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内容摘要:

④ 设备设施制约; ⑤ 管理能力制约; ⑥ 创意短缺; ⑦ 市 场发育不良 ; ⑧ 其他。 4. 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存在至今,自然环境因素始终是巨大的重要风险之一。 自然环境因素产生的风险也称为不可抗力风险,其所导致的自然灾害是指由于大气、地质和水文等因素造成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洪灾和旱灾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对文化产业风险的形成机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 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从产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综合考察 了文化产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将其 归纳为 文化产业的共性风险,如图 12 所示: 文化产业风险管理与保险 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2020 年 3 月 图 12文化产业风险汇总 这里外部风险是从宏观视角上来分析文化产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整个社会的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动对文化风险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是系统性风险。 其中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政府或者专管部门干预、指挥不当、法制不健全、政策多变、制度和机构腐败等;经济风险主要指宏观经济形势不利、政府基金不能及时到 位、利率调整、汇率变动和税率提高等;社会风险主要是指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社会治安、公众对活动的认知程度 和态度、当地文化因素以及社会主流思潮等对文化产品产生的影响;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供需关系风险、竞争风险、定价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关联交易风险等;自然风险则主要指由于战争、恐怖活动、传染病暴发等人为灾难以及地震、火灾、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影响等;资源风险主要包括社会人力资源不足、设施设备风险、创意资源短缺以及技术资源短缺等造成的影响。 内部风险则是从微观视角来分析文化产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文化企业在日常 经营中由于各种突发情况导致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些风险与单个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大关系,属于非系统性风险。 其中内部资源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组织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内文 化 产 业 风 险 内 部 风 险 外 部 风 险 自然风险 市场风险 管理风险 技术风险 资源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 政策风险 经济风险 社会风险 规划与创意风险 文化产业风险管理与保险 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2020 年 3 月 控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信誉风险、商业运作风险及产品生产风险等;技术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开发风险、技术引进风险和技术路线错误风险等;规划与创意风险主要是由于支柱产业或者主营业务定位失误、主导产业或者新产品开发以及新市场拓展定位失误、产业链或关联产品发展定位失误、产业成长阶段或产品周期定位失误、产业投入规模及投入资源估算失误和对宏观发展环境 判断失误等造成的影响;知识产权风险则主要包括知识产区被侵犯风险和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风险。 三、 文化产业风险管理 对风险进行了充分识别后,下一步就是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 总的来说风险管理就是使活动组织者在风险最低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或在收益一定的前提下,追求风险最小化。 它也是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发现、评估主要的风险,然后制订、实施相应的对策,使风险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或者通过保险手段降低经济损失。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 、风险自留。 每一类对策都有侧重点及其优劣势,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具体采用哪一种应对,取决于风险的具体形式、应用的效果、实施成本和相关限制条件。 下面对集中策略进行简要介绍: (一) 风险规避 回避能消除风险因素,放弃项目是最彻底的回避风险的办法。 但是彻底地放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丢掉发展的机会,抑制了项目有关方面的创造力等。 而且,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实行改变或者放弃的处理,一般来说付出的代价是极为高昂的,所以采取回避策略最好在项目活动尚未实施时。 (二) 风险减轻(防损减损) 此策略的目 标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教育法、程序法等。 教育法即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和风险管理教育,这是很必要的,因为项目管理人员和所有其他有关各方面的行为不当都会构成项目风险因素;而程序法就是以制度化的方式从事项目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活动项目管理班子制定的各种管理计划、方针和监督检查制度一般都反映项目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违反了这些规律性就会犯错误。 因此,对于规章制度、项目参与人员都应认真的执行。 此外,还可以在项目的组成结构上下功夫,增加可供选用的行动方案数目 ,提高项目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当然这也会相应的增加项目的复杂性与成本,进而也可能增加风险。 因此在实施中要针对企业和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三) 风险转移 文化产业风险管理与保险 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2020 年 3 月 转移风险又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是通过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转移风险是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所导致的总损失的,采用这种策略所付出的代价大小取决于风险大小。 当项目的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和预防策略,或风险发生频率不高,但潜在的损失或损害很大时可采用此策略。 转移 风险主要有出售、发包、开脱责任合同、保险与担保等。 (四)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由企业或工程项目自身承担风险,企业通过自由资金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保障,因此可以把风险自留视为一种风险的财务对策。 项目风险是否自留的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