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心主任管理指导手册内容摘要:

, 3— 14 岁纠正 期。 五、感统失调的概念 感统失调是指进入 大脑的各种感觉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内形成很好 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 又叫“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 简单的说就是,感觉器官、大脑、运动器官不能很好的配合。 六、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先天性 后天性 七、感统失调的五大领域及各领域失调的表现 前庭、触觉、本体、视听觉、平衡觉 各个领域失调的具体表现 : 前庭功能失调的表现; 视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听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触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本体统合失调的表现; 八、针对五大领域失调的指导方法 九、感统失调的诊断 十、感统测评软件的使用 奇卡教育〈 22〉精湛培育 十一、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 通过特殊 研制的器材,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的强化训练,使儿童能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进行感觉的统合,促进各 方 面的发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哪些孩子应该参加感统训练。 每个人都有多多少少的感统失调 现象 , 奇卡感觉统合训练 课程主要针对 2— 14 岁的孩子 十二、感统训练的目标 1. 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品质 2. 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成长 3. 提高幼儿的运动学习能力 4. 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 5. 帮助幼儿寻找迷失的感知觉 十三、感统训练的原则 1. 设计孩子可以尽力玩的游戏,自动自发才有效 2. 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 3. 让孩子感到快乐,培养孩 子去做的兴趣 4. 感统训练的内容因人而异 5. 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十四、感统训练的效果 1. 阅读情况 2. 书写情况 奇卡教育〈 23〉精湛培育 3. 数学情况 4. 方向感、空间组织、计划 5. 平衡与协调能力 6. 情绪方面 十五、感统教具的作用及操作 十六、感统的上课流程及教案编写 亲子培训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以亲子关系为纽带,养育者与幼儿一起参与,共同提高的一种科学育儿的教学方式。 二、亲子教育的教学理念 、自由、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环境 三、亲子教育的分类 园所亲子教育 家庭 亲子教育 四、亲子教育的五大领域 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 五、 0— 3 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0 到 7 个月: 奇卡教育〈 24〉精湛培育 大动作:靠坐稳,独坐时身体稍前倾,俯卧抬头 90176。 ,能抬胸,双臂支撑会翻身至仰卧,不久又会做反向动作。 扶腋下能站直,扶他(她)站起时,能在短时间内自己支撑。 精细动作:双手能拿起面前玩具,能把玩具放入口中,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时仍稍显笨拙。 会将拳头放在嘴里,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 会撕纸,玩手、脚。 适应能力:会用很长的时间来审视物体和图形。 开始辨认生熟人。 会寻找东西,如手中玩具掉了, 他(她)会用目光找寻它。 语言:咿呀作语,开始发辅音,如 d、 n、 m、 b,看见熟人、玩具能发出愉悦的声音,叫他名字会转头看。 社会行为:会对着镜子中的像微笑、发音,会伸手试拍自己的镜像。 随着看护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情绪,看到看护者时伸出两手举起期望抱他(她),能辨别陌生人,见陌生人盯看、躲避、哭等开始怕羞,会害羞转开脸和身体,高兴时大笑,当将其独处或别人拿走他的小玩具时会表示反对,会用哭声、面部表情和姿势动作与人沟通。 