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管理离线作业22751字投稿:谭瘰瘱内容摘要:

计划期应达到的投产和出产产品的累计编号; 天兴公司面临一个是外包协作还是自行生产的问题。 该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都要经过铸造、机加工和装配三个车间。 甲、乙两种产品的铸件可以外包协作,亦可自行生产,但产品丙必须本厂铸造才能保证质量。 有关情况见下表。 公司中可利用的总工时为:铸造 8000 小时,机加工 200 小时和装配 10000 小时。 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甲、乙、丙三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件。 甲、乙两种产品的铸造应多少由本公司铸造。 应多少由外包协作。 (仅建立线性 123X5 为外协铸造再由本公司加工和装配的甲乙两种产品的件数。 求 Xi 的利润:利润 =售价 各成本之和 由本公司自行加工的甲乙丙产品的利润: 产品甲全部自制的利润 =23( 3+2+3)=15 元 产品甲铸造外协、其余自制的利润 =23( 5+2+3) =13 元 产品乙全部自 制的利润 =18( 5+1+2) =10元 产品乙铸造外协、其余自制的利润 =18( 6+1+2) =9 元 产品丙的利润 =16( 4+3+2) =7元 可得 Xi( i= 5)的利润分别为 15 元、 10 元、7 元、 13元、 9元。 通过以上分析,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Maxz=15X1+10X2+7X3+13X4+9X5 约束条件: 5X1+10X2+7X3 6X1+4X2+8X3+6X4+4X5 某公司要开发一项新产品,产品开发与生产需一次性投资 2020 万元,预计产品 生命周期为 10年,单位产品售价为150元 /件,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 100 元 /件。 试求该产品的年平均销售量达到多少时,产品开发计划才能保证收回成本。 解: F=2020/10=200 万元。 GV=100 元 /件, W=150 元 /件 则:QO=200/( 150100) =4万件 某企业准备开发的一种农机设备,预计该设备每年销售量为 2 万台,销售价格为每年 8500 元。 每台设备的变动成本为 3633 元,每年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 6350万元。 问: ( 1)该企业安排生产该设备的方案是否可取。 每年能否获得利润。 ( 2)如果该企业每年想实现 5000 万元的目标利润,该产品的产销售计划应如何确定。 解: ( 1)盈亏平衡点产销量 =6350/( 85003633) =(万台),每年预计销售量 2 万台>盈亏平衡点产量 万台,所以该设备开发方案可取。 ( 2)本年可获利润 =85002( 36332+6350) =3384万元 ( 3)目标产量 =( 6350+5000) /( 85003633) = 假设有 7 个零件需要在两个工作中心进行,加工顺序为先在工作 中心进行加工,后在工作中心 2 进行加工,每个零件的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 请找出一 最迟开始时间和总时差;( 3)确定关键线路及关键线路时间。 YOU 第七章 库存控制 库存成本包括哪几部分。 答:库存成本包括以下几部分: ( 1)置存成本。 ( 2)机会成本。 ( 3)质量成本。 ( 4)协调成本。 ( 5)订货成本。 库存在生产经营中的作业有哪几个方面。 答:库存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对供、产、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起缓冲作用。 ( 2) 对生产工序起分解和隔离作用。 ( 3) 对季节性供需矛盾起调节作用。 ( 4) 增加库存可简化生产计划与控制。 ( 5) 正确决策可使库存实现保值增值。 库存控制通常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答: 在规定时间内需要多少数量。 (需求率) 每次应该订购多少。 (订购批量) 应该什么时候订购。 (订货提前期) 定量控制库存系统和定期控制库存系统是否能够结合使用。 如何结合。 能否举例说明。 答:可以结合使用。 库存控制系统的结构由输出、输入、约束和运行机制四部分组成。 所 谓定量库存控制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是固定量的库存控制系统。 当库存控制系统的现有库存量降到订货点及以下时,库存控制系统就向供应厂家发出订货,每次订货量均为一个固定的量。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称之为提前期,所发出的订货到达,库存量增加。 订货提前期是从发出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提货、验收和入库等过程。 显然,提前期一般为随机变量。 要发现现有库存量是否到达订货点,必须随时检查库存量。 固定量系统需要随时检查库存量,并随时发出订货。 这样,增加了管理 工作量,但它使得库存量得到严密的控制。 因此,固定量系统适用于重要物资的库存控制。 为了减少管理工作量,可采用双仓系统。 所谓双仓系统是将同一种物资分放两仓(或两个容器),其中一仓使用完之后,库存控制系统就发出订货。 在发出订货后,就开始使用另一仓的物资,直到到货,再将物资按两仓存放。 定期库存控制系统固定量系统需要随时监视库存变化,对于物资种类很多且订货费用较高的情况,是很不经济的。 固定间隔期系统可以弥补固定量系统的不足。 定期库存控制系统就是每经过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 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 当经过固定间隔时间之后,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降到,订货量为;经过一段时间到货,库存量增加;再经过固定间隔期之后,又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降到,订货量为,经过一段时间到货,库存量增加。 固定间隔期系统不需要随时检查库存量,到了固定的间隔期,各种不同的物资可以同时订货。 这样。 简化了管理,也节省了订货费。 不同物资的最高水平可以不同。 固定间隔期系统的缺点是不论库存水平降得多还是少,都要按期发出订货,当很高时,订货量是很少的。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就出现了最大最小系统。 