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第三讲:指标确定内容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体系)第三讲:指标确定 选择岗位评价指标的方法 A、B、C 分类权重法 专家调查权重法 选择岗位评价指标的方法选择岗位评价指标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企业大多数都采用因素分析法。 也就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对企业生产和岗位劳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遵循选择指标原则的基础上,寻找出影响和决定岗位劳动状况和劳动量的所有因素,然后确定评价指标。 选择过程应该是由表及里、由粗到细、层层分析,即从总体到局部,从粗到细的过程。 评价岗位劳动的 24 个指标全面体现了各行业生产岗位的劳动状况。 但具体对每个行业或企业而言,由于生产经营状况各不相同,劳动环境和条件各有差异,因此,在开展岗位评价时,应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A、B、C 分类权重法该方法是根据“重要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基本原理确定各因素权数的简便方法,也是在管理统计分析中常用的主次因素分析法。 即将指标体系中的所有因素按其重要程度和对岗位劳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分别用不同的权数对各类因素进行不同权重。 具体步骤如下:1、 排队阶段。 首先对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企业岗位劳动的特点和各因素对岗位劳动量的影响程度极其重要程度,将全部因素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 2、 分类阶段。 将全部因素划分为三类,即:A 类:主要因素,占全部因素 10%左右;B 类:次要因素,占全部因素的 20%左右;C 类:一般因素,占全部因素的 70%左右;3、 权重设定阶段。 根据因素分类结果,即可对 A、B、C 三类因素赋予 3、2、1 的不同权数。 总之,对于各因素权数、指标权数的确定,应根据企业类型、生产的结构和特点慎重确定。 一般来说机器设备先进、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技术密集型的加工、机械制造业,其劳动技能方面的指标权重应大些;而对于综合性的联合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突出某一重点或部分,并进行全面考虑,保持基本平衡。 专家调查权重法该方法主要依据“德尔菲法”的基本原理,选择企业各方面的专家,采取独立填表选取权数的形式,然后将他们各自选取的权数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最后确定出各因素,各指标的权数。 总的来讲,它是一个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它集合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和意见,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检验和修正。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阶段(1) 确定取值范围和权数跃值。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讨论分析,给定出全部指标的取值区间和区间内的权数跃值。 权数跃值是指假定的相邻权数的差异幅度。 如下图,取值区间为1 ,5 ,区间内跃值相差 0。 25,从数理统计角度来看较为合理,其把握程度较高。 从总体区间看,最重要因素比最次要因素的影响程度大 5 倍,较为可观。 若 x,y,z,m,n 分别为五因素的权重,则:x%+y%+z%+m%+n%=100%(2)编制权重系数选取表和选取说明2、 选择阶段(1) 选择专家。 所选取的专家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专家人数以企业的大小和岗位的复杂程度确定,大体上以 1050 为宜,并在企业内进行配额选择,即包含各方面的专家。 (2) 评价过程。 熟悉、掌握评价标准和岗位评价过程。 要求各位专家在选取权数前要有一个熟悉、掌握评级系统的过程。 (3) 进行选择运作。 专家在慎重仔细权衡各指标、因素差异的基础上,独立选取,将选取结果填入“权重系数选取表” 中(见下表):3、 处理阶段(1) 处理结果。 对各位专家的选取结果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处理,可得出最后结果。 计算公式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