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营运机制研究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内容摘要:
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营运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② 对国外先进的 公 共 平台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成熟、发展快、有影响的科技公共服务平 台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重点对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报务模式进行研究,从中找出符合我省公共服务平台运作的模式,与现行体系结构、运行模式进行比较,设计出新的、更科学的符合我省实际的服务模式。 ③ 以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对象,对对象的属性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套适合该平 台运行的架构体系。 采用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服务体系各节点进行细分,并确定各节点的任务、目标,提出平衡节点理论。 9 技术路线如下: 设 A 为省级节点(省平台), B 为市级节点(市县), C 为社会节点,在本项目中合理配置各节点的功能,为每个节点划分不同的任务和营运目标,如: A 节点负责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对各 B、 C 节点进行绩效考核,对 B、 C 节点的需求进行评估和响应,对公益服务进行考核,对增值业务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投入营运以及负责全省各节点人员培训和重点服务项目培训等。 B 节点负责本地区的服务,在完成本地区公益性目标基 础上开展增值服务,对本地区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本地区的销售目标,负责辖区内客户关系,处理辖区内客户投诉,向 A 节点提出建议,适当开发只针对本地区的服务产品,开展辖区内用户培训等。 C 节点可独立就某项服务进行销售,开展全增值服务,同时 C 节点也可开发新的服务产品,通过 A 节点进行销售。 对每个服务产品进行收益分配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比较科学又为各节点接收的分配体系。 建立绩效评估的数学模型,建立节点绩效考核的系统。 2. 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业务进行评估 对科技公共平台的业务按两大类进行划分:公益型服务和增值服务。 引入服务产品的理念,对所有服务 进行市场评估,形成服务产品,采用目 标管理的方法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业务和活动进行细分,加强知识管理和绩效考核,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 ① 建立增值业务评估数学模型,把以科技公共平台基础的各项业务和服务进行细分,引入服务产品的理念,用产品的形式重新定义。 对每一个产品进行科学评估,通 过 产品投入、用户需求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周期内回报曲线、产品的维护等方面给出定量分析,辅以专 家意见,给出可行性研究结论,以确定是否投放市场,这部分的关键是参数 的确定和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 ② 对每一项业务 进行绩效评估,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服务产品,无论是公益性的还是增值服务都要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通过绩效考核确定是否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这部分研究的关键是绩效考核的内容确定和数学模型的建 10 立,使各项服务可能过计算机系 统自动给出考核结果,使绩效考核更为客观 ,同时也可降低平台的营运成本。 ③ 引入目标管理的方法进行知识管理,对各节点进行业务评估。 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组织活动的期望成果,是组织使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化,是衡量组织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始点,是决定任何行动的先决条件;目标也是管 理活动的终点,是衡量各种行动是否合理的标志和尺度。 本项目将探索引入目标管理的方法,对公共服务平台的业务进 行 有效管理和考核,围绕平台目标的实现,以任务、活动为主线,将整个营运过程的行为通过任务和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对任务的管理将平台的目标、人力、实体、资产、文件等信息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规避风险,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④ 评估参数的确定,重点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 , 它的 设计原理是基于平衡计分卡, 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 SMART 原则 ,其中 S 代表具体 (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 代表可度量 (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 代表可实现 (Attainable) ,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 低的目标; R 代表现实性 (Realistic), 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 代表有时限 (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四、 计划进度 ( 包括总的研究期限和按季度的计划进度 ) 与考核指标 (不超过 1000 字) 1.