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内容摘要:
)过滤器应检查其金属滤网是否符合该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 9)每个阀门及氨液 (气 )过滤器均应逐个进行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按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 10)阀门安装应符合制冷系统中氨的流向《加氨用阀门除外 )。 带手柄的阀门,阀柄的朝向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阀门技术文件的要求。 ( 11)成排安装的阀门 (如阀站 ),阀门手轮的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 12)电磁阀、旁通阀、止回阀、值压阀、浮球液位控制器等均应逐个进行气密性试验。 ( 13) 安全阀、旁通阀、压力表在安装前,应经相关计量部门进行校验、铅封。 ( 14) 电磁阀、电磁主阀、电磁恒压主阀、恒压阀、恒压主阀等阀体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 15)浮球液位控制器必须垂直安装,不允许有倾斜角度,并应进行动作 灵敏性试验。 ( 16)压力 (压差 )控制器应垂直安装在震动小的地方,并应检查预调控制压力。 压差控制器两端,高、低压连接管应连接正确,不可接反。 ( 17)氨压力表的安装除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外,应满足下列要求,精度要求 :当表盘最大刻度压力小于等于 16 ( 18)冷库用温度控制器的感温元件应安装在具有代表性温度的地方,其周围介质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 19)安装于管道或密封容器内的感温元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放在充有冷冻油的套管中。 ( 20)弯管制作及其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 的有关规定。 ( 21)焊缝的补焊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否则应割去或更换管子重焊。 ( 22)焊接应在环境温度, 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气温低于 0℃ ,焊接前应注意清除管道上的水汽、冰霜,并要预热,使被焊母材有手温感,预热范围应以焊口为中心,两侧不小于壁厚的 35 倍。 ( 23)管道焊缝的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 的有关规定。 对于设计温度低于29℃的低温管道焊缝应进行 100%射线照相检验 ,其他管道焊缝应进行抽样射线照相检验,抽样比例不得低于 5%。 ( 24)制冷系统充氨试验必须在气密性试验和抽真空试验合格后进行,并应利用系统的真空度分段进行,不得向系统灌入大量的氨液。 充氨试验压力为 (表压 )。 ( 25)新、改、扩建液氨生产、储存装置 (含液氨装卸设施 )的安全、消防、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入使 用。 ( 26)氨制冷系统检漏可采用酚酞试纸进行,如发现泄漏,应将修复段的氨气排净,并与大气相通后方可进行补焊修复,严17 禁在管路内含氨的情况下补焊。 ( 27)液氨储罐、管道、安全阀(呼吸阀、法兰垫片、法兰螺栓)的选材、选型应符合其 储运方式的要求,满足相应的耐低温、耐腐蚀条件,与氨接触的部件不得选用铜或铜合金材料以及镀锌或镀锡的零配件。 氨制冷系统验收 ( 1)氨制冷系统经带负荷运转合格后,方可办理工程验收。 ( 2)设备开箱检查记录及设备技术文件、设备出厂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等。 ( 3)氨制冷系统用阀门、自控元件、仪表等出厂合格证、检验记录或试验资料等。 ( 4) 氨制冷系统用主要材料的各种材质报告的证明文件。 ( 5) 基础复检记录及预留孔洞、预埋管件的复检记录。 ( 6)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及验收报告。 ( 7)设备安装重要工序施工记录。 ( 8) 管道焊接检验记录。 ( 9) 制冷系统排污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 10)系统带负荷试运转及降温记录。 ( 11)设计修改通知单、竣工图。 ( 12)施工安装竣工报告等其他有关资料。 ( 13)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18 6 消防管理 一般规定 ( 1) 液氨储存、装卸场所应建立健全岗位防火责任制,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或专职的消防人员。 ( 2)液氨储存、装卸场所应设置完善的消防水系统,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器材;岗位应配置通讯和报警装置。 ( 3)液氨储罐区,应设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 消防车道 ( 1)液氨储罐区、装卸区周边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要求合理布置,力求畅通。 罐区消防道路路边至平行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3m。 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侧基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 7m 的消防空地。 ( 2)储罐区、装卸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环形消防车道 之间宜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也可设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 ;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 ( 3)消防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 4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12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 4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 3%。 19 第六十四条 当道路路面高出附近地面 以上,且在距离道路边缘 15m 范围内,有液氨储罐或管道时,应在该段道路的边缘设护墩、矮墙等防护设施。 ( 4)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 5)消防车道可利用厂区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 6) 消防车道不宜与铁路正线平交。 如必须平交,应设置备用车道,且两车道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 ( 7)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 8) 储罐的中心至不同方向的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 120m。 当仅一侧有消防车道时,车道至任何储罐的中心,不应大于 80m。 消防给水 ( 1) 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设消火栓。 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 利用天然水源时,其保证率不应小于 97%。 ( 2) 消防给水当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管道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罐区的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 ( 3) 如不引起生产事故,生产用水可作为消防用水,但生产用水转为消防用水的阀门不应超过 2 个,该阀门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场所,并应有明显标志。 20 第七十三条 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 15 L/S。 ( 4) 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 ( 5) 消防给水环状管网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 5 个。 ( 6) 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 DN100。 ( 7) 消火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当道路宽度大于 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 液氨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外。 距罐壁 15m 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3)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 4) 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 ; 5) 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 10~ 15L/s 计算;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在 5~ 40m 范围内的其它消火栓,可计入消火栓的数量内。 