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新园商住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安装交叉作业多工种协调配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材料按计划进场,并按规范要求抽检。 第四节 劳动力的配备 一、劳动力的安排实施 施工现场配备专业质量员,严格检查把质量通病控制在施工过程中。 对已进场的队伍实施动态管理,不允许其擅自扩充和随意抽调,以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人员相对稳定。 未经项目部质量、安全培训的操作工人不允许上岗。 加强对劳务单位的管理,凡进场的劳务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协调、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 二、劳动力的配置计划 根据四川省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劳动力配置计划分别见下表 编制单位: 20 所示: 劳动力配置计划(按分部工程安排) 序号 阶段 工种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饰阶段 清理收尾 1 钢筋工 15 25 2 2 木模工 20 30 5 3 混凝土工 30 50 4 架工 15 20 20 6 5 电焊工 4 4 4 2 6 防水工 10 10 7 电工 2 3 3 1 8 机械工 1 4 2 1 9 机操工 2 6 4 2 10 机修工 2 2 2 11 油漆工 10 6 12 水电安装工 12 20 13 砖抹工 20 60 70 10 14 测量工 2 4 1 15 试验工 2 2 16 材料保管 2 2 2 1 17 工地护警 1 2 2 2 18 普工 30 40 40 30 合计 148 人 276 人 196 人 62 人 编制单位: 21 第六章 施工机械配置 第一节 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 为满足施工需要,缩短工期,各施工阶段须配备足够的施工机具,并注意不同阶段机具的需求差别及有效衔接,现分述如下: 基础与主体施工阶段主要机械需用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额功率 kw 备注 1 塔吊 QTZ4808 1 中国成都 20xx 1 2 龙门架 MJ— 30 2 中国广元 20xx 2 3 砼搅拌机 JDY350 2 中国德阳 20xx 2 4 钢筋切断机 GJ40 1 中国成都 20xx 1 10 5 钢筋弯曲机 JGB740B 1 中国成都 20xx 1 3 6 630 电焊机 BX— 630 1 中国成都 20xx 1 22KVA 7 对焊机 DX— 330 1 中国成都 20xx 1 35KVA 8 木工园盘锯 MJ225 1 中国成都 20xx 1 3 9 插入式振动器 Z— 55 6 中国成都 20xx 6 10 平板振动器 Z20— 80 2 中国成都 20xx 2 12 水准仪 S2 1 中国杭州 20xx 13 经纬仪 J2 1 中国北京 20xx 第二节 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如下: 龙门吊两台,各单元一台,作施工期间主要材料运输。 断钢机、钢筋调直机各 1 台,放在钢 筋房右侧。 砼搅拌机 2 台,放置靠塔机附近。 钢筋交流弧焊机、对焊机各 1 台,放在钢筋房。 水泵 2 台。 供施工期间的砼养护、砌筑、抹灰及消防等 编制单位: 22 用水。 第七章 主要施工方案 第一节 施工测量的控制 一、平面轴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红线图及总平面规划图进 行现场总平面测设,建筑物为 L 形 ,在转角处和四大角设轴线控制点 ,要求轴线闭合,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因本工程平面属异形,弧形部分在 E 轴设平面座标,对各轴线进行控制。 各轴线尺寸测设按复测法量距,控制量距误差。 每楼层平面轴线投测均从底层各轴线的控制点用经纬仪直接向上引测,保证房屋 整体垂直度偏差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二、标高;根据业主和施工方以街沿为控制点进行测量,综合考虑后确定 为正负零水准点,引测至施工现场内的相对固定水准点,作为控制建筑标高的基准点,然后再用水准仪测设至各施工段的标高控制点上,用以指导施工。 三、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房屋四大角、结构发生变化处及正、背立面的房屋中部;建筑物的房屋四大角,直墙段每隔 20m处均设置沉降观测点。 在底层现浇柱的 + 处理设沉降观测预埋件。 首层施工完成后观测一次,以后主体每升高一层楼观测一次,上部装饰全部完成后观测一次,工程交 工后定期观测。 均由专人负责观测,记录资料要准确无误,妥善保管,列入竣工资料。 四、工程测量要求固定人员观测、记录、整理,固定仪器、 编制单位: 23 固定控制点、水准点,保证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注意控制平面测量误差及高度测量误差。 每次测量后,施工前应作测量闭合差计算,保证施工测量无误。 所有测量工作都必须经业主、监理工程师复核,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能动工和继续施工。 作好分中放线工作,每次分中放线完成后,必须经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再次对中心线、标高等进行检查复核。 五、 测量中应 注意的问题 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平线时,最好是用直接 调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 由177。 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测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工程垂直度(竖向)的控制 ( 1)、方法;该工程垂直度(竖向)的控制采用光学经纬仪 外控法中的延长轴线法进行,方法是将光学经纬仪安置在延长轴线的控制桩上,后视首层轴线后,抬起望远镜将轴线直接投测在施工层上。 ( 2)、投测中的控 制要点 a、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检校,观测时要精 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垂直的误差。 编制单位: 24 b、轴线的延长桩点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必须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c、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 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视轴的误差影响。 