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dcs技术合同内容摘要:

所有外部系统之间的通讯接口(网关、端口)进行实时在线监视,有效防范外部系统的非法入侵和信息窃取。 整个 DCS 的可利用率至少应为 %。 所报价的 DCS 应至少具有同等功能和规模的系统成功应用实绩。 硬件要求 总则 系统硬件应采用有现场运行实绩的、先进可靠的和使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型的硬件。 系统内所有模件均应是固态电路,标 准化、模件化和插入式结构。 模件的插拔应有导轨和联锁,以免造成损坏或引起故障。 模件的编址不应受在机柜内的插槽位置所影响,而是在机柜内的任何插槽位置上都应能执行其功能。 机柜内的模件应能带电在线插拔和更换而不损坏,且不影响其它模件正常工作。 模件的种类和尺寸规格应尽量少,以减少备件的范围和费用支出。 处理器模件 分散处理单元内的处理器模件应各司其职 (功能上应分离 ),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处理器模件应使用 I/O 处理系统采集的过程信息来完成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 处理器模件应清晰地标明各元器件,并带有 LED 自诊断显示。 处理器模件若使用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则应使用电池作数据存储的后备8 电源,电池的更换不应丢失数据。 某一个处理器模件故障,不应影响其它处理器模件的运行。 此外,数据通讯总线故障时,处理器模件应能继续运行。 对某一个处理器模件的切除、修改或恢复投运,均不应影响其它处理器模件的运行。 为获得高可靠性,卖方提供的所有处理器模件应冗余配置;当使用 I/O 或其它专用模件完成控制功能时,相关模件也应合理冗余配置,并在其报价书中提供具体配置方案。 冗余配置的处理器模件中,当某个工作的处理器模件发生故障时,系统应能自 动地以无扰方式,快速切换至其冗余的处理器模件,并在操作员站报警。 切换时间应保证为毫秒级,卖方应在其报价书中说明冗余处理器模件的切换时间和数据更新周期,并保证系统的控制和保护功能不会因冗余切换而丢失或延迟。 FSSS 系统中的 FSS 部分除采用通用型处理器模件外,卖方也可以在投标书中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提供安全可靠性更高的故障安全型控制器和 I/O 模件,作为可选方案供买方选择。 采用通用型处理器模件时,卖方应在投标书中陈述当冗余的处理器均故障时,为确保安全停炉所采取的有效补救措施;当选用故障安全型控制器时,卖方所供产品 的制造必须遵循国际相关标准(如 IEC6150 ANSI/、 0801, 等),并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 故障安全型控制器应是 DCS 的一部分或同 DCS 实现无缝连接。 卖方应表明 FSS 应用的安全级别和选用的故障安全型控制器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及达到的安全等级,并提供该类型控制器的使用业绩。 冗余配置的处理器模件与系统均应有并行的接口,即均能接受系统对它们进行组态和在线组态修改。 处于后备状态的处理器模件,应能不断更新其自身获得的信息。 电源故障应属系统的 可恢复性故障,一旦重新受电,处理器模件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而无需运行人员的任何干预。 过程输入 /输出 (I/O) I/O 处理系统应“智能化”,以减轻控制系统的处理负荷。 I/O 处理系统应能完成扫描、数据整定、数字化输入和输出、线型化、热电偶冷端补偿、过程点质量判断、工程单位换算等功能。 所有的 I/O 模件都应有标明 I/O 状态的 LED 指示和其它诊断显示,如模件电源指示等。 所有模拟量输入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 4 次,所有数字量输入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10 次。 为满足某些需要快速处理的控制回路要求,其模拟量输入信号应达到每秒扫 描 89 次,数字量输入信号应达到每秒扫描 20 次。 应提供热电偶、热电阻及 420mA 信号的开路和短路以及输入信号超出工艺可能范围的检查功能,这一功能应在每次扫描过程中完成。 所有接点输入模件都应有防抖动滤波处理。 