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简介内容摘要:
果草牧菌‛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 建立示范点 400500亩,推广 20203000亩,进行以草粉替代 3050%精料生产配合兔料,达到与常规饲料相当的饲养效果,增收节支达2030%以上。 与南安市畜牧科技示范场合作在南安官桥选择以重度侵蚀 地为代表的农业开发地,进行生态恢复与畜牧(肉牛)利用相结合的专题规划,建立适于取土废弃侵蚀地生态恢复应用的‚林果草牧‛综合治理模式示范基地 300400亩,推广 50006000亩,并发展优质山地牧草 肉牛生产,增产节支达 2030%,减少水土流失 70%以上。 本项目以科企结合方式与水吉金狮果牧场、南安市畜牧科技试验场、南平市绿洲兔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红壤丘陵经济林地(果园)开发地、林伐转作迹地、 取土废弃侵蚀地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 3种保护性开发模式示范基地,建立起 1500020200亩以牧草为纽带的 红壤 丘陵开发地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示范 、 400500头肉牛养殖场和 30005000只肉兔养殖场各一个,达到 180260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水土流失 70%以上,提高土壤有机质30%以上,达到生态恢复与综合开发有效统一。 八、转化方式: 合作开发 九、联系方式:联系人: 翁伯琦、应朝阳 电话: 059187884600、 87595812 地址 : 福州市 晋安区 埔 垱 350013 Email: 十、联系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 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简介 项目编号: A0510 一、项目名称: 红壤区决明属牧草综合利用及产业化示范 二、项目完成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三、 项目评价方式: 鉴定 四、组织评价单位: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五、 获奖情况: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项目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七、内容简介: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区域,全省土地以红壤丘陵山地为主,红壤占全省总面积的 %,资源的现状要求我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转向红壤山地,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 整,草食畜牧业在我省得到快速发展。 19792020年我省畜牧业产值年均递增达 %,同期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提高到 %,已成为我省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同时,我们的牛羊兔肉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随着我国加入 WTO,出口的机会与潜力还在扩大,草食畜牧业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而饲草业显然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成功与否重要因素之一。 我省森林覆盖率虽居全国第一,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垦与利用,造成开发与保护脱节,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并进而导致红壤开发经济效益低。 据统计,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省总面积的 %。 而种草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覆盖达到生态保护作用上与种树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是保护我省生态环境重要的绿色屏障之一。 因此,充分利用我省红壤山地增援,在红壤山地果茶园套种优质牧草、绿肥,利用荒山荒坡种草养畜,大力发展草食性、节粮型畜禽业。 不仅可增加覆盖、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而且通过草食畜牧业发展既可满足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不增加人畜争粮的矛盾,达到农业开发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优化发挥,实现保护性开发、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协调与统一,对促进我省‘生态省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现实与深远的意义,是我省未来广大山区乃至农业开发的必由之路。 本项目以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成果‚红壤区决明属牧草筛选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的主要技术和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的‚闽引羽叶决明‛、‚闽引圆叶决明‛以及通过福建省认定的‚福引圆叶决明 1号‛等决明属牧草品种为核心,采用决明品种在生态果园利用模式、侵蚀荒山的生态恢复与畜牧利用模式及相关配套技术,通过与有关农业企业结合的形式建立种子生产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基地,以此为基础在我省及周 边省份进行推广利用。 合理开发红壤山地资源,实现保护性开发,发展草畜业是我省未来农业的主要道路,本项目的建设将为我省乃至全国在红壤山地应用决明牧草建立基础。 本项目以科企结合方式在全省建立起 12002020亩决明牧草种子繁育基地、 10000亩决明牧草种植基地、 2020头肉牛养殖场、和 1000050000只肉兔、长毛兔养殖场各一个,形成年产 2030吨左右的种子生产规模,可达到 160240万元的经济效益。 生产 4万吨草粉,产出牛肉 400吨,兔肉 20吨,经济效益 300500万元。 八、转化方式: 合作开发 九 、联系方式:联系人: 黄毅斌、应朝阳 电话: 05918757291 87595812 地址 : 福州市 晋安区 埔 垱 350013 Email: 十、联系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简介 项目编号: A0511 一、项目名称: 抗黄 1号的转化 二、项目完成单位: 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 三、 项目评价方式: 评审 四、组织评价单位: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五、 获奖情况: 六、项目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七、内容简介: 花生是世界最重要的四大油料 作物之一,在市场上其价格高于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其他大田作物。 