7 个月到 1 岁 大动作:会用四肢爬行,且腹部不贴地面;自己扶栏杆站起来;自己会坐下;自 己扶物能蹲下取物,但不会回到原来的位置;独站稳,自己扶物可巡走;独走几步即扑向大人怀里。 精细动作:手指协调能力更好,如打开包糖的纸。 适应能力:会用手指向他(她)感兴趣的东西,故意把东西扔 奇卡教育〈 25〉精湛培育 掉又拣起,把球滚向别人,将大圆圈套在木棍上,从杯子中取物放物(如积木、勺子),试把小丸投入瓶中,喜欢看图画。 语言:能懂得一些词语的意义,如问:“灯在哪儿呢。 ”会看灯,向他索要东西知道给;能按要求指向自己的耳朵、眼睛和鼻子;能说出最基本的语言,如“爸爸”、“妈妈”;出现难懂的话,自创一些词语来指称事物;用动作表示同意如( 点头),或不同意如(摇头、摇手)。 1 岁到 1 岁半 大动作:走得稳;自己能蹲,不扶物就能复位;扶着一手,能上下楼梯 23 级;会跑,但不稳;对物品有了手感;会扔出球去,但无方向。 精细动作:会用 2— 3 块积木垒高;能抓住一支蜡笔用来涂画;能双手端碗;会试着自己用小勺进食;模仿母亲(主要教养者)做家务,如扫地。 适应能力:开始自发地玩功能性游戏,如用玩具电话做出打电话的样子;开始知道书的概念,如喜欢模仿翻书页;喜欢玩有空间关系的游戏,如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等;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挑出不同的物品。 语言: 开始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开始对熟悉的物品和人说出名称和姓名,但还不能分得很细;会使用“动词”,如抱、吃、喝;模仿常见动物的叫声。 社交行为:能在镜中辨认出自己,并能叫出自己镜像中的名字; 奇卡教育〈 26〉精湛培育 对陌生人表示新奇;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丰富的情绪变化,如兴高采烈、生气、悲伤等;看到别的小孩哭时,表现出痛苦的表情或跟着哭,表现出同情心;受挫折时常常发脾气;对选择玩具有偏爱;醒着躺在床上,四处张望;个别孩子吮拇指习惯达到高峰,特别在睡觉时;喜欢单独玩或观看别人游戏活动;会依附安全的东西,如毯子;开始能理解并遵从成人简单的行为 准则和规范;对常规的改变和所有的突然变迁表示反对,表现出情绪不稳定。 1 岁半到两岁 大动作:连续跑 34 米,但不稳;自己上下床(矮床);会用脚尖走路( 45 步),但不稳;一手扶栏杆自己上下楼梯( 58 级);开始做原地的跳跃动作,如双脚跳起(同时离开地面);能踢大球;能蹲着玩;能够双手举过头顶掷一个球;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用玻璃丝穿进扣子洞眼。 精细动作:会把 5—— 6 块积木搭成塔;能自己用汤匙吃东西。 适应能力:开口表示个人需要;能记住生活中熟悉物放置的固定地方,如糖缸;喜欢看电视;口数 15,口手一致 能数 13。 开始理解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按指示办事( 3 件,连续的);开始知道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 语言:对声音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并且喜欢这些声音的重复,如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首歌、读一本书等;说 35 个字的句子;开始用名字称呼自己,开始会用“我”;说出常见东西的名称( 50 个)和用途;听完故事能说出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随大人念几句儿 奇卡教育〈 27〉精湛培育 歌;会回答生活上的问题。 社交行为:能区别成人的表情;当父母或看护人离开房间时会感到沮丧;在有提示的情况下,会说:“请”和“谢谢”;与父母分离有恐惧;对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成一些技能感到 骄傲;不愿把东西给别人,只知道是“我的”;情绪变化开始变慢,如能较长地延续某种情绪状态;交际性增强,较少表现出不友好和敌意;会帮忙做事,如学着把玩具收拾好;游戏时模仿父母的动作,如假装给娃娃喂饭、穿衣。 两岁到两岁半 大动作:单脚站( 510 秒);能双脚离地腾空连续跳跃 2— 3 次;能双脚交替灵活走楼梯;能走直线;能跨越一条短的平衡木;能将球扔出 3 米多;能按口令做操( 48 节),动作较准确。 精细动作:用积木(积塑)搭(或插)成较形象的物体;能模仿画圆、十字形;会扣衣扣,会穿简单外衣;试用筷子。 适应能力:让他 画方形时,可能会画一个长方形;口数 610,口手合一能数 15;认识黄色、绿色;懂得“里”、“外”;能用纸折小飞镖;会问一些关于“什么”、“何时”和“为什么”的问题;理解故事主要情节;认识并说出 100 张左右图片名称。 语言:能运用大约 500 个单词;能说出有 5—— 6 个字的复杂句子;开始运用“如果”、“和”、“但是”等词;知道一些礼貌用语,如“谢谢”和“请”,并知道何时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知道家里人的名字和简单的情况。 