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成功:为什么?-华为管理模式探讨内容摘要:

一个重要的管理变化,往往会提前三五年就开始讲,但并不是立即就开始推行,而是给大家充分的时间去酝酿,去发酵,条件成熟时,再顺势而为。 改良而不革命 管理改革要坚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达到适用目的的原则。 反对完美主义,反对繁琐哲学,反对盲目创新,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员工参加变革,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进入实用。 (七个反对) 我们在变革中, 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把握好方向,谋定而后动,要急用先行、不求完美,深入细致地做工作,切忌贪天功为己有的盲动。 任何管理体系的推行,必须在公司具备充分条件,并且大家都理解和认识到这种系统性结构的必要性的时候,才能有效。 我们反对管理上的盲目的创新。 局部管理的创新,应看它是否有利于全局的进步。 我们已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那种管理上的大胆探索不能提倡。 因此,任何管理改进,都要以全局为目标来进行评估,并获得公司的批准。 华为公司的管理,只要实用,不要优中选优。 拒绝幼稚创新 只有科学的历史观, 才有科学的发展观。 华为经年积累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必须得到继承和发展。 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只有量变的积累,才会产生质变。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 一代一代人死去,而无生命的管理在一代一代优化中越来越成熟。 廿年我们刚刚长成,未来的不可知性使我们的前进充满了风险。 各级主管要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有清晰的工作方向,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合理节奏与灰度;要清醒感知周围世界的变化,多做一些自我批判。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期盼我们能共享春天的明媚。 在继承中发展,在自我批判中成长 开放创新 剥洋葱 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自主”与“拿来” 破除“三个狭隘” 向拉宾学习 逝者如斯夫 管理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成熟的管理,不要用随意创新去破坏 开放的公司,没有需要隐藏的东西 华为的开放 与创新观 创新不是“新、奇、异” 不能象崇拜宗教一样崇拜技术 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领先三步是先烈 搭大船,出大海 要宽容失败 反对一朝天子一朝臣 反对形而上学 谋定而后动 坚持改进、改良和改善 削足适履 ,先僵化 后优化 再固化 小改进,大奖励 开放 与创新是 华为的出路 不开放就没有出路 开放与创新 带来发展 技术和管理的 开放创新 开放进取 与中华文化齐名的,古罗马、古巴比伦已经荡然无存了。 中华文化之所以活到今天,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有关的。 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早已不是原教旨的孔孟文化了,几千年来已被人们不断诠释,早已近代化、现代化了。 中华文化也是开放的文化,我们不能自己封闭它。 中国三十年的开放改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巨大的制度创新。 华为又诞生在改革开放十年之后,当时中国的经济已开始蓬勃发展,对信息的需求,对通信的需求, 非常的迫切,需求竟如此巨大,以至质量好、水平高的国际厂家的产品,全力生产也不能满足基本供应,大量农村及中小企业需求的机会窗,开放给了我们。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荣昌盛;一个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生生不息;一个企业家需要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才能发愤图强;一个员工需要具备四海为家的胸怀和本领才能收获出类拔萃的职业生涯。 向一切人学习,应该是华为文化的一个特色,华为开放就能永存,不开放就会昙花一现。 剥洋葱 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自主”与“拿来 ” 破除“三个狭隘” 向拉宾学习 逝者如斯夫 管理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成熟的管理,不要用随意创新去破坏 开放的公司,没有需要隐藏的东西 华为的开放 与创新观 创新不是“新、奇、异” 不能象崇拜宗教一样崇拜技术 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领先三步是先烈 搭大船,出大海 要宽容失败 反对一朝天子一朝臣 反对形而上学 谋定而后动 坚持改进、改良和改善 削足适履 ,先僵化 后优化 再固化 小改进,大奖励 开放与创新是 华为的出路 不开放就没有出路 开放与创新 带来发展 技术和管理的 开放创新 开放进 取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 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业务管理,只有转化为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 我们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并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 华为公司核心价值观:开放进取 剥洋葱 华为没有独特的文化,华为文化是开放的,都是从世界的先进文化借鉴来的,就像洋葱一样,剥一层是日本的,再剥一层是欧美的„„,再剥一层是孔夫子的,再剥一层是反对孔夫子的,只要是好的,我们都要吸取„„他们优秀的管理也要吸取。 华为文化中的很多要素,无不借鉴了古今 中外的先进文化及管理实践。 而这个洋葱剥到最后,剩下的核心是很小的,就是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 如果这个文化与别的先进文化不能溶和、不能兼收并蓄,最后是存在不下来的。 站在巨人肩膀上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什么东西 100%是我做的, 100%是你做的 ,那你就是小农。 只有小农才自给自足,不是小农就会充分利用别人的成果。 我们要充分利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一代代继承下来的,而技术是没有也不应该有国界的,只有大规模的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财富,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创新才会更有价值,更能得到市场的接受。 我们提倡以开放的心态去吸收、接纳别人的优秀成果;我们 95%的传统都是宝贵的,要通过维护改良使它们能持续地发挥作用。 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创新应当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狭隘的、封闭性的“自主创新”意味着高成本,必然使企业陷入巨大的风险。 站在巨人肩膀上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创新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的,同时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秀成果,而并非是封闭起来的“自主创新”。 创新 应当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狭隘的、封闭性的“自主创新”意味着高成本,必然使企业陷入巨大的风险。 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封闭的技术创新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是注定要失败的。 