我国的小麦、大豆等其他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农产品,其比较优势更加明显。 发展花生生产是解决我国人民营养短缺、满足健康保健的需要,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产品收入的迫切需要。 随着各国对花生蛋白价值认识的加深,花生作为天然植物蛋白质资源的作用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省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020年已达到 163万亩。 在大田粮油作物中面积仅次于水稻和甘薯,居第 三位。 我省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十分严重,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肝癌。 我省肝癌死亡率 ,仅次于上海 万,居全国第二位(全国平均 )。 我省花生生产要上新台阶,应加速推广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 抗黄 1号的成果转化,可减轻黄曲霉毒素污染。 这对促进我省花生生产和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方案: :( 1) .抗黄 1 号的提纯复壮,花生品种在生产过程极易产生机械混杂,造成种性退化。 特别是抗性方面的退化,必将降低对黄曲霉的抵抗能力。 因此,要不断地进行品种的提 纯复壮工作。 拟在同安良种场采用‚四圃法‛进行提纯复壮工作。 ( 2) .繁种基地建设,花生的种子繁育主要是以秋繁为主,必须在我省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各建立种子繁育基地进行生产,提供生产的需要。 拟在漳浦、同安、新罗建立秋繁基地。 :在我省花生产区漳浦、同安、晋江、南安、惠安、荔城、福清、平潭、新罗等地建立生产示范点、示范片,进行抗黄 1号的推广,并向全省辐射。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2 年的多点试验结果,平均亩产荚果 ,比对照增产 % ,籽仁 公斤,比对照增产 %。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油酸含量 %,亚油酸含量 %, O/L 值。 :抗黄曲霉、中抗青枯病。 : 125天左右。 预期实施效果: 1. 采用‚四圃法‛进行提纯复壮,年提供原种 50 公斤,建立秋繁基地面积 8000亩,年生产种子 240 万斤左右,可供良种更新 8 万亩。 2. 抗黄 1 号花生品种 3 年累计推广 60万亩,示范片产量达到 250公斤。 3. 可以减轻黄曲霉毒素污染。 促进我省花生生产和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八、转化方式: 合作开发 九、联系方式:联系人 : 唐兆秀 电话: 87572124 地址 : 福州市郊新店省农科院作物所 Email: 十、联系单位: 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 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简介 项目编号: A0512 一、项目名称: 灵芝等几种药用菌深加工研究 二、项目完成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三、 项目评价方式: 鉴定 四、组织评价单位: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五、 获奖情况: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项目技术水平: 国内先进 七、内容简介: 自 80年代以来,福建省一直是我国食 (药 )用菌生产和出口创 汇大省,曾以盛产香菇、双孢蘑菇等驰名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但近年来却出现 南菇北移 的现象,究其原因,除劳动力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后深加工产业化水平滞后。 福建省是药用菌生产数量最多的省份,灵芝和姬松茸是我所最早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并开辟建立全国最大的灵芝和姬松茸生产基地, 90年代福建的灵芝年产量 400t 左右、姬松茸 300t 左右,多数外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由于单纯的原材料出口,其运输不便,附加值不高,国际市场竟争力不强。 同时,在产品中有 12%左右,由于商品外观欠佳,不能直接出口, 难以消化、价值低等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 在加工技术上,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还是溶剂 (热水、乙醇 )提取、高速离心喷雾干燥等技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而在日本等先进国家,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及真空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已较普遍;此外,中国香港特区正着手建设现代化的中药港,台湾省也在实施中药现代化加工的产业创新计划。 在功能评估方面,目前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加工产品的研制开发过程缺乏科学依据的指导;而在国际上,如日本等国利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和成分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原料或成品的功能性有效成分, 并筛选高含有效成分的特殊品种进行栽培和做为保健品或药品的加工原料。 只有通过采用日本等国家和国内制药行业的提取加工工艺,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竟争能力,从而增加菇农的经济效益,促进药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对灵芝 Ganoderma lucidum、姬松茸 Agaricus blazei、太阳菇 Agaricus sylvaticus 和灰树花 Grifola frondosa等几种药用菌子实体及孢子粉的营养及有效成份进行较为系统的测试分析和比较;并根据其功效成份开发出具有商品价 值的保健食品、药品及制药原料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满足国内外食品医药市场需求。 通过研发,形成 7个可推向市场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 ‚灵芝孢子丸‛和‚灵芝康宝液‛等 2种深加工产品,获得卫食健字批号 ; ‚灵芝袋泡茶‛和‚姬松茸康元冲剂‛等2 种深加工产品,分别获得闽卫食批字、闽卫食新字; 灵芝、姬松茸、灰树花等 3 种药用菌浸膏粉。 项目实施期内,提取加工生产灵芝、姬松茸等药用菌深加工产品,含浸膏粉、微粉未及破壁灵芝孢子粉在内,销售回笼款达 1152 万元,按市场零售价统计可达 3000万元以上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此外,生产所需要的加工原料均从闽北(灵芝等)、闽南(姬松茸等)药用菌生产基地采购,累计购入灵芝、姬松茸(干菇)和孢子粉等药用菌原料 72吨,收购价达 530多万元。 