d、投测主要误差必须控制在标准以内,即向上投测时的投 点标志误差控制在177。 3mm以内。 轴线控制:对轴线控制采用经纬仪直角坐标法进行,正 倒镜闭合校核。 直线部分采用直角坐标法。 圆形部 分采用极从标法放线。 该工程由测量员专门负责定位、轴线、标高的测设,保证建 筑物的几何尺寸正确无误。 施工放线前,就提前复核建筑与周边红线的距离,经规划部门和设计单位确认后方能正式施工。 六、施工缝的留设 本工程在施工中按图纸要求的施工缝和施工段来作施工缝。 七、沉降观测 (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 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互相校核,防止其发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尺量不小 8 个,以组成水准网。 对水准点进行定期高程测设,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 性。 布设水准确性点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编制单位: 25 水准点尺量与观测点接近,以保证观测精度 水准点布设在无振动区。 离开公路、地下管道等。 避免埋设在低洼易水处及松软 土地带。 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 质、水文情况而定。 本工程的观测点设置在基础墙上,其数量设8 个观测点。 观测点牢固稳定,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上部必须为突出 的半球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以柱身保持一定距离,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量尺和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沉降观测点加工件与钢筋点焊接牢固保护好,利用直径 20mm 的钢筋,一 端弯成 90度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 (二)沉降观测方法 采用自动调平水准仪及钢标尺进行读数观测,水准 点以现场设置的测量水准点为依据。 土方开挖以177。 ,稳 定后进行观测。 177。 以上楼层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到主体封顶。 竣工后第一年内观测四次,第二年观测两次,直到沉降稳定并做好记录。 建筑物本身的位移观测,观察建筑物平面位置是否产生 位移,可在其纵向和横向上分别设置观测点的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或小角度法进行观测。 编制单位: 26 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精度,在观测中应 采取“一稳定、 四固定”的基础措施。 即“观测点的点位要稳定”,四固定即指“所用的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沉降观测等级、精度以设计为准。 (三)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领导,让取得资格证和责任心强 的专业测量员和立水准尺人员进行长期观测,原则上不得换人。 水准仪,水准尺按标准计量,要求定期校正。 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作假,由内业技术员存档管理。 每次的观测水准点不得更换,哪几个观测点由哪个人控 制必须固 定,始终如一。 第二节 基础施工方案 一、基础施工流程图: 二、土石方开挖 机械开挖 人工捡平基地 架垫层模 浇筑 C10砼基础垫层 架设模板 复核检验 绑扎基础钢筋 绑扎条基 钢筋 分中放线 浇筑 C25 砼基础 浇筑 C25 砼基础 地圈梁 基础回填 主体工程 浇筑 C25 砼梁 、板 绑扎地梁钢筋 编制单位: 27 基坑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基,挖出的土全部运到指定堆放点。 (一)、挖土时按基础垫层位置每边留出 30cm 宽的工作面,然后根据土质情况,以开挖深度确定边坡大小。 (二)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 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 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 清底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 5m以内时, 泥土具有天然湿度, 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 1— 307的规定。 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知道,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土。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 表 1— 307 ( 3)、质量标准 ( 1) 保证项目 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 禁扰动。 ( 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项次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 (高 : 宽 )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1 中密的砂土 1: 1: 1: 2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 1: 1: 1: 3 硬塑的轻粘土 1: 1: 1: 4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 物为粘性土 ) 1: 1: 1: 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 1: 1: 编制单位: 28 基坑、管沟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标高 +0 50 用水准仪检查 2 长度、宽度 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拉线和尺量检查 3 边坡偏陡 不允许 坡度尺检查 (四)成品保护 ( 1)对定位标准、轴线引桩、标准水 准点、龙门板等,运 时不得碰撞,也不得从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