奇卡教育〈 28〉精湛培育 社交能力:知道自己的性别及性的差异,能正确使用性别短语,倾向于玩属于自己性别的玩具和参加属于自 己性别群体的活动;和别人一起玩简单的游戏,如玩“过家家”游戏;能和同龄小朋友分享同一事件,如把玩具分给别人;知道等待轮流,但常常不耐心;害怕黑暗和动物;兄弟姐妹之间会比赛和产生嫉妒;会整理玩具;自己上床睡觉;大吵大闹和发脾气已不常见,持续时间短;有时试图努力隐瞒自己的感情;对成功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对失败表现出消极的情感。 六、宝贝亲 子 操 适应人群: 3— 12 个月 作用: 和 快乐 身心的 健康发展 准备:室温 25 度,纯色浴巾 、轻音乐 注意事项: 餐之间或充分休息后进行训练,避开 宝贝 疲劳、饥、饱状态。 时,动作轻缓,有节奏感,慢慢让宝贝 适应。 ,动作尽量达到一定的幅度,但不宜过于强迫宝 贝 ,应顺势诱导,否则过度拉伸反而会使宝 贝 的身体受伤。 奇卡教育〈 29〉精湛培育 步骤:头 — 脸 — 肩 — 胸 — 腹 — 四肢 — 手脚 — 背 — 臀 — 漫步 第一节:胸前交叉 预备姿势:宝宝双臂放在身体两侧,操作者将大拇指放在宝宝掌心,其余四指抓握宝宝腕部。 第 1 拍,将宝宝两臂举起向胸前呈交叉状;第 2 拍,再将宝宝两臂向体侧外展 90度。 重复共两个 8 拍。 第二节:伸屈肘关节预备姿势:同前。 第 1 拍,将宝宝一侧手臂以肘关节为轴心,举起并屈曲肘关节,使手尽量接近宝宝耳旁;第 2 拍,肘关节伸直还原;第 3 、 4 拍另侧相同。 重复共两个 8 拍。 第三节:肩关节旋转预备姿势:同前。 第 1 、 2 拍,以宝宝肩关节为轴心,将宝宝婴儿一侧手臂弯曲贴近前胸,分别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第 3 、 4 拍还原;第 58 拍换另一侧手臂,动作相同。 重复共两个 8 拍。 第四节:伸展上肢预备姿势:同前。 第 1 拍,将宝宝两臂举起向胸前交叉;第 2 拍,两臂向体侧外展 90 度,使上肢与其躯干呈 十 字形;第 3 拍,以肩关节为轴心 ,上举宝宝双臂过头顶;第 4 拍,动作还原。 重复共两个 8 拍。 奇卡教育〈 30〉精湛培育 第五节:伸屈踝关节 预备姿势:宝宝仰卧,操作者一手握住宝宝踝部,一手握住宝宝足前掌。 第 1 拍,将宝宝足尖向足背屈曲踝关节;第 2 拍,足尖向足底伸展踝关节;重复做至 8 拍。 后 8 拍,换另一侧足踝部做伸屈动作。 第六节:伸屈膝关节 预备姿势:宝宝双腿伸直,操作者两手分别握住宝宝小腿下部近踝处。 第 1 拍,屈曲宝宝一侧膝 关 节,使其大腿面尽量贴近腹部;第 2 拍,伸直腿部;第 3 、 4 拍屈伸另一侧膝关节。 左右轮流,重复共两个 8 拍。 第七节:双下肢伸直上举 预备姿势:宝宝仰卧,双腿伸直平放。 操作者拇指在下,四指在上,双手分别握住宝宝小腿近踝处。 第 1 拍,将两下肢伸直上举呈 45 度;第 2 拍,再上举呈 90 度;第 3 、 4 拍还原。 重复共两个 8 拍。 第八节:转体,翻身运动预备姿势:宝宝仰卧,操作者一手扶宝宝的后背上方肩胛部,另一手扶宝宝的臀部。 第 1 拍,将宝宝从仰卧位转为侧卧位;第 2 拍,动作还原;第 3 、 4 拍,另侧相同方法。 重复共两个 8 拍。 七、亲子老师标准 :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奇卡教育〈 31〉精湛培育 具备专业的素质(亲子教师的要求) 八、亲子教师的工作要求 : 热爱本职工作 保证每日严格执行有关的备课 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授课过程把 握 教学气氛,保持教学秩序的正常化进行,做到随机教学的灵活性,课后要注意总结 做好孩子的评价工作,力求严谨、科学 做好家长 沟通交流 工作 保管好教学用具和教学设施,教学参考书 1.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 2. 以优质的教学和服务赢得家长的好评 3. 老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做好教务,咨询、宣传工作 九、亲子课程分班标准 十、发育商测评软件的使用 十一、亲子课的具体上课流程 走线 — 唱名 — 三项工作 — 互动游戏 — 结束 十二、亲子课上应注意的事项 1. 必须有辅课老师 2. 当孩子 很投入时,不要轻易打断 3. 让孩子和家长再课上玩的很开心,有热闹气氛 4. 亲子课的三项工作不一定要全部完成 5. 当孩子不配合时,告诉家长不要急,回家后可做延伸。 奇卡教育〈 32〉精湛培育 十三、亲子教育的原则 ,量力而行 3. 态度一致,教育统一 十四、亲子教具的作用及操作 十五、亲子课的上课流程及教案编写 全脑培训 一、人类大脑的构造 大脑分,上脑下脑,左脑右脑。 左右脑之间由胼胝体 连接。 上脑有认知功能,下脑有情感功能。 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右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