充分发挥了本省药用菌深加工原村料产地的农村及山区资源优势,有利于解决当地菇农(灵芝、姬松茸等药用菌)收购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八、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九、联系方式:联系人: 唐建阳 电话: 059187591843 地址 : 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埔 350013 Email: 十、联系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简介 项目编号: A0513 一、项目名称: 龙眼鬼帚病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二、项目完成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三、 项目评价方式: 评审 四、组织评价单位: 福建省 农业厅 五、 获奖情况: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项目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七、内容简介: 龙眼鬼帚病是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检疫性病害,一般减产 2- 3成,重达 5成以上。 不仅福建,也是我国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龙眼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荔枝鬼帚病 在福建也有潜在危险,一旦染病很难根治。 通过生态途径的一系列综合措施的治理,能有效控制其危害,对龙眼荔枝产区鬼帚病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符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果树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龙眼鬼帚病毒系线状病毒,可通过苗木、虫媒和土壤多种途径传播,迄今未能找到有疗效的药剂,防治难度很大。 生态途径防治主要有生态系统的优化控制和生态环境的净化等两方面:前者主要采取引进生物种群(如果园间作套种,实行免耕,种植豆科绿肥)、引进益虫(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等)、改变病原对寄主的适应性(应用抗病良 种等),改善果园空间条件(如截枝减毒等),后者主要是做好田间防疫和使用符合安全绿色果品要求的化学或生物农药,两者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治理 ,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有: 针对我省龙眼新育、引进品种和种质资源开展大量的田间调查和室内抗性鉴定,发现龙眼品种间对鬼帚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立冬本‛、‚水南 1号‛等抗病品种。 建立龙眼茎尖培养直接成苗的技术体系,采用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药物处理为主要手段,攻克了脱毒技术难点。 成功应用高效价龙眼鬼帚病毒抗血清于龙眼鬼帚病的检测。 在龙眼上首次提出‚一园(无 病毒母本园)、三圃(采穗圃、砧木圃、嫁接苗圃)培育无毒苗的重要技术模式。 研究明确截枝减毒具有控病壮树的增产效果。 首次提出运用生态防治技术控制龙眼鬼帚病,取得。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简介
相关推荐
项目负责人: 电话: 2 本招标项目名称、招标编号和标段划分 招标项目名称: 招标编号: 标段划分: 招标人允许投标人 提出资格审查申请的标段数量: 招标人允许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的标段数量 : 招标人允许中标的标段数量: 3 资金来源和 落实情况 资金来源: 出资比例: 资金落实情况: 4 建设地点 5 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 工程造价 (工程费用限额) : 福建省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文件(
财政厅 按职责分工, 负责对担保机构的资金申请、使用情况及审 计机构开展担保风险补偿专项审计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 七 条 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 对违反规定的,除全额收缴风险补偿资金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 八 条 获专项资金补助的担保机构,应于次 年向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
,腐烂、虫蛀、通裂 、刀伤、霉变毛竹不得使用 符 合 规 范 要 求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小头有效直径应大于 60mm,顶撑小头直径应大于 55mm,栏杆小头有效直径应大于45mm,绑扎绳材料应有合格证,不得一扣绑三根 符 合 规 范 要 求 4 立杆 立杆中距为 ;步距应大于 符 合 规 范 要 求 外立杆高过檐口:平屋顶应大于 ,坡屋顶应大于 立杆搭接长度应大于 ,且接头要跨过一皮架
里程间隔 30000 公里或不超过 120 天。 重型货车、半挂牵引车、半挂车、全挂车一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 10000 公里或不超过 30天;二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 40000公里或不超过 120 天。 低速货车、三轮汽车一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 5000 公里或不超过 30 天;二级维护周期为最大行驶里程间隔 20200 公里或不超过 120 天。 (三)
招标人签订合同的,在签订合同时提出附加条件或者更改合同实质性条款的 ,招标人可取消其中标资格并没收其投标保证金,给招标人造成损失超过投标保证金数额的,中标人应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除没收其投标保证金外。 本招标文件规定 的开标时间遇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无法正常开标、评标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顺延开标时间或采用其它方式开标、评标。 履约保证金: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直接转为履约保证金。 福建省建 筑工程 勘察
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测试、培训、试运行、发布以及推广运行 等不同环节 所需 的 软硬件 部署方案 及实现方案 , 同时还要考虑系统运维阶段的开发测试环境、培训环境、试点及发布环境等软硬件部署方案及实现方案。 3) 数据架构及应用方案 投标人应结合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对系统数据库逻辑部署、数据架构、数据模型和数据利用等几方面的内容提出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省级集中系统的生产、查询、在线历史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