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装式加油站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机、自动灭火 5 器于一体的地面加油 (气 )系统。 3. 储油罐应设置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自动灭火器、紧急泄压装置、防溢流装置、阻隔防爆装置。 储油罐出油管道应设 置高温自动断油保护阀。 4. 阻隔防爆橇装式汽车加油装置应设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并 应符合 GB50156的有关规定。 GB501562020( 2020版) 5. 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加油站,其设计与施工应 执行国家现行标准《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汽车加油站技术规范》 SH/T 3134 2020 篇二:橇装式加油站点管理试行办法 橇装式加油站点管理试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缓解因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区车辆加油困难,弥补部分山区、农村加油站点不足问题,解决加油站网络发展与 市场需求的矛盾,根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 2020年第 23号)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橇装式加油站点,是指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汽车加油站点。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橇装式加油装置,是一种集地面防火防爆储油罐、加油机和自动灭火器于一体的地面加油设备。 第四条 橇装式加油站点的设置应遵循科学规划、快捷便 6 利、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安全环保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 商务部负责制订关于橇装式加油站经营的规范性文件及相关管理技术规范;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橇装式加油站的审批及管理。 第六条 橇装式加油站点建设用地,在城区内应利用城市公共用地、道路绿化带或零星闲置用地,优先选择大型停车场、大型广场、区域商贸中心、物流集散地、机场、码头、规模住宅小区、生产建筑施工等车辆集中地。 在农村、山区等地区可以使用农村集体用地。 第七条 橇装式加油站点服务半径不少于城区型加油站服务半径。 第八条 临时性的大型集会场所,在停车场附近可临时设置橇装式加油站点,集会活动 结束后,应予以迁除。 第九条 “三夏 ”“三秋 ”等特殊用油时期,有油源保障的大型石油经营企业可以在田间地头附近临时设置橇装式加油站点。 集中用油期结束后,应予以迁除。 第十条 巴士公交站、出租车公司停车场、物流公司等大型用油企业内部可以设置橇装式加油站点。 第十一条 橇装式加油站点的建设、移动、移除必须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批准。撬装式加油站设计规范
相关推荐
饰装修等建设以及附带业务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收费。 (二 )原材料、产品、设备和固态、液态或气态物体和电力等货物及其附带业务的货物招标代理业务收费。 (三 )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 ,矿业权、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保险等工程和货物以外的业务招标代理业务收费。 第八条 招标代理业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第九条 招标代理业务收费采用差额定率累进计费方式。 收费标准按本办法附件规定执行
2)当温度恢复正常、险情解除后,系统可以自动关闭阀门,最大减少由于水渍造成的损失;当再次发生火情时,系统可以重复工作,避免险情二次发生,尤其适宜需要温度控制、火灾易发等人机隔离、无人值守的高危场所。 3)利用市政自来水管网即可以工作,无需专门的消防管路。 施工方便,成本较 低,易于推广,尤其适合低层建筑以及未安装消防系统的老旧建筑改造,可以和其它消防系统兼容结合。 4)产品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能
④ 设备设施制约; ⑤ 管理能力制约; ⑥ 创意短缺; ⑦ 市 场发育不良 ; ⑧ 其他。 4. 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存在至今,自然环境因素始终是巨大的重要风险之一。 自然环境因素产生的风险也称为不可抗力风险,其所导致的自然灾害是指由于大气、地质和水文等因素造成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洪灾和旱灾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上就看到自家幼女正爬出窗户玩。 她还没来得及制止,女儿就失手掉来下来。 于是,这位母亲就尽了她全力跑去接她女儿。 非常幸运,她接到了,女儿毫发未损。 而根据目击者证实 ,和通过她女儿掉到地面的时间和她需跑过的路程计算,这位母亲当时的速度超过这年的百米短跑的世界记录。 心魔:有一个人习惯睡觉时一定要开这窗户,否则睡不着。 有一次,他住到一个酒店,但那个房间的窗子怎么也打不开。 他尝试很久
依法起诉。 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但也是要最后才考虑的手段。 考虑到起诉行方程序复杂,耗时长久,在起诉前,须慎重权衡以下情形后方可实施: 债务人主观有意逃废债务; 债务人有多重逾期债务或潜在逾期债务,面临多个债权人争夺有限资产的局面; 债务有可执行资产,或有望通过法律措施发现其可执行资产; 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希望通过法院司法裁定予以明确。 第十六条 代偿项目的诉讼 (或仲裁 ) (一 )
[标签 :标题 ] 2020 问题。 8h以外的跟进由护士总值班负责,协助夜班工作,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 每月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将针对全院各护理单元在本月所有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并以书面形式定向反馈到各护理单元,对普遍存在问题立即召开例会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质护理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护理安全方面,落实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全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12 起