习题 某 企业每年要购买 100000 只某种零件,有关费用如下:单位价格为 元 /件,每次订货费用为 860 元,每个零件的仓库保管费用为每月 元,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年订购次数、年订购总成本、年保管总成本及年库存总成本。 解:经济订货批量为 EOQ= 2��� = 2∗10000∗∗12 =3091(件) 年订购次数 =10000247。 3091=(次) 年订购总成本=860=2782(元) 年保管总成本 =( 3091247。 2) *12=(元) 年库存总成本 =10000+2782+=(元) (接上题)销售商规定了奖励多购的销售政策,对于一次性购买达到或超过 10000件的时可享受 15%的价格折扣优惠。 那么该企业要享受该优惠,经济批量应定为多少。 次年库存总成本 =*85%*10000+ ( 10000/2 )**12+860=14960(元) 某公司的采购部门正准备向某供应商进购一批商品,该公司根据需求分析,每年需要的量相对稳定,每年需要 2020台,订货费用每次是 50 元,单位物品的年库存费用为价格的 20%。 供应商为了刺激该公司多采购,采用了一定的价 2DC0 C1h1 2DC0 (不在优惠范围内,不可行) (不在优惠范围,不可行) (在优惠范围) C2h2 2DC0 C3h3 比较批量为 224 时、 250(价格为 )、 500(价格为 )的总成本,选择一个最低成本的批量。 40893 最后,选 择批量为 500。 磊明产品公司正面临着库存控制问题。 公司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对所有物资进行相同的库存管理,下表是库存中的物资列表以及相应的年用量(用资 ( 2)请对表中的物资进行分类。 第八章 企业资源计划 简述 MRP/MRPⅡ /ERP的核心管理理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 1)、 MRP:是按时间段来确定各种相关需求的物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从而解决企业产、供、销部门的物料信息的集成管理。 由于产品各层次物料需求的时间与数量不同,即存在相关需求的时段性和成批 性,因此要求相关需求的物料必须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这正是 MRP的核心管理思想。 ( 2)、 MRPII:集成了企业战略规划部门、营销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等各部门的覆盖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管理功能。 通过计算机决策模拟,即所谓 “如果怎么样,将会怎样 ”( Whatif) ,使管理者能够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模拟各种可预见的条件,以设计出多种方案,并经过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使企业有效地运行。 ( 3)、 ERP: ERP 的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体现了对整 体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的管理思想。 融合了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等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回顾 ERP发展的历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分时段式 MRP,闭环 MRP, MRP,和 ERP四个阶段。 时代段式MRP,用于解决物料库存控制问题;闭环 MRP,发展于 20世纪 70 年代,解决了生产计划与控制问题; MRPII:发展于20 世纪 80 年代,解决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一体化的问题;ERP发展于 20世纪 90年代,旨在解决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合理调配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资源的问题。 EPR充分吸收了 MRP和 MRPII的优点 ,又融合了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能够合理调配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体现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战略思想。 物料需求计划为什么能够发展。 答:美国 IBM 公司的 Dr. 博士,在 60 年代设计并组织实施了第一个 MRP系统。 其出发点是 : 制造业生产中的零部件、原材料的库存管理,与产品或用于维修服务的零部件库存不同,不能当作独立项目看待。 它们的需求是根据由它们装配而成的最终成品的需求所决定的,属称相关需求。 在各时间区间,对最终成品的需求一经确定 (即确定了生产计划 ),所有 零部件的需求量就能计算出来。 因此,对各零部件需求量分别进行预测是没有意义的。 即使在产品需求量是均衡的情况下,考虑到零部件的生产批量以及一种零部件可能用于生产不同的最终成品,也会使得对零部件的需求是波动的。 波动需求现象意味着订购点法不宜用于制造业中零部件的库存控制。 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迅速地完成对零部件需求的计算。 MRP的几个发展阶段 1)初期 MRP阶段 初期的 MRP仅是一种物料需求计算器,它根据对产品的需求、产品结构和物料库存数据来计算各种物料的需求,将产品出产计划变成零部件投入 出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它是开环的,没有信息反馈,也谈不上控制。 2)闭环 MRP ( Closedloop MRP)阶段 闭环 MRP 是一种计划与控制系统。 它在初期 MRP 的基础上补充了以下功能: 编制能力需求计划;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使计划部门能及时从供应商、车间作业现场、库房管理员、计划员那里了解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 计划调整功能; 3) MRPII阶段 制造资源计划 在 80 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是一种资源协调系统,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思想。 它把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联系起来,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