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站)的调试与运行管理内容摘要:

量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和设备维护保养制。 在设施巡视制中制定了具体巡视任务、巡视路线、巡视周期及巡视要求。 在安全操作制中明确了 各 工种的具体安全活动、安全防护用品、急救措施与方法。 在交接班制中明确了上下班之间应交与应接 的具体内容、交接地点、交班仪式要求,如交班在哪些现场进行,共同巡视、当面交接、签字记录等。 在设备保养制中具体规定了对设施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的任务要求与具体做法。 与岗位责任制相配套的厂内其他工作与制度、规定、办法、规程如 《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60- 94) 》 等手册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管理污水处理厂中不可缺少的。 为了使以上的规章制度切实得到贯彻执行,污水 处理 厂 (站) 的各级管理部门还应制定出一套对岗位工作进行考核的科学方法及各种奖惩措施,即表彰奖励兢兢业业奉献于厂、做出贡献的职工, 及 时 地教育、批评那些不遵章守记、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 工艺技术管理 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来说,工艺技术管理是关系到水处理设施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处理后的出水能否达标排放的重要工作。 只有加强工艺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保障污水处理实施稳定、高效地运行,发挥最大的处理能力。 工艺技术管理的工作面很广,内容很多,可以分为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两个方面: 技术基础工作管理 43c40bfcfaa7e1f43e12ddbf2e835bbd 第 12 页 共 27 页 技术基础工作管理 工作主要包括: 各项技术管理标准的编制; 各处理单元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的编制; 污水 处理前后水质的分析与统计; 各处理单元运行基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各处理单元及整体设施运行能耗、物耗的统计、分析和管理; 各项技术报表的填报和管理等。 技术管理标准 是最重要的,它 对技术管理各方面工作、各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作出具体规定和指导。 技术管理标准确定后,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就要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对各岗位的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检查和考核。 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是指导岗位生产操作的技术基础资料,是技术管理标准的组成部分。 它规定了各处理设施的操作方法及控制参数,如处理水量及处理中、处理后的水质指标的控 制参数;各项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处理效果的控制参数;污水、污泥处理药剂的使用方法及投加量控制要求;沉淀池排泥、生化系统回流污泥及排放的控制要求;生化系统污泥浓度、污泥体积、溶解氧、水温等各项参数的控制要求;岗位的工艺调节方法、设备操作与维护方法、各构筑物的液位控制及岗位的安全生产内容等。 当构筑物的工艺和设备发生较大变化(如技术改造或扩建),原有的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应及时进行修改。 技术管理要定期对系统处理水质、水量及运行情况、处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统计台帐并存档保存 ,以便 不因人员变动而出现技术管理上的 波动。 依据台帐分析能及时掌握和发现处理系统内的一些变化,据此来指导工艺调整。 通过对水质及运行处理情况的统计和分析,能够总结出系统的变化规律,对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提供帮助。 经常性地把当前的水质及处理效果与过去运行较好时及运行较差时的水质及处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优化处理工艺 是 极有帮助 的。 水处理工艺技术管理 ① 工艺条件的确定 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根据有关的设计文件、设备技术资料编制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及检验规程(又称五项规程),确定污水处 理各工序的工艺条件,对各工艺控制参数作出具体规定进行试运行的管理。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并通过不断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摸索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控制参数作为管理标准,对各项规程进行修正并作为长期技术文件执行。 ② 工艺条件的执行 污水处理在正常运行中必须按各项规程中所规定的工艺控制参数43c40bfcfaa7e1f43e12ddbf2e835bbd 第 13 页 共 27 页 执行,污水处理中出现异常时按规程中规定的异常现象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任何人无权随意变更正常的工艺条件。 根据污水处理和管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岗位工艺记录和台帐,作为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调整的原始资料。 ③ 工艺条件的变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按程序对原工艺条件进行变更:水处理的设备、构筑物发生变化;外界条件变化,要求工艺条件相应改变;进水水质或出水指标发生变化;水处理剂品种改变;安全生产需要增减的控制项目;采用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 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控制参数变更,都需经技术管理部门审定,批准并下达工艺参数变更通知单后即行生效。 所有岗位工艺记录、台帐和工艺参数变更通知单都应作为原始资料存档备查。 (三) 运行操作管理 操作管理的目标 污水处理厂的操作管理目标是各处理单元、各岗位的工艺控制和设备操作正确无误,各处理工序安全、稳定运行,最终实现以最少的物耗和能耗,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技术管理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各处理单元、各岗位的操作进行检查、督促,经常组织操作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 操作管理的依据 操作管理的依据是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及检验规程。 各项规程一旦出台,在有效期内,各处理单元、各操作岗位必须严格执行。 技术管理部门也是依据各项规程进行检查、督促及培训和考核。 操作管理的对象 操作管理的对象是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只有各岗位的操作人员 都做到按章操作,才能保证污水处理安全稳定运行。 操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就是在本岗位的管辖范围内行使管理职能,严格按各项规程的要求对岗位处理工艺、设备进行操作管理,保证本岗位设备安全、运行稳定,把本岗位各项工艺参数控制在最佳范围,实现以最低的物质和能源消耗,达到水处理效果的最优化。 各岗位的操作人员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例如对各岗位的操作人员提出的“四懂四会”,即懂废水处理基本知识,懂厂内构筑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厂内水泵、阀门、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技术经济指标含义与计算方法、化验指标 的含义及其应用;会操作设备,会合理调度空气,会正确回流与排放污泥,会排除操作中的故障。 