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精华资料内容摘要:

增加大幅的品质成本,不只利润减少、对产品形象及企业形象更是损失,这也就是「精明」与「高明」差别之所在了。 20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因之对一个成功的企业主管来说,如何选人、用人、育人及安人便成为他首要的工作。 许许多多的工厂,上自高阶主管下至基层的操作人员,每天穷于应付日常性的工作,如此周而复始,一个人类似一部没有思想的生产机器,除了不停地运转来作出贡献外,剩下的就是疲惫不堪,不知还能做什么了。 事实 上,每一个人,只要适度地加以培训及工作教导,在工作上往往会有相当大的发挥,因为他已知道如何做才是好的,也许还会有如何做得更好的挑战意愿,品质管制的推动及实施也不例外。 21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品质教育之实施,可依下面方法,并周而复始地进行。 □ 品质意识的灌输 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有一句名言:「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品质,它本身是个很模糊的名词,但它却代表着企业生命,再者,产品品 质的好坏,服务品质的好坏,往往都要看企业内每一个成员对品质的认识及心态。 因之品质教育的第一个要务是要唤起企业全体成员对品质的「重视」,尤其是高层主管方面要树立起「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 下面情况对企业来说已是危机: 客户的流失。 市场占有率的下降。 品质成本的扩大。 (失败成本) 经常的返工再修造成的交期延误。 在市场上品质差,所造成的企业形象损失。 22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只 有高阶主管对品质有「危机意识」,能够重视品质,也就是对品质管制加以支持,如此品质管制的导入实施,成功的机会才会大。 1950 年,美国的戴明博士到日本推广品质管制时,即以各企业的高阶主管为对象,唤起各企业主管的重视,以此作为品质管制导入的突破口。 对于初、中阶管理人员,主要以「品质意识」来灌输,诸如: 购入不好的材料,就难有好的成品。 不依照标准的作业方法操作,不良率会增高。 工作场所不讲究(清理),会造成更多的不良。 机器、工具、模具平时不保养,生产不出好产品。 不良品多 ,效率就低,生产奖金受影响。 不良品多,经常返修补货,交蝴有问题,就得加班赶生产。 不良品多,是一种不光荣的事情。 23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基层员工占企业的大部分,如何强化基层员工的「品质意识」,更是推动「品质管制」顺畅与否的重要事情。 主要强调如下问题: 你所做的工作,自己是否满意。 你所做的工作,后工序的人是否满意。 你所做的工作自己满意及后续的人满意,这是你的「责任」。 「品质意识」的灌输,除利用培训外,也可以利用公司刊物或开会时,经常性、持续性地改变对品质认识的心态。 如此通过心态的改变,会带来观念的改变,再造成工作行为的改变,然后再因个人工作行为的改变,逐步影响到整个群体行为之改变。 在品质意识逐步建立后,推动品质管制自然水到渠成了。 24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晶管方法的训练及导入 有许多工厂,虽然大家对品质的重要性,均有相当的共识,但在实 施品管的过程中,未见很好的效果,甚至产生很多困扰。 主要的原因在于: 未导入品管统计手法。 未建立起明确的检验标准。 品管或检验人员未受到应有的职前或在职训练。 其中第 1 及第 3 项来自于训练。 应用品管手法主要是作为解决品质问题、预防品质问题的工具,厂内应有一定比例的品管技术人员,具有应用品管统计手法的能力,品质问题自然不会「旧恨未了,新仇又来」,让人疲于应付。 最坏的是习惯了变成视而不见。 再者,品管或检验人员的管制能力或对产品的判别能力,在未受到应有的培训时,当然是不可靠的 ,也是厂内最易起争议的事情。 25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培训计划 品质意识及品管方法,主要来自于灌输及培训。 培训要能够奏效,应当有全盘的规划。 可区分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选择培训地点,操作人员在厂内自己训练,管理人员可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的人在外面企管顾问公司训练,回来厂内当种子。 培训的内容也应依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需要来规划。 应用 5W2H 法来思考培训计划。 WHY:为何培训。 WHAT:培训什么,培训哪些内容。 WH0:哪些人该培训。 