6) 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每个消火栓应有不少于 2 个DN65 的 消防 栓口。 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 7)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 ,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 ( 8)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附设在建筑中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隔墙和 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它的21 耐火极限为 ,为全钢门,在门上开一个小玻璃窗,玻璃选用5mm 厚夹丝玻璃或耐火玻璃。 乙级防火门以火灾时防止开口部蔓延火灾为主要目的。 性能较好的木质防火门也可达到乙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 2) 消防水泵房设置在首层时,其疏散门宜直通室外;设置在地下层或楼层上时,其疏散门应靠近安全出口。 消防水泵房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 消防水泵房应有不少于两条的出水管直接与消防给水管网连接。 当其中一条出水管关闭时,其余的出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4) 出水管上应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和 DN65 的放水阀门。 当存在超压可能时,出水管上应设置防超压设施。 5) 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 2 条。 当其中一条关闭时,其余的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6) 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并应在吸水管上设置检修阀门。 7) 当消防水泵直接从环状生产给水管网吸水时,消防水泵的扬程应按生产用水管网的最低压力计算,并以生产用水管网的最高水压校核。 8) 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 当储罐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 25L/s 时,可不设置备用泵。 9) 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 30s 内启动。 10) 消防水泵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 22 ( 9) 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的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 11) 下列规定之一的,应设置消防水池: 1) 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 2) 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 1 条进水管,且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 25L/s。 ( 12) 储存及 装卸现场应设置消防水炮,以备液氨泄漏时用水雾喷洒控制气氨扩散。 灭火器 ( 1) 灭 火器的配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的有关规定。 ( 2)灭 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 3) 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 4)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9m,推车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 18m。 ( 5)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 2 具。 ( 6)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 5 具。 ( 7) 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23 ( 8)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7 机电管理 设备管理 ( 1) 液氨储罐、压力管道、液氨槽罐车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等必须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相关规定要求。 ( 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设专(兼)职人员管理。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 4)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24 ( 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 2) 特种设 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 3) 液氨储罐使用前或检修后应做气密性能试验,做气密性能试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2) 气密性试验应采用洁净干燥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气体温度不低于 5℃。 3) 罐体的气密性试验应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 4) 罐体检修完毕,应作抽真空或充氮置换处理,严禁直接充装。 真空度应不低于 650mmHg( ),或罐内氧含量不大于3%。 ( 4) 液氨储罐、液氨槽罐车的液面计、压力计、 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完整、灵敏可靠。 ( 5) 贮量 1t 以上的储罐基础,每年应测定基础下沉状况。 ( 6) 生产操作要求储罐内需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时,应设置稳压设施。 ( 7) 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复原。 ( 8)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修规程,保证安全运行,25 保证作业环境和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 ( 9) 液氨球罐应设置两个人孔,一个应设置在罐体顶端,另一个应设置在罐体下部进出方便的位置。 ( 10) 卧罐筒体长度小于 6000mm 时,应设置 1个人孔,筒体。涉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标准
相关推荐
质 量 管 理 流 程 图专 家 组专 家 组 评 审 验 收( 三 级 检 查 ) 在本项目执行过程中,文档质量由技术负责人负责一级检查,经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的文档由项目组提交总体设计部进行二级检查;开发质量由测试小组负责一级检查测试,经测试小组测试完毕出具测试报告后由项目组提交质量管理部进行二级检查并出具质检报告。 经总体设计部和质量管理部检查通过后的项目成果
所以,网络购物不会有很大市场。 第二,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 答案是不能。 网络购物需要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体系,而当时的快速物流、快速递送行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经济学家一谈物流配送,就想到中国邮政,愈发觉得物流配送问题的不可解决性。 第三,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网络支付的问题。 答案是不能。 中国人喜欢现金交易,还没有形成刷卡消费的习惯,现在又要求大家直接在网络上输入银行资料
— 防爆气体测试 □ □ — 氧气含量测试 □ □ — 有毒气体含量 □ □ 气体名 含量 气体名 含量 气体名 含量 气体名 含量 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许可证取消确认内容 签字 签字: 许可证审批栏 许可证取消确认栏 各部门或人员 签字 时间 各部门或人员 签字 时间 作业部门 作业部门 现 场监护人 监护人 现场安全员 现场安全员 安全部门 安全部门 厂部批准 厂部批准 备注:第一联
度: 测量人员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禁止跑跳,要注意来往车辆,要注意脚下是否有障碍物,以确保安全,吊装区内作业时设监护人员,严禁在吊物下作业。 在公路和交通繁华的道路上作业时,必须尽可能缩短作业和仪器在通路停车部位上停留时间,在通车部位上作业时,须派专人担任探望疏通工作并在作业点前后设明显警示标志。 在施工现场测量时, 必须注意周围的吊 车及机械电气设备,防止事故发生,必要时必须停电
请教实现个人愿望的捷径。 这不 仅反映出新兵思想行为的变化,也给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为此,新训干部和骨干要实实在在让新战士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留好第一直观印象,搞好与新战士第一次谈心,为准确把握 “新战士 ”的思想脉搏,抓住新战士刚入伍心理不设防的特点,组织新训干部、骨干及时谈好心、鼓好劲,建立详细的新兵档案,定期对人员进行全面的思想分析,摸清新战士的思想。 对新兵出现的一些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