 : cc 班级课程 (各班相关课程 ); cf 班级信息 (各班的资料 ); cuf 课程信息 (各门课程资料 ); pf 奖惩信息 (奖惩信息 ); ps 奖惩情况 (获奖人员情况 ); sf 成绩 (学生成绩 ); stf学生信息 (学生的资料 ); uf 用户信息 (用户名和密码 )1. sf sf cf stf stf cuf cuf sf sf ps ps ps ps uf uf ps ps sf sf cuf cuf stf stf uf uf uf uf cf cf Sf ps Sf ps 学 生信 息管理 判断用户身份 分配处 理 用户 管理 班级管理 学藉管理 课程管理 成绩管理 奖惩管理 打印报表 输入数据 识别身份 帮助 输入数据 更新用户 输入数据 更新信息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 输入数据 更新信息 更新课程 更新成绩 更新信息 打 印 帮助信息 图 3— 1 13 代码设计: 学号: xx xx xxx 班级编号: xx xx 年级 专业 编号 年级 编号 输出设计: : 输出的内容主要是系统给出对用户进行的分析结果,其中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选课情况,成绩单,成绩趋势表等。 : 我们拟定采用打印机为主要输出设备,打印出来的内容可以供以后用户随时随地查阅分析。 : 采用类似报表的形式输出,分表头,表体和表尾。 报表的输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不同形式。 对于单个用户一次性使用的表格,因为没有保留价值,可以在显示终端上输出。 对于个用户需要多次使用的表格,可打印输出。 需要长期保留的输出的报表,可采用磁盘文件形式输出,以便 保存。 输入设计: 输入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向系统输入正确的数据。 在此前提下,应做到输入方法简单,迅速,经济,方便。 所以,因该遵循最小量原则,也就是保证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使输入量最小,这样出错几率小;简单性原则,输入的准备,输入的过程应尽量容易,以减少错误发生。 早检验原则,对数据的检验尽量接近原数据发生点,使错误能及时得到改正;少转换原则,输入数据尽量用其处理所需形式记录,以避免数据转换介质时发生错误。 数据库设计 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 目前主要有六种范 式: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BC 范式、第四范式和第五范式。 在这六种范式中,一般只用前三种 ,对于常用系统就足够了。 而且这五种范式是“向上兼容”的 ,即满足第五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一、二、三、四范式,满足第四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第一、二、三范式,„„,依此类推。 简单的介绍前三种范式。 第一范式 (first normal form,简称 1st NF)就是指在同一表中没有重复项出现,如果有则应将重复项去掉。 这个去掉重复项的过程就称之为规范化处理。 在本文所讨论的开发方法里, 1st NF 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因为我们按规范化建立的指标体系 14 和表的过程都自动保证了所有表都满足 1st NF。 第二范式 (second normal form,简称 2nd NF)是指每个表必须有一个 (而且仅一个 )数据元素为主关键字 (primary key),其它数据元素与主关键字一一对应。 即表中其它数据元素都依赖于主关键字,或称该数据元素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模板
相关推荐
容是建立集中打印和数据集中存储的中心数据库,并能更方便地与处部网络连接,例如与供应商的外部网连接。 孙玲是蓝盒公司的 IT 经理,正在考虑本公司的网络组建方式采用哪一种更合适,是采用“客户 /服务器”方式,还是采用“对等网络”方式。 目前,销售部门缺乏有效的备份机制,员 工把文件保存在自己的机器上,再定期备份到 CDROM 上。 对于这一问题,李晨认为在新的基础设施中必须有一个中心备份设备
4, 5, 6, 7,以 10为模,分别以下列为权,求出相应的校验位。 9 4 3 5 4 2 1 1*9+2*4+3*3+4*5+5*4+6*2+7*1=9+8+9+20+20+12+7=85 MOD( 85/10) =5 9 4 3 5 4 2 15 1 2 5 4 7 3 1 1*1+2*2+3*5+4*4+5*7+6*3+7*1=1+4+15+16+35+18+7=96 MOD(
三是由于管理手段落后,多数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例如,鸡西矿业集团一直要求合同必须经审计科审核后,采购员方能采购入库。 但物资供应公司采购的物品有 13000多种,一年产生上万份合同,最小的合同额只有几十元,审计科根本无法逐份审核。 个别人很 “ 聪明 ” ,能巧妙 “ 绕 ” 过法律约束,把一些不合法行为变成合法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 潜规则 ”。 “ 潜规则 ” 的背后,常常是赤裸裸的腐败
的系统,包括生产规划、主生产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与其他计划功能。 进一步地,当计划阶段完成并且作为实际可行的计划被接收以后,执行 阶段随之开始。 这包括投入 /产出控制、车间作业管理、派工单以及来自车间及供应商的拖期预报。 “闭环”一词所指的,不仅包括整个系统的这些组成部分,并且还包括来自执行部分的反馈信息,目的在于使计划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有效。 冷链 cold chain
公式、模型停留在教科书中,不易掌握。 (3)应用内容缺乏有机结合。 从管理会计实际运用情况来看,还处在零星分散状态,彼此间缺乏有机联系,尚未形成有效的信息系统。 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引进和推广的成功经验,对这些经验的引进推广没有统一的保障机制,很难保证管理会计应用的系统性、完整性。 (4) 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 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