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安全网格化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最新】内容摘要:

城市作为现代灾害的重要载体,公共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主要从公共安全规划、公共安全监管、公共安全文化、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以及人们的公共安全意识等方面着手,促进安全城市的建设。 就现有的城市公共安全监管模式来看,仍然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保证公共安全监管的效率。 传统的监管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体制不科学,传统的城市 公共安全 管理是一种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 主要由安监局牵头,联合质监、 建设 、卫生、交通、 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进行安全管理;但是由于多个部门的介入,管理上会出现职能交叉的情况,并且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又会互推责任,从而贻误最佳灾害救援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 公共安全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失衡。 为了促进安全城市建设,政府加大了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积极推进公共安全规划,但对于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 投入 相对要少。 这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公共安全水平远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使城市面临巨大的风险。 三是城市 公共安全 管理严重滞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安全监管模式不能够适时变化,无法对新 型的公共安全问题实行有效监管。 鉴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种种缺陷,北京、上海 、深圳 首次将网格化管理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之中,并由陈平编著了《网格化 — 城市管理新模式》,为城市网格化管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此后网格化管理分别应用到社区管理、电力行业、化工安全、水上交通安全等多个领域。 其中网格化管理在生产安全上的应用比较成熟的是青岛市,以落实监管责任为目标,建立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系统。 由于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具有主动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的优点,这一管理模式的在全国各城市、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管上大力推进。 湖南省长沙市正 在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安全城市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的监管 效率 , 长沙市在开福区试点, 全面贯彻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然后推广到全市的安全生产监管之中。 本文运用网格化管理的思想, 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支撑下, 参照 长沙市开福区 生产安全网格化管理 方法 ,设计出一个有效的 城市 公共安全监管模式。 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现状 广义 的 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及其人员、财产、城市生命线等重要系统的安全,中南大学本科论文 第一章 绪论 2 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狭义的城市公共安全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充分防御各种危 及 人民群 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灾害、事故或事件的发生,以维持社会稳定的城市保障体系 [1]。 当前城市 公共 安全面临严峻 的 挑战。 新世纪 是 全球进入城市化 的 时代,大城市化趋势更加彰显。 城市地位的上升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问题。 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矛盾集中,导致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凸显。 而全球环境变化 以及恐怖袭击 是造成城市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由此对城市 公共 安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各类 城市安全事故频发。 我国城市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跟不上城市化速度,城市存在很大的公共安 全隐患。 构建安全城市理论和安全 保障机制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城市公共安全 研究的现状 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 , 国外关于 城市公共安全 的研究,其 重 点各不相同。 ( 1) 日本城市公共安全 研究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 以及气候等因素,日本城市经常受到地震、火山、台风、暴雨、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 袭击 ,因此在开展城市安全的研究方面 相对比较成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应对 城市 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 在 20 世纪 50 年代 ,日本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主要针对自然灾害;到 20 世纪 70 年代,城市公共安全研 究从以治理城市自然灾害为主的单一防灾体系转向多种灾种的综合防灾体系,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事件安全 3 个 范畴的综合公共安全研究。 此外, 日本 还 提出了 “安全都市”和“安全安心城市”。 1996 年 5 月在日本神户大学成立了“都市安全研究中心”,代表日本关于城市安全的研究进人了新的阶段。 该中心认为安全、舒适的城市理念是:城市首先应当成为充满活力的生产、经济、文化活动场所,它具有多种功能,并为市民的舒适生活刨造良好的生活空间,称为“安全安心的城市” [2]。 随着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的推进,现今日本形成了以法律、制度、功 能为依托,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大致可分为灾害危机管理、安全危机管理、健康危机管理、环境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和社会危机管理 [3]。 ( 2) 欧美 城市公共安全研究 欧美等国更重视人身安全防卫设计方面的研究,因此安全城市的内涵也偏向于防卫。 英语中“ Safer City”和“ Safe City”都表示“安全城市”。 “ Safer City”一般与阻止犯罪联系在一起 ,侧重于防卫; “ Disasterresistant City” 侧重的是 防灾功能 [4]。 20 纪 80 年代后期,加拿大多伦多 从城市规 划 和设计的角度改善城市治安 ,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 [5]。 英国早在 1988年也实施了 “ 安全城市 ” 计划 ,其目的在于 减少犯罪, 降低人们对于犯罪的恐惧感 ,创造一个经济 繁荣、 和 社区稳中南大学本科论文 第一章 绪论 3 定 的安全城市。 随后“安全城市”关注的焦点为:加强政府与 人民群众 的台作;通过环境设计、社区发展和教育来阻止治安性犯罪;将社会阻止和物 质环境变化的方法结合起来,城市安全性成为引起环境变化的催化剂 [6]。 2020 年 , 加拿大皇家骑警队和英国哥伦比亚保险公司合作发起 了 “ 安全城市” (Safer City)计划, 其目的在于为城市 提供一个安全的交 通环境 ,确保通行安全 [7]。 此外 ,美国每年都会根据联邦调查局公布的犯罪数字评选出全美最安全城市 ;加拿大根据警方提供罪案资料统计结果每年进行最安全城市的评选 [8]。 在近几年 的评选中, 位于多伦多 地区 以西的密西沙加市已连续第七年成为加拿大最安全的城市。 ( 3) 国际社会 对 关注城市安全问题 的关注 提高人类住区的防灾抗灾能力,保障人 类 居环境的安全成为 世界 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了确保市民人身安全和城市治安稳定, 1987 年联合国召开 了 减少城市不安全性会议, 1989 年举行 了 提高城市安全度会议:欧洲和北美洲城市安全和预防犯罪会议, 1989 年和 1991 年 分别 举行 了 欧 洲 城市安全论坛、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和美国市长会议。 1994 年联合国发展计划报告 中指出提高平民和社区生活的安全性, 使人类安全受到世界性的广泛关注 ; 20 世纪 90 年代联合国决定于每年确定一个“国际减灾日”主题, 目的在于调动 各国公众的防灾自觉性,提高安全预防综合能力 : 1996年 、 2020 年 “国际减灾日”的主题 分别是“城市化 与灾害 ” 和 “ 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 ”。 国对安全城市的研究与实践 ( 1) 早期安全城市研究 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面临的首要威胁还是自 然灾害 (地震、洪水、台风等 )和较简单的人为灾害 (火灾、变通事故、犯罪等 )。 因此,我国关于安全城市的探讨相应集中于一般层面上的防灾减灾研究。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城市职能发生变化,城市中不安全因素增多,致灾和成灾因子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城市安全研究领域则扩展到城市防灾、城市治安和城市防卫三方面。 同时,安全城市的内涵在学术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 首先,从灾害学中逐渐分化出一支以城市防灾减灾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 城市灾害学。 其次 , 在城市规划中也有专门的防灾减灾规划,主要在硬件方面布置安 排各种防灾工程设施 ,在软件方面拟定城市防灾的各种政策及指挥运作体系。 其细分为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能源系统规划、抗震防灾规划、防洪规划等 [9]。 ( 2) 21 世纪的安全城市研究 ① 新世纪人为活动对城市影响凸显,城市安 全 问题复杂 多 样。 首先 , 随着 城市基础设施 的不断完善,人 与自然环境 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威胁城市 公共安全 的因素增多; 再者 ,因为市场经济的活跃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为因素对城市的作用不断显现并强化,可能形成的破坏程度比以往任中南大学本科论文 第一章 绪论 4 何时候都要严重。 2020 年在香港、北京蔓延的 SARS 病毒造成 全 国恐慌; 2020年由于吉林石化爆炸事件,导致大量污水排人松花江,造成哈尔滨全市停水; 2020年 疾呼的城市“狗患”问题 ; 2020 年 5 月 12 日的汶川 8 级大地震 使汶川顷刻间以为平地。 此外,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严重 , 福寿螺线虫事件 、 瘦肉精事件 、 苏丹红事件 以及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等 ,对 公众 的 生命 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② 国家对城市安全予以高度关注,研究领域向更广范围延伸。 安全是实现城市可 持续发展 的一个基本条件。 SARS 的突发使城市公共安全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学术界和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学术上, 展开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 保障公共安全的探讨,内容涵盖灾害发生的整个过程:灾前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灾中应急预案、救援措施 , 灾后综台灾情评估体系等 ; 南开大学展开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方面的研究,逐步完善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体系;在国家和省政府的资助下,中南大学启动了长沙市公共安全综合试点项目,提出综合试点方案,包括建立公共安全基础数据库、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生命应急能力评估、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应急联动系统以及编制公共安全规划五大部分。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于 2020 年开始筹建“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 政府 管理 方面, 2020 年南 京市公安系统郑重承诺将南京建成 “ 全国最安全城市”, 并 从危害城市治安秩序的破坏力、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的控制力、公众安全感三个方面提出安全城市的评价 指标体系 ; 同年,我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在广西南宁投入运行 ; 2020 年,沈阳开始着手创建安全城市调研阶段的 20 个工程,项项不离百姓的生活 [10]。 ( 1)安全城市内涵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探讨安全城市的内涵。 罗云等人结合我国政府管理部门的需要,设计了 12 个城市小康社会安全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稳定、 社会治安、公共场所安全、公共卫生 、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减灾防灾、人口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及宏观综合 ;并 提出 了安全文化建设、科技兴安、安全法制建设、安全监管和安全资源保障五大战略,保障城市的安全性 [11]。 马德峰则分别从灾害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 四个维度 分别阐述 安全城市的内涵 ,指出 “安全城市是指对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具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 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人身安全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12]。 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金忠民提出安全城市应该具备一 定的 应急能力 ,及时 共享 安全资源,并能 灵活 地 适应 重大的城市 灾害 [13]。 ( 2) 安全城市理论的研究内容 安全城市理论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不同的学者侧重点不同,但提出的研究内容大方向 大致相同。 章友德 认为城市 公共 安全涉及 城市工业危险源、城市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道路交通、恐怖袭击和暴力活动等对城市市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各类 灾害 [14];刘茂 则 从城市规划的角中南大学本科论文 第一章 绪论 5 度,讨论了城市公共安全的所涉及的范围;董晓峰等人则指出安全城市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灾害及预警系统、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城市生态安全 (尤其是水安全 )、城市经济安全、城市文化安全、城市能源安全、城市人口安全、城市应急机制、城市安全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等。 2020 年 1 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由于自然要素 (气象、水文、地质 )的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地震、气象等灾害 );由于生产疏忽所导致的不安全事故 (变通运输事故、 公 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公共卫生事件 (群体性不明流行病、食品安全、动物 疫情等 );社会安全事件 (恐怖性 袭击事 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 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 安全城市理论体系 需要不断地补充与完善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选题的意义 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虽然被应用到很多领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