如果输入接点信号在 4 毫秒之后仍抖动,模件不应接受该接点信号。 卖方应详细说明采取了何种措施,来消除接点抖动的影响。 处理器模件的电源故障不应造成已积累的脉冲输入读数丢失。 应采用相应的手段,自动地和周期性地进行零飘和增益的校正。 冗余输入的热电偶、热电阻、变送器信号的处理,应由不同的 I/O 模件来完成。 工艺 上并列运行或冗余配置的设备,其相关 I/O 点应分别配置在不同输入和输出模件上。 单个 I/O 模件的故障,不能引起相关被控设备的故障或跳闸。 卖方的整体的 I/O 分配方案应满足安全和负荷均衡的要求,并经买方审核通过(如卖方的 I/O 分配方案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由此而引起的硬件增加费用由卖方自行承担)。 DCS 系统故障或电源丧失时,其输出应确保被控设备趋于安全状态。 所有输入 /输出模件,应能满足 ANSI/IEEE472“冲击电压承受能力试验导则 (SWC)”的规定,在误加 250V 直流电压或交流峰峰电压时,应不损坏系统。 每 8 个模拟量输入点至少有一个单独的 A/D 转换器,每个模拟量输出点有一个单独的 D/A 转换器,每一路热电阻应有单独的桥路。 此外,所有的输入通道、输出通道及其工作电源,均应互相隔离。 在整个运行环境温度范围内, DCS 的 I/O 精确度应满足如下要求,模拟量输入信号(高电平 )177。 %;模拟量输入信号 (低电平 )177。 %;模拟量输出信号177。 %。 系统设计应满足在六个月内不需手动校正而保证这三个精确度的要求。 对于有防爆要求的应用场合,当现场采用本安型仪表设备时,相应的 I/O 通道应考虑配置与之匹配的安全栅;所有与其它控制 系统连接的模拟量输入 /输出应配置独立的信号隔离器。 当安全栅和信号隔离器需外部电源时,卖方应负责提供。 I/O 类型 (a) 模拟量输入: 420mA 信号 (接地或不接地 ),最大输入阻抗为 250Ω,系统应提供 420mA 二线制变送器的直流 24V 电源。 对 1~5VDC 输入,输入阻抗必须是 500KΩ或更大。 (b) 模拟量输出: 10 420mA 或 1~5VDC 可选,具有驱动回路阻抗大于 600Ω的负载能力(部分应用回路应具有大于 1KΩ的负载能力)。 负端应接到隔离的信号地上。 系统应提供 24VDC 的回路电源。 (c) 数字量输入: 应能接受接点接通为 1,开回路 (电阻无穷大 )为 0。 负端应接到隔离地上,系统应提供对现场输入接点的“查询电压”。 “查询电压”为 24120VDC。 (d) 数字量输出: 数字量输出模件应采用隔离输出,并通过中间继电器驱动电动机、阀门等设备。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电源应由输出卡件提供。 所有 中间继电器应至少提供两副 SPDT 接点,接点容量(安培数)应至少满足如下要求: 230V AC 115VDC 230VDC I – 接点闭合 (感性回路 ): 5A 10A 5A II 连续带电: 5A 5A 5A III接点分断: 卖方应提供中间继电器、继电器柜及可靠的工作电源, 中间继电器应选用优质产品,并经买方确认。 卖方应提供少量大接点容量的中间继电器用于电气直流控制回路,具体数量和接点容量要求将在投标澄清时确定。 (注:工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事先确定大接点容量中间继电器的具体数量,以便卖方考虑相关费用问题) (e) 热电阻 (RTD)输入: 有直接接受三线 (不需变送器 )的 Cu50Ω、 Cu100Ω、 Pt10Ω、 Pt100Ω等类型的热电阻能力,并且卖方应提供这些热电阻所需的电源。 (f) 热电偶 (T/C)输入: 能直接接受分度号为 E、 J、 K、 T 和 R 型热电偶信号 (不需变送器 )。 热电偶在整个工作段的线性化,应在过程站内完成而不需要通过数据通讯总线。 (g) 脉冲量输入: 每秒能接受 6600 个脉冲。 脉冲信号的频率、宽度和信号特性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 卖方应对传感器及输入、输出信号的屏蔽提出建议,以满足其系统设计要求。 但是,系统应能接受采用普通控制电缆 (即不加屏蔽 )的数字量输入和输出。 分散处理单元之间用于机组跳闸、重要的联锁和超弛控制的信号,应直接采用硬接线,而不可通过数据通讯总线发出。 卖方除提供规 定的现场输入输出通道外,还应满足系统对输入输出信号的要求,如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转换的检查点、冷端补偿、电源电压检测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硬接线连接点。 