对各岗位的操作人员提出的“六勤”:即勤巡查、勤看、勤听、勤摸、勤嗅、勤捞垃圾等。 43c40bfcfaa7e1f43e12ddbf2e835bbd 第 14 页 共 27 页 操作事故的处理 污水处理操作事故是指操作过程中违反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造成物料、动力设备损失,或造成污水处理波动,处理效果下降、出水 水质 超标,以及跑水跑泥等事故。 污水处理操作事故分特大、重大、一般、微小事故四级。 特大事故是指因违反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万元以上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河流水域的)。 重点事故是指因违反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元(含10 万元)以上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因违反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万元以上的事故。 微小事故是因违反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 1万元以下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没 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处理。 特大、重大事故由主管厂长负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要认真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制定预防措施,并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一般和微小事故由技术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污水处理事故报告书的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岗位,发现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教训,预防措施,经济损失,处理意见等内容。 调查组应将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如现场调查记录,旁证材料,技术鉴定,分析化验结果,仪表记录,岗位操作记录,会议发言记录等有关材料和事 故报告书、事故统计表等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二、 设备管理 污水处理厂大多数设备是没有完全定型的产品(水泵、阀门属定型产品),是按照具体的工艺要求单独设计生产的。 故称为“非标设备”。 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充分发挥设备的工作性能,是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是设备运行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熟悉所管理的设备 要使用好设备,首先要熟悉设备,了解掌握各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和用途,学会各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保养、排除故障。 应仔细阅读产品的出厂说明书或档案资料,说明书上一般注明了设备的品种、型号、规格 及工作特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安全规程和加油部位、所加油脂的品种、换油时间等。 有的说明书还注明了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维修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有的说明书比较简单或不完整,设备管理人员可向生产厂家或现场技术服43c40bfcfaa7e1f43e12ddbf2e835bbd 第 15 页 共 27 页 务人员学习、咨询。 还要了解掌握设备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摸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规避其不足之处。 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工程交接资料,有设备的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安装记录、调试运行记录和验收记录等。 第二部分是设备运行记录,由操作人员和维修值班人员填写。 如设备的每月运行时间、运 行状况,每次加换油时间、品种、数量,故障及处理的记录,易损件的更换情况。 应每月总结一次存档。 第三部分是设备的捡修记录,包括大中修的时间、维修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更换的零部件等。 由维修人员及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填写。 完整的技术档案与运行、维修记录应由档案室整理成册,妥善保管,以利查询。 设备的日常管理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主管负责全厂的设备、动力管理工作,管理内容与要求: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动力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设备动力管理标准及实施细则;组织编制备件需用计划,确定备件储备定额;组织编制设备停车检修计划 和设备年、季、月检修计划及外部技术服务并组织实施;负责统计设备完好率和关键、主要设备完好率,掌握设备技术状况;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做好固定资产调拨、变卖、闲置、报废工作;负责设备事故管理及组织事故抢修工作;负责动力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的管理,保证污水处理需要(外部水电等联系)。 按设备现代化管理要求,一般把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级进行管理,对影响全系统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实行“特保特护”。 如进口设备、仪器仪表、 DCS 控制系统等。 建立完善的巡回检查制度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备分布分散,且大 部分处于露天或半露天位置,操作人员除对水处理工艺进行巡查外,对工艺设备的安全运行也不可忽视。 巡回检查制是操作人员对水处理工艺、设备、仪表运行检查的管理制度。 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 污水处理厂里一般都有中心控制室,可以对设备实现远距离监控。 这些监控必须在 24h内不间断地进行,这样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可以及时远控停机并马上到现场处理。 但是,针对设备运行状况到生产现场巡回检查仍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要求是对 24h 不间断运行的设备,白天应每 2~ 3h 巡捡 1 次,夜间安排 3~ 4h巡捡 1 次。 在巡查中 以“看、听、摸、闻”工作43c40bfcfaa7e1f43e12ddbf2e835bbd 第 16 页 共 27 页 法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如异常烧焦味、异常响声、异常发热、异常运行现象(如卡机、堵塞、运转速度降低)等,应及时停机检查并采取处理措施。 针对灾害性天气变化,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如雨雪来临时,应着重检查设备的防雨措施;寒潮来临时应检查防冻措施;雪后应及时清除设备和设施行走路线的积雪。 对设备运行方案的最佳调度 任何一种设备及其零部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在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保障其正常使用寿命的同时,在保证完成水处理任务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