WHEN:培训时间。 WHERE:培训地点。 HOW:如何进行,如何验收成果。 HOW MUCH:须花费多少,先做预算。 26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全员参与,全员改善 品质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某些人的专责,上自最高主管,下至每一个成员,把每一个策略做对,把每一件事做好,这就是对品质负责,也就是对于 任何一件事,不光是「做」,而且要尽力地去「做好」。 CWQC 强调的是公司每一个部门,自市调、研发、设计、采购、物管、生产、检验、销售、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均要有效地做好品质管理。 如何导引占有庞大比例的基层员工参与管理、参与工作改善,这更是一个公司竞争能力强弱的最大考验。 企业管理人员除了每天忙于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考虑如何训练自己,如何训练下属。 日本的品管圈、提案改善,提供给我们很多做法,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不断地进步。 27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训练 —— 稳定与成长的基础 范例:公司人员训练计划  目的 本公司为提高全体员工之素质及提高每位员工工作上之技术,使业务能有效进行,以达到管理上协调的功能及控制的目的,故拟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依照培训项目由各责任部门及各级主管实施,并定期派员接受企管顾问公司之培训,接受科学管理之技术训练,吸取有效的管理技术及专业技术,作为公司业务发展之基础,并配合公司长远营运之目标。 28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训练项目 ( 1)一般项目:  员工礼仪与企业形象  文明与安全( 5S)  品质认识  操作标准 以上项目主要对象为一般员工。 ( 2)工业管理技术  生产计划与控制  物料计划与控制  品质管制  现场改善  如何提高效率  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 对象以各阶层主管人员为主。 29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3)专业技术  工具机之使用及保养  模具制作及保养  电镀工艺  其他专业技术 对象以主管人员及生产技术人员为主。 ( 4)产品开发  产品设计  制程设计 对象为研发人员。 ( 5)产品销售  市场调查  销售战略  售后服务 对象为业务部门。 30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训练计划 ( 1)作成训练预定表。 (表 512) ( 2)定期派员到同业厂商参观,吸取经验。 ( 3)由各级主管训练下属。 ( 4)派员参加企管顾问公司讲座或接受到厂辅导。 31 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之实施  责任人员 ( 1)一般项目 由课级主管负责。 ( 2)工业管理技术 由总经理或厂长负责安排。 ( 3)专业技术 由技术部门或生产主管负责。 ( 4)产品开发 由研发主管负责。 ( 5)产品销售 由业务部门主管负责。 ( 6)须送外培训由厂长或总经理核定。 32 品质管理 品质 —— 永无止境的追求 日元持续不断地升值,的确带给日本这个自身资源缺乏的国家甚大的冲击,然而在对抗日元升值的冲击上,日本的厂商采取了「品质战略」,决心以产品的品质及服务的品质取胜,因而也建立了竞争优势。 美国哈佛大学大卫盖文博士( David Garvin)的研究结论是,高品质有助于市场扩张 及成本降低。 尤其在目前的消费者导向的经济里,更为凸显。 1989 年策略规划研究所( Strateoc Planning Institute)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无论利润是以销售报酬还是投资报酬来衡量,相对认知品质( Re1ative Perceived Quality)和获利率均有相当明显的「正相关」。 将提供优异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和品质较差的企业比较,获利率有明显的差异。 在他们的报告里,品质优异排名前 20%的企业的获利率比一般公司高出 30%,更是品质差的企业获利率的两倍左右。 美国管理学者布佐( BUZZEL)和盖尔( Gale)也提出,高品质的企业会有如下优势: 较高顾客忠诚度。 较多再次购买。 市场竞争激烈时,较少受价格战影响。 提高相对售价,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