计划过度 本项目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软课题理论研究,第二阶段进行区域实验,具体计划如下: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12 月 资料收集、调研考察;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 平台建设、服务体系、服务产品评估、人才队伍 11 建设等进行专题分析、调研。 撰写相关论文、调研报告;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12 月 平台营运体系分析和营运网络构建, 撰写相关论文;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7 月 进行平台营运综合实验,撰写相关论文,撰写研究报告。 项目鉴定验收。 2.考核指标 ① 是否提出了公共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理论,对各节点间的关系、属性有清晰的表述; ② 各节点间分配数学模型的建立; ③ 采用目标管理的理论对平台的业务和活动进 行细分,建立平台目标管理的体系; ⑤ 服务产品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 ⑥ 服务产品营运绩效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 ⑦ 节点营运绩效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点。 五、 提交成果的形式、预计水平以及成果预计应用领域和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不超过 1000 字) 本项目完成后 拟达到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包括: ⑴ 提交研究报告 1 份; ⑵ 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34 篇; ⑶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实验区进行实验,并提交实证分析报告 1 份。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对现有省级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现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中的关键因素; 通过参考国外有影响的科技服务平台的营运经验,结合江苏省科技平台建设的实际,提出适合江苏省乃至全国其它省市科技服务平台的营运策略和 12 理论; 首次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中引入服务产品的理念,通过对产品的评估和成本核算,对平台的增值服务进行科学定义; 引入绩效考核和服务评估的方法,对平台的各项业务和各个节点进行科技的评估和考核,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使绩效考核和业务评估更科学、更客观、更合理; 采用目标管理的理论,对服务平台的各项业务和活动进行目标管理, 围绕平台目标的实现,以任务、活动为主线,将整个营运过程的行为通过任务和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 以江苏省知识产 权服务平台为研究的具体对象和小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营运机制研究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
相关推荐
体的学习型的科技人 才团队呢 ?这就要求公司要有目标、有意识地牵手一些科研院校等社会智库资源 ,组建和发展 几个具备专业特色的协作队伍和研发基地 ,本着互利互惠的合作精神 ,形成公司出市场、院校 出技术、协作 出产品的研发格局 ,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大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公司专家人才库和专家组制度 在公司内部选择和聘用具备条件的员工组建专家人才库
其他档案 020205DK+年度 020205BR+年度 …… 与销售相关的其它档案 同上 长期 市场档案 0202 客户档案 020201DK+年度 020201BR+年度 …… 现有客户信息、市场信息、潜在客户信息等 表示 2020 年 DK 客户档案中第 1 案卷中的第 1 个档案 长期 售后服务客户档案 020202DK+年度 020202BR+年度 …… 售后服务客户信息等 同上 长期
里曼、卢桑( 2020),《光阴似箭 ——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5]洪银兴,( 2020b),《产业创新与新增长周期》,《经济学动态》 第 10期 [6]贾根良( 2020a),《 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 ,《天津社会科学》第 6期 [7]贾根良( 2020b),《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 《当代经济研究》第 9期
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固定轮班编号。 固定轮班编号、名称是不可重复的。 员工排班(工厂版) 员工排班用于对一段时间内某些人按照一定的班次上班进行排班 【使用步骤】: 点击菜单 “ 考勤管理 — 员工排班 ” 进入员工排班窗口 ,这里提供 “ 输入选择 ” 和 “ 树状选择 ” 两种方式供选择,默认为 “ 输入选择 ” 方式: 单击 “ ” 按钮进入人员选择的窗口,选择需要的人员,如图:
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固定轮班编号。 固定轮班编号、名称是不可重复的。 员工排班(工厂版) 员工排班用于对一段时间内某些人按照一定的班次上班进行排班 【使用步骤】: 点击菜单 “ 考勤管理 — 员工排班 ” 进入员工排班窗口 ,这里提供 “ 输入选择 ” 和 “ 树状选择 ” 两种方式供选择,默认为 “ 输入选择 ” 方式: 单击 “ ” 按钮进入人员选择的窗口,选择需要的人员,如图:
0 人。 3 11:00— 12:00 忙碌,做饭,售饭。 人数较多,吃饭职工不断。 4 14:00— 16:00 清闲,休息,零星售饭,打扫卫生。 就餐职工较少, 30— 40 人。 5 17:00— 19:00 忙碌,做饭,售饭。 人数较多,吃饭职工不断。 6 21:00— 0:30 清闲,休息,零星售饭,打扫卫生。 就餐职工较少,有零星就餐职工。 一名职工 不同时间段 完整的 购 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