封闭创新的产品只能是高成本、不可靠和没有竞争力的。 创新不是推翻前任的管理,另搞一套,而是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 从事新产品开发不一定是创新,在老产品上不断改进不一定不是创新,这是一个辩证的认识关系。 我们坚决反对盲目创新。 “自主”与“拿来” 在我们未进入的一个全新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对公司已拥有的成熟技 术以及可以向社会采购的技术利用率低于 70%,新开发量高于 30%,不仅不叫创新,反而是浪费,它只会提高开发成本,增加产品的不稳定性。 凡是说:我的项目全部都是我做,未利用别人的成就,这种人一定不能加薪。 华为要更多地采取开放借鉴的做法、以继承和发扬的心态,珍惜现有的传统和积累,保持持续的成功。 我们提倡以开放的心态去吸收、接纳别人的优秀成果。 破除“三个狭隘” 网络的存在使得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华为自身也不可能回避全球化,也不可能有寻求保护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 因此,华为从一开始创建就呈全开放 的心态。 华为要活下去就要学习,开放合作,不能关起门来赶超世界。 要虚心、认真学习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优点,并时时看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在与西方公司的竞争中,华为学会了竞争,学会了技术与管理的进步。 因此,只有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自尊心才是国际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华为自豪感才是职业化,只有破除了狭隘的品牌意识才是成熟化。 向拉宾学习 我们要韬光养晦,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友商合作,成为伙伴,和友商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我们已 经在好多领域与友商合作做起来,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大家已经能接受我们,所以现在国际大公司认为我们越来越趋向于朋友,不断加强合作会谈。 如果都认为我们是敌人的话,我们的处境是很困难的。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跟国际同行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通过合作取得共赢、分享成功,实现“和而不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东方古代的智慧。 华为将建立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长期合作,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逝者如斯夫 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就讲管理就像长江一样 ,我们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流,管它晚上流、白天流。 晚上我睡觉,但水还自动流。 水流到海里面,蒸发成空气,雪落在喜马拉雅山,又化成水,流到长江,长江又流到海,海又蒸发。 这样循环搞多了以后,它就忘了一个在岸上还喊“逝者如斯夫”的人,一个“圣者”,它忘了这个“圣者”,只管自己流。 这个“圣者”是谁。 就是企业家。 企业家在这个企业没有太大作用的时候,就是这个企业最有生命的时候。 管理体系会代代相传,它的有生命则在于随着我们一代一代奋斗者生命的终结,管理体系会一代一代越来越成熟,因为每一代管理者都在我们的体 系上添砖加瓦。 所以我们将来留给人类的瑰宝是什么。 以前我们就讲过华为公司什么都不会剩下,就剩下管理。 管理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管理的创新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华为认为,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技术重要,但管理更重要。 企业管理关键是面向市场做要素整合,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研发、生产制造、企业内外产业链等面向市场竞争的所有资源和要素有效整合起来,并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这是管理的价值,也是管理的目标。 事实上,整合前后,这些要素和资源本身并没有变化,很多企业也不缺资源和要素 ,但是有效整合的企业就更能成功。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 因此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 如果对方是持续不断的管理进步,而我们不改进的话,就必定衰亡了。 成熟的管理,不要用随意创新去破坏 即使一代一代人不在了,这个世界还会留下管理,管理还会不断地优化、发展下去。 管理做得如何,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我们已经成熟的管理,不要用随意创新去破坏它,而是在使用中不断严肃认真去完善它,这种无生命的管理,只 会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有水平。 一代一代人死去,而无生命的管理在一代一代优化中越来越成熟。 我们不要把创新炒得太热。 我们希望不要随便创新,要保持稳定的流程。 要处理好管理创新与稳定流程的关系。 尽管我们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但对一个正常的公司来说,频繁地变革,内外秩序就很难安定地保障和延续。 不变革又不能提升我们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与岗位工作效率。 变革,究竟变什么。 这是严肃的问题,各级部门切忌草率。 一个有效的流程应长期稳定运行,不因有一点问题就常去改动它,改动的成本会抵消改进的效益。 开放的公司,没有需要隐藏的东 西 现在公司的人力资源文件有没有保密文件。 我的观念很简单,只有一个开放的社会才能活下来,一个封闭的社会必将死亡。 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公司,没有需要隐藏的东西。 但有员工老觉得公司不开放,他们不相信公司的文件或者不看文件,喜欢到外部去探听消息,这就存在一些问题。 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我个人认为没有需要保密的,需要保密的必须经过我和 EMT 批准。 我没有批准过什么保密文件。 只要你们看见的文件,你们就可以根据文件回答员工。 开放自己,融入华为文化生活中去 任何人都必须开放自己,融入华为的文化生活中去。 为了企 业的生存与发展,要有能上能下的心胸。 只有能屈能伸的人,才会有大出息。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加强对文化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找一些在世界上非常有进取精神的歌曲或电影,晚上让大家看看听听片断,有什么不可以呢。 因此整个培训教育,要寓教于乐,让大家深刻认识。 我翻了一下新员工培训的案例,基本上是以华为公司为主题的案例,太封闭。 我们引导员工懂得高雅的文化与生活,积极、开放、正派地面对人生。 华为为什么 剥洋葱 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 “自主”与“拿来” 破除“三个狭隘” 向拉宾学习 逝者 如斯夫 管理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成熟的管理,不要用随意创新去破坏 开放的公司,没有需要隐藏的东西 华为的开放 与创新观 创新不是“新、奇、异” 不能象崇拜宗教一样崇拜技术 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领先三步是先烈 搭大船,出大海 要宽容失败 反对一朝天子一朝臣 反对形而上学 谋定而后动 坚持改进、改良和改善 削足适履 ,先僵化 后优化 再固化 小改进,大奖励 开放与创新是 华为的出路 不开放就没有出路 开放与创新 带来发展 技术和管理的 开放创新 开放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