11 所有输入输出模件应能抗共模干扰电压 500V,继电器输出能抗共模电压 350V。 系统应有 90 分贝的共模抑制比, 60 分贝的差模抑制比 (50 赫兹 )。 远程 I/O 站 (1) 本工程将在部分靠近生产过程的区域设置远程 I/O 站,卖方提供的远程 I/O 站容量和备用量应满足本工程区域划分的要求,便于现场安装和卡件、设备的更换,并且具有足够的防护等级和保护措施,以保证在恶劣且无空调环境下设备 正常工作(具体环境要求参见 )。 (2) 卖方应采用合理的通讯技术,在远程 I/O 站与主站之间提供大于 1Mbit/s 的通讯速率并确保满足过程信号采集和控制功能的正常实现。 (3) 远程 I/O 站和主站之间应采用双向冗余的通讯连接。 通讯电缆采用金属铠装光缆。 (4) 本工程远程 I/O 应用区域划分如下: 循泵房 燃油泵房 炉顶过热器、再热器 汽机、发电机本体 电气开关室 I/O 信号数量估计如下: 表 1 本地信号 I/O 数量 DAS MCS SCS FSSS 电气 合计 AI(420mA) RTD TC DI PI SOE AO(420mA) DO 合计 表 2 远程 I/O 数量 循泵房 燃油泵房 炉顶过热器、再热器 汽机、发电机本体 电气开关室 合计 AI(420mA) 12 循泵房 燃油泵房 炉顶过热器、再热器 汽机、发电机本体 电气开关室 合计 RTD TC DI PI SOE AO( 420mA) DO 合计 注: 上列 I/O 数量不包括备用 点,亦不包括 DCS 内部的硬接线联系点(如 MCS 至DAS, FSSS 至 MCS 等)及 要求的附加点。 如果实际 I/O 点数大于上述表格,卖方有责任在合理的价格下提供增加的 I/O 点。 网关 本规范书要求所供 DCS 的各子系统尽可能类型一致,以构成一个统一的监视和控制系统。 因此,用于不同子系统或不同通讯协议之间的 网关 应尽可能少。 卖方应在其报价书中说明是否使用了 网关。 如果必须使用 网关 ,卖方应保证通过 网关 交换信息,不会降低 DCS 的性能,如分辨率、操作响应速度等。 外围设备 报警、记录打印机和图形打印机 (1) 提供 2 台黑白静音宽行报警打印机,布置在单元控制室。 打印机应带微处理器,打印速率每秒 400 个字符,每行至少 132 个字符; 有宽行走纸器,能连续走纸 ,打印机噪声应低于 45db;此外,还应提供托架及其它辅助设备。 两台报警打印机都应能互相切换使用。 (2) 提供 1 台黑白激光 A3/A4 报表记录打印机,布置在单元控制室。 打印输出分辨率至少 720DPI,打印速度大于 12PPM(A4 纸 ),打印机存储缓冲空间大于 6M 字节。 (3) 提供 1 台彩色激光 A3/A4 图形打印机,布置在单元控制室 (打印输出分辨率至少1440DPI),它应能根据要求打印任一操作 员站上的任一 CRT 画面。 打印机应以至少每分钟 6 页的速度输出高质量的画面。 打印机应配置充足的存储缓冲空间(应能 1 次至13 少保存 15 幅屏幕画面),以确保操作员在每次要求至少 5 幅画面输出时无需暂停。 (4) 提供 1 台黑白激光 A3/A4 文件记录打印机,布置在工程师室。 打印输出分辨率至少 720DPI,打印速度大于 12PPM(A4 纸 ),打印机存储缓冲空间大于 6M 字节,打印机带网络接口。 CRT 显示器和键盘 (1) CRT 显示器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21 英寸,点距 ,纯平,防眩光,带宽 200MHz, 24 位真彩色,分辨率1280X1024@85Hz;信号电缆应采用 5 分支 BNC 接头。 (b) 符合 UL/CUL or CSA, TUV/GC, Energy Star, FCC CLASS B, MPRII, TCO’99 等标准规范。 注:当采用 液晶显示器 (LCD)时,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20 英寸,点距 ,亮度大于 250 cd/m2,对比度 350: 1,响应时间 25ms。 分辨率至少为 1600x1200@60Hz;信号电缆应采用 5 分支 BNC接头。 (b) 提供的 LCD 应满足下列标准规范要求:如 UL/CUL or CSA, TUV/GC, Energy Star, FCC CLASS B, MPRII, TCO’99 等。 LCD 显示器的可视角应至少满足:左 /右177。 85186。 ,上下各